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眼睛闹脾气 警惕脑梗搞突袭

2025-08-25 10:0020people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从医学视角看,它也是大脑疾病的“监视器”。视神经作为大脑的直接延伸,眼底血管与脑血管具有同源的解剖学结构。这种同源的神经解剖联系,意味着大脑的“风吹草动”往往会在眼睛上投射出蛛丝马迹。对于脑梗这一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更是如此。

今天,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冯恩山就帮大家揪出那些藏在眼睛变化里、脑梗发出的预警信号。

视力异常背后的大脑危机

72岁的王阿姨最近几年爱上了玩手机,平时刷刷新闻,看看小视频,一刷起来就是大半夜都不舍得放下。有一天,王阿姨突然觉得左眼前有点模糊,像是眼睛上蒙了一层雾。她抬手揉了揉眼睛,情况似乎好了一点,就这样左眼视物模糊反复了好几次。一周后,王阿姨正刷着视频,左眼眼前猛地一暗,仿佛有人拉上了窗帘,右手拿手机也拿不稳了,她慌忙闭眼歇了几分钟,再睁开时,眼前又清亮了。之后的某一天王阿姨在厨房做饭时,右侧身子猛地一沉摔倒了,话也不会说了,被送往医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右半边身体瘫痪。

冯恩山介绍,像王阿姨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研究表明大约20%-50%的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眼部异常信号。这些信号可能是“一过性的短暂出现,也可能是长期累积的血管损伤”。眼底血管病变与脑梗死风险之间高度相关,眼底的血管病变越严重,脑部的小血管病变也严重,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致残率越高。

眼睛为啥是脑梗的“显示器”

为什么眼睛能成为脑梗的“显示器”呢?冯恩山介绍,眼睛和大脑在胚胎发育时期就是一体的,它们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结构上,眼睛和大脑共享一张“血管地图”,眼睛和大脑的供血来源于同一套血管系统,眼动脉直接起源于颈内动脉,为眼球供血。当颈动脉或颅内血管发生狭窄、栓塞时,眼动脉供血不足会引发眼部症状,如短暂性黑矇。另外,眼底血管与颅内小血管具有“同质性”,眼底血管的变化间接反映了颅内血管的变化。而且眼底是人体中唯一能够通过肉眼直接看到血管走行的部位,对此部位进行拍照,可集中观察照片中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所以说,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也是大脑的窗户,眼睛更是脑梗以及其他大脑疾病的“显示器”。很多时候,脑梗真正的“前奏”,不是突然晕倒或者口齿不清这些明显的症状,而是眼睛出现的那些模糊、黑矇、重影等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毛病。

四个眼部暗号或是脑梗前兆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很快,压力山大,再加上外卖、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不断,脑梗再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患病的例子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时候脑梗前,身体给的信号并不明显,反倒是在眼睛这里容易显露迹象。冯恩山提示,眼部出现这4种表现,有可能是脑梗发出的危险信号。

单眼黑矇单眼突然性眼前发黑或视力丧失,很快又能完全恢复,持续时间一般数秒至数分钟,提示一过性的脑缺血发作。如果这种单眼黑曚反复出现,这是颈动脉狭窄或微栓塞的典型信号。

日常生活中,我们久蹲之后突然站立也会出现眼前发黑,但通常为双眼发黑,和脑血管疾病常引发的单眼一过性黑矇不同。

视野缺损双眼同一侧视野缺损,比如右眼耳侧视野及左眼鼻侧视野缺损,提示枕叶梗死。患者往往会因为这种视野缺损,频繁碰撞一侧物体,比如总撞到左边门框。

视物重影突发双眼视物重影,遮盖单眼后症状消失,可伴眼睑下垂、瞳孔不等大或眼球运动受限,部分患者伴随眩晕及肢体共济失调,这是脑干梗死的信号。

眼球震颤小脑或脑干梗死可引起不自主眼球摆动,注视固定目标时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及肢体共济失调。

此外,除了上述提到的视力异常之外,还有以下表现,也可能与大脑疾病有关:眼皮下垂(眼皮耷拉)、怕光、眼皮跳动异常、眼球胀痛等症状。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眼皮下垂,一部分是由于老年人眼皮脂肪少引起的,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负责眼皮抬起的动眼神经受损了。

这种眼部不适优先挂神内

神经内外科和眼科在疾病上的交叉非常多,很多人发现了异常的眼睛提示信号,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挂哪个科室的号,做哪些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

冯恩山表示,要是眼睛只是偶尔不舒服,比如出现了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眼部症状,首先去眼科排查眼科疾病。如果患者眼部症状突发、反复发作,还伴随着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排查脑病病变。这时,建议优先挂神经内科或急诊科,检查包括头CT或MRI、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检查等。

冯恩山提示,脑梗治疗的“黄金时间窗”从症状出现开始只有4.5小时。在这个时间内及时治疗,患者恢复的机会更大。千万不能以为只是普通眼病,而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机。所以说,当你的眼睛突然“看不清”了,可别掉以轻心,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危险得多!

文/王燕(北京地坛医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管住嘴,迈开腿”(金台随感)
近年来几次健康体检,都被查出胆固醇偏高、轻度脂肪肝之类“小毛病”。每次医生解读体检报告单,总会认真叮嘱:平时要管住嘴、迈开腿。道理虽懂,可就是不能真正管住、迈开,更难以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管住嘴,迈开腿”,乃养生箴言,蕴含着能量平衡、代谢调节的科学道理。其关键在于控制能量摄入,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同时以运动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累积,给体内的“坏脂肪”来个“节源开流”,从而降低罹患脂肪

0评论2025-08-255

随心所浴 容易招病
天热易出汗,每天晚上临睡前洗个澡成了大多数人的“规定动作”,否则就浑身不舒坦。不过,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随心所“浴”可不成,很容易对心血管、皮肤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三种容易生病的洗澡方式。 凉水洗澡 当身体热得快要冒烟儿时,冲个透心凉听起来很激爽舒服,但本质上是人为制造的“环境变冷”的假象,并不会比温水澡更降温。而且,洗凉水澡本身也是一种较为危险的行为。 虽已立秋但天

0评论2025-08-254

晒背OR艾灸 跟风养生先辨体质
“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等网红养生法热度飙升。这些方法看似好处多多且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哪种养生方法,操作前都需先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和穴位指导,避免盲目跟风养生变伤身。 养生养出一身伤 67岁的张女士也想尝试晒背改善关节不适,在午饭后背对太阳暴晒两个多小时,逐渐感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当天下午她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医生询问后发现,张女士有高血压病

0评论2025-08-253

一种关键蛋白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主开关”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发现,大脑衰老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FTL1的关键蛋白。实验显示,过量FTL1蛋白会导致小鼠记忆力衰退、大脑神经连接减弱以及细胞反应迟钝。一旦阻断这种蛋白,老年小鼠就能恢复年轻时期的大脑功能与敏锐记忆力。这一突破性发现表明,FTL1很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一个“主开关”。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 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海马体,尤其容易受到衰老的影

0评论2025-08-253

莫让“瘦身”变“伤身”(百姓关注)
近期,随着减肥瘦身成为许多人的“夏日刚需”,减肥市场迎来消费高潮。然而,诸如“快速燃脂,一周瘦10斤!”“不节食不运动,轻松瘦身无负担!”等夸张的广告宣传背后,暗藏着不少消费陷阱。虚假宣传、夸大功效是减肥消费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广东惠州市网友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留言,她今年4月在网上购买“纤体膏”后被要求添加企业认证的微信客服,客服以“赠送礼品”和“定制方案”为由向她索要个人信息,并推销高价减肥

0评论2025-08-251

做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尖兵
通过无创脑机接口帽采集患者大脑信息,再借助强大算力进行计算分析,构建脑功能状态、神经肌肉控制和运动意图表达模型,进而“重建”受损的神经环路……如今,这一破译大脑“密码”的科幻场景在中国已成为现实,为大脑神经受损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了强大助力。随着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进步,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也在不断涌现。过去无法解决的医疗难题、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有望随着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而逐步找

0评论2025-08-254

新学期临近,专家支招如何缓解“开学焦虑”
随着开学时间越来越近,有家长发现,孩子总是高兴不起来,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易发脾气、食欲下降甚至失眠,还有一些孩子假期里生活习惯被打乱,导致体重增加、近视加重。 经过了漫长的假期,如何在短期内帮助孩子顺利平滑向新学期过渡?8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位专家从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和疾病防控方面为家长支招。 “家长是非专业人员,要想判断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可先观察孩子的言语、情绪

0评论2025-08-252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电 (记者朱昊晨、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域合成抗菌剂的绿色替代品。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采用简便的水基提取法,从桦木屑、麦秸和燕麦壳中分离出高纯度木质素。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不仅对无包膜的肠

0评论2025-0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