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千年药香沁陇原

2025-08-21 10:00400people

晨曦微露,山坳间的片片药田里,植株长势正旺;药材加工车间里,切片机嗡鸣不息,传送带载着当归、黄芪缓缓前行……甘肃这片孕育了千年药香的土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甘肃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十大生态产业及重点产业,组建独立运行的省中医药管理局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甘肃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393.22亿元,同比增长18.44%,全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产业根基在田间。面对曾经种源杂乱、品质不一的问题,甘肃着力提升种植标准化水平与科技含量。

在陇西县德兴乡营门村,药农史恩福家的黄芪苗一片绿油油。“上半年旱得厉害,多亏‘三分田’的良种技术,你看这苗子照样蹿得旺。”他指着地里的黄芪笑着说。

这是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推广的新模式。在黄芪主产区和新增产区试点“户均育三分苗,来年种两亩药”,选取种植户每户投放4公斤提纯选育的优质黄芪籽种,派技术人员包乡包户指导,推广地膜覆沙穴播等高效育苗技术。自2023年以来,“三分田”工程已推广至3.5万余户,完成育苗超1万亩,陇西县中药材优良品种供应率超70%。

“目前,我们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53个中药材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志荣介绍,2025年,该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50万亩,标准化率近70%,20.67万亩基地通过国家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面积居全国前列。“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白条党参”3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国家精品品牌培育计划,道地中药材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除了药材品质,我们还在加强转化增值、扩大市场规模、加快产业融合上下功夫。”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表示,全省率先开展了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建成标准化产地加工车间84个。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医药生产企业12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2%。

走进岷县泽民药业中药材加工车间,可见传送带载着当归、黄芪、党参缓缓移动,经过清洗、切片、烘干等步骤,泥土气褪去,露出药材的本色。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人们动作利落,车间组长张科芳飞快地挑拣切片:“这些黄芪片要发去天津,一点破的都不能有。”她一天能挑180公斤,说话的工夫,一摞黄芪片已整齐码好,片片精良。

产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千年药乡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依托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甘肃精心打造“如意康养 漫游陇园”旅居养老品牌,定西、陇南、平凉、庆阳等地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基地正蓬勃兴起。“中药+”新业态日益丰富,研学、旅游、养生养老与文创开发深度融合。与此同时,药食同源领域成果斐然,黄芪当归饮、纹党酒等一批深具陇药特色的大健康产品成功上市,正源源不断地为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拓宽着增收致富的渠道。

从田间地头的标准化种植,到车间的精深加工,再到“中药+”新业态的蓬勃发展,甘肃正沿着全产业链增值增效的路径坚定前行,以蓬勃的产业活力书写着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本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本报通讯员 李婧)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