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守住医疗科普专业底线

2025-08-24 10:0070people

“相信我!99%的人都不知道这种疗法”“三甲医院都不会告诉你的真相”……在网络平台上,这样的标题并不鲜见。一些被MCN机构批量“孵化”的“网红医生”打着科普旗号大肆兜售产品。医疗科普本应惠及大众,却在商业流量裹挟下走样变形。

这类伪科普正在造成多重危害:误导患者轻信不实信息,可能延误最佳诊疗时机;侵蚀医疗公信力,以牟利为目的的营销内容削弱公众对专业医疗体系的信任;扰乱健康传播生态,优质科普内容被虚假信息挤压。

乱象背后,既有利益驱动,也有监管缺位。部分机构把医生身份包装成“吸睛标签”,科普内容迎合算法偏好,标题耸动、剧情虚构,科学与专业反而靠边站。平台审核流于形式,把执业证照当作“免责符”,未能拦截虚假内容。公众对健康信息需求强烈,却缺乏辨别能力,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容易被误导。

中央网信办、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已划出“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的红线,这是正本清源的一剂良方。下一步,应细化配套措施,建立“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成本,从严查处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平台是科普信息的第一道闸口,应前移审核关口,严格核实医师资质。要加大对虚假内容的清理力度,改进推荐算法,扩大优质科普触达率,让科学内容获得更多流量。

医疗机构应将网络行为纳入医德医风考核,严禁医生参与虚假营销。行业组织也应发挥作用,树立典型,通报案例,让守规者受到尊重,让违规者付出代价。公众遇到疾病问题,应优先咨询正规医院医生,而不是轻信“马上见效”的偏方广告。

医疗科普关乎民生福祉,不容商业逐利绑架。只有多方合力,共同织密健康信息防护网,才能让科普回归科学与公益。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3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