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易出汗,每天晚上临睡前洗个澡成了大多数人的“规定动作”,否则就浑身不舒坦。不过,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随心所“浴”可不成,很容易对心血管、皮肤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三种容易生病的洗澡方式。
凉水洗澡
当身体热得快要冒烟儿时,冲个透心凉听起来很激爽舒服,但本质上是人为制造的“环境变冷”的假象,并不会比温水澡更降温。而且,洗凉水澡本身也是一种较为危险的行为。
虽已立秋但天气仍然炎热,人体出汗增多,皮肤毛细血管常处于扩张状态,如果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出汗不畅、心悸、头痛等不适。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史和心律失常人群,这种“骤冷刺激”对身体是另外一种负担。
当然,洗澡水的温度过高也不好。随着热水冲洗,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涌向体表,心、脑等重要器官血液相对减少,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群来说也是有风险的。日常洗浴,建议将水温控制在38℃-40℃比较适宜。
洗澡时间过长
浴室温度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长时间待在这种封闭、闷热的环境里,容易喘不过气。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时间站立洗澡也是对体力的“挑战”。
一般淋浴5至10分钟就足够了,即便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特别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不建议长时间泡澡。
另外,很多朋友喜欢大力搓澡,其实绝大多数普通人真没那么脏,搓澡时产生的“污垢”,一部分是皮肤表面的“垃圾”,比如死去的皮肤细胞、皮肤出的油等,但更多的是人体的角质层。搓澡太卖力,容易伤害皮肤的天然屏障。因此,普通人一个月最多搓2次澡即可,且力度要轻,以皮肤不发红、不疼痛为准。
饱饭、运动后立刻洗澡
如果吃饱以后立即洗澡,消化道血流量、消化液分泌都会减少,从而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也有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而且饭后马上洗澡有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甚至出现虚脱、晕倒等症状,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以后再洗澡。也包括喝了大酒之后,因为醉酒会影响人的平衡感,在湿滑的浴室里,可能会出现磕碰、跌倒等意外。
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立刻洗澡会加重心脏、血管负担,对于体质差的人,可能还会有致命危险。建议待心跳、血压恢复正常再洗澡。
小贴士
分区护理更养肤
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浴用品?好些朋友比较关注香皂、沐浴乳的清洁能力,生怕洗澡时不能清除污垢,实际上清洁能力过强容易损害皮肤保护层。有些老人平素用硫黄皂洗浴,结果导致毛囊过度角质化,甚至引发湿疹等皮肤病。
大家在选择洗浴产品的时候,建议选弱酸性产品,要尽量温和,保证在清洁皮肤的同时,不会对皮肤造成额外的刺激。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身体乳,避免皮肤干燥起皮。
皮肤科专家还建议洗浴时“分区护理”,比如前胸、后背等皮脂溢出区域时,可以增加洗浴产品的量;而在清洗四肢、会阴部等相对干爽的部位时,应避免过度使用洗浴产品。
本组文/汪芳(北京医院)
“管住嘴,迈开腿”(金台随感)
近年来几次健康体检,都被查出胆固醇偏高、轻度脂肪肝之类“小毛病”。每次医生解读体检报告单,总会认真叮嘱:平时要管住嘴、迈开腿。道理虽懂,可就是不能真正管住、迈开,更难以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管住嘴,迈开腿”,乃养生箴言,蕴含着能量平衡、代谢调节的科学道理。其关键在于控制能量摄入,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同时以运动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累积,给体内的“坏脂肪”来个“节源开流”,从而降低罹患脂肪
0评论2025-08-255
眼睛闹脾气 警惕脑梗搞突袭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从医学视角看,它也是大脑疾病的“监视器”。视神经作为大脑的直接延伸,眼底血管与脑血管具有同源的解剖学结构。这种同源的神经解剖联系,意味着大脑的“风吹草动”往往会在眼睛上投射出蛛丝马迹。对于脑梗这一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更是如此。
今天,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冯恩山就帮大家揪出那些藏在眼睛变化里、脑梗发出的预警信号。
视力异常背后的大脑危机
72岁的王阿
0评论2025-08-252
晒背OR艾灸 跟风养生先辨体质
“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等网红养生法热度飙升。这些方法看似好处多多且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哪种养生方法,操作前都需先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和穴位指导,避免盲目跟风养生变伤身。
养生养出一身伤
67岁的张女士也想尝试晒背改善关节不适,在午饭后背对太阳暴晒两个多小时,逐渐感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当天下午她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医生询问后发现,张女士有高血压病
0评论2025-08-253
一种关键蛋白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主开关”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发现,大脑衰老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FTL1的关键蛋白。实验显示,过量FTL1蛋白会导致小鼠记忆力衰退、大脑神经连接减弱以及细胞反应迟钝。一旦阻断这种蛋白,老年小鼠就能恢复年轻时期的大脑功能与敏锐记忆力。这一突破性发现表明,FTL1很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一个“主开关”。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
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海马体,尤其容易受到衰老的影
0评论2025-08-253
莫让“瘦身”变“伤身”(百姓关注)
近期,随着减肥瘦身成为许多人的“夏日刚需”,减肥市场迎来消费高潮。然而,诸如“快速燃脂,一周瘦10斤!”“不节食不运动,轻松瘦身无负担!”等夸张的广告宣传背后,暗藏着不少消费陷阱。虚假宣传、夸大功效是减肥消费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广东惠州市网友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留言,她今年4月在网上购买“纤体膏”后被要求添加企业认证的微信客服,客服以“赠送礼品”和“定制方案”为由向她索要个人信息,并推销高价减肥
0评论2025-08-251
做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尖兵
通过无创脑机接口帽采集患者大脑信息,再借助强大算力进行计算分析,构建脑功能状态、神经肌肉控制和运动意图表达模型,进而“重建”受损的神经环路……如今,这一破译大脑“密码”的科幻场景在中国已成为现实,为大脑神经受损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了强大助力。随着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进步,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也在不断涌现。过去无法解决的医疗难题、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有望随着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而逐步找
0评论2025-08-254
新学期临近,专家支招如何缓解“开学焦虑”
随着开学时间越来越近,有家长发现,孩子总是高兴不起来,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易发脾气、食欲下降甚至失眠,还有一些孩子假期里生活习惯被打乱,导致体重增加、近视加重。
经过了漫长的假期,如何在短期内帮助孩子顺利平滑向新学期过渡?8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位专家从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和疾病防控方面为家长支招。
“家长是非专业人员,要想判断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可先观察孩子的言语、情绪
0评论2025-08-252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电 (记者朱昊晨、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域合成抗菌剂的绿色替代品。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采用简便的水基提取法,从桦木屑、麦秸和燕麦壳中分离出高纯度木质素。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不仅对无包膜的肠
0评论2025-0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