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让家门口养老更幸福(人民时评)

2025-08-21 10:00420people

  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图上的点”变成“家门口的站”?把需求听真切、资源盘清楚、服务做到家,让家门口养老的幸福从规划愿景变成每一天的烟火日常

  

  城市与乡村,解决养老问题面临不同情境,如何把养老服务做到老年人心坎上?

  安徽的实践是分类施策、善用存量资源。在城市“见缝插针”,将养老服务综合体镶嵌于居民楼间,让专业照护融入城市肌理。在农村“发动邻里”,试点探索“身边有伴、村里有站、云端有护”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搭建志愿者队伍提供服务。因地制宜,实实在在丰富了养老服务供给。

  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将突破4亿。庞大的老年群体,意味着对养老服务的海量需求。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当前,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前不久,民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要求进一步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推动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这一政策部署积极回应老龄化趋势,体现了对家门口养老需求的精准把脉。

  规划先行,关键要摸清底数、匹配需求。四川、青海、重庆三地的一份联合消费调查显示,73.72%的受访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上门)养老。促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就得从老年人的真实需求着手。比如,将养老设施优先布局在老年人口密集区域,避免出现结构性供给不足。聚焦居家养老服务,结合未来5—15年老龄化趋势预测设施数量,在高龄、失能老人集中区域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才能更好配置资源,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满足养老实际需要。

  落实“蓝图”,扭住养老服务可及性这个重点。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图上的点”变成“家门口的站”?如何避免“城里有、村里空”“房子好、服务冷”?在具体操作层面统筹兼顾,才能变规划红利为群众获得感。比如,兼顾“不宜安排在地下层、半地下层和夹层”和“方便子女探望”等软硬件要求,统筹现行规划建设按标准落地和后续根据实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抓好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与医疗卫生、教育、公园绿地、综合交通等规划有效衔接。

  壮大养老事业,仰赖从理念到行动的持续迭代。从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到促进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从完善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到推进社会环境适老化改造……“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在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同时,也为新型城镇化与人民城市理念注入了新内涵。面向“十五五”,还要更好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护和健康保障需求,促进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乡村振兴、科教兴国、扩大内需、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工程相衔接,将老年友好理念融入空间规划、公共服务、产业升级、就业安排、健康安全等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把需求听真切、资源盘清楚、服务做到家,才能助力亿万老年人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让家门口养老的幸福从规划愿景变成每一天的烟火日常。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1日 05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