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凭借“高颜值、低价格”,合金首饰成为网络消费新宠。然而,这类看似物美价廉的饰品,长期佩戴却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据新闻报道,前不久,湖北武汉市民胡女士就因佩戴合金首饰患上了皮炎。胡女士网购了一条的项链,几乎不离身,就连洗澡、睡觉都没摘下过。结果,佩戴一段时间后,她的颈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过敏症状,被确诊为接触性皮炎,而致敏的元凶正是她长期佩戴的合金项链。
合金首饰可能含有哪些致敏成分?这些成分如何引发皮肤问题?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一些合金首饰在制作过程中,表面会有镀层。北京世纪坛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晓艳告诉记者,这个镀层可能是铂金、纯金、纯银等惰性金属,它们几乎不与人体产生过敏反应。但一些没有镀层的合金首饰或者镀层已被磨损的合金首饰就容易诱发过敏反应。
王晓艳告诉记者,北美接触性皮炎协作组的数据显示,合金中居首位的金属致敏物是镍。合金中的镍过敏几乎占常见金属过敏总数的1/5及以上,排第二位的是氯化钴,排第三位的是铬。
金属诱发的接触性皮炎,也称“首饰性皮炎”,属于过敏范畴。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少数过敏体质者在初次接触后经过一定潜伏期(4—20天)致敏,再次接触相同致敏物时引发免疫反应。过敏的发病机制往往会经历致敏阶段和激发阶段。首先人和金属接触以后会进入致敏阶段,即人体对这些金属已出现过敏反应,但是并未发病。一旦反复接触,就会引发炎症反应,进入激发阶段,临床上开始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瘙痒等症状。
不同材质合金首饰的致敏性存在差异,这主要与金属的电化学特性和人体免疫反应机制有关。王晓艳说:“夏季炎热易出汗,金属和皮肤的接触更紧密,汗液增多会使金属离子析出。”此外,汗液里含有氯离子等电解质,可以电解金属。合金首饰中的镍、铬、钴等部分金属,遇到电解质后会被加速电解成离子形式。这些离子作为一种半抗原,会和皮肤表层的蛋白结合,进而产生过敏反应。
王晓艳说,刚佩戴合金首饰时,由于人体皮肤屏障完整,不容易引起过敏。但随着首饰与皮肤进行摩擦以及汗液的影响,金属表面的离子释放会逐渐增多,就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症状。
随着金属过敏刺激不断加强,皮肤屏障被进一步破坏,不仅导致皮肤局部过敏,还可能使金属离子被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和器官。当人体内的金属离子蓄积到一定浓度,有可能会引发其他风险,甚至造成多器官疾病。
王晓艳强调:“首饰与皮肤的局部接触不意味一定会引起全身的严重反应。如果佩戴手链或者耳环等小面积接触首饰,主要会对局部接触部位的皮肤造成危害。如果皮肤屏障完整,这些金属透皮吸收的概率不超过2%,不必过于恐慌。”
在选购和佩戴合金首饰时,应如何辨别其质量优劣,避免健康风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厚敏建议,一是要选择安全材质制作的首饰。消费者选购首饰时,要认准正规渠道与认证标识,并仔细查看产品标签或详情页,例如带有“S925银”钢印的饰品是否具备国家或国际安全标准的检测认证。
二是养成良好佩戴习惯。在运动、洗澡时摘下首饰,避免汗液等加速金属离子析出。在潮湿炎热的季节,最好不要长时间佩戴合金首饰,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三是注意皮肤护理。汗液浸渍饰品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可以涂抹保湿霜、无刺激性的凡士林等,使其形成保护层,强化皮肤屏障功能。若皮肤已出现轻微红斑、瘙痒,应立即停止佩戴合金首饰。
脑科学研究有了“彩色视窗”
在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征程中,最深邃、最复杂的领域不只有遥不可及的星河,还有近在咫尺的大脑。这座由数百亿神经元和数百万亿突触交织而成的“小宇宙”,如何在其自然运作的状态下被清晰观测,一直是科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近日,由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与王爱民教授团队联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吴润龙教授团队所取得的突破,正为这个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他们成功研制出仅重2.6克的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首次实现自由活
0评论2025-08-260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适老家具 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生理心理特点,从适老家具的外观材料、智能化、功能配置维度方面提出细化设计要求,旨在提升家具产品与老年人需求的适配度。
该标准明确了适老家具外观材料设计应考量的潜在风险。例如,产品主色调宜选择浅米色等柔和的中性色,辅助色宜选择浅黄色等低饱和的暖色调,与墙面、地面的颜色需
0评论2025-08-260
山东成武搭建养老服务网络
一大早,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苟村集镇大曹庄村的刘金平老人刚接受完村医的健康检查,第三方服务人员已登门打扫。“服务人员每月上门4次,还帮我洗衣服、理发。”摸着家中新装的床边护栏,老人笑纹舒展。成武县搭建起县、镇、村、家庭联动的养老服务网络。龙头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利用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服务。结合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成武县依靠镇街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融合医疗与养老功能
0评论2025-08-260
广西将为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
本报南宁8月25日电 (记者张云河)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获悉:近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教育厅、妇联、疾控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广西适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根据规划,2025至2027年三年内,将为近96万名女性完成接种。方案明确,根据知情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全区年满13周岁未满14周岁且未接种过HPV疫苗的在校初中女生,均可免费接种国产双价H
0评论2025-08-260
“管住嘴,迈开腿”(金台随感)
近年来几次健康体检,都被查出胆固醇偏高、轻度脂肪肝之类“小毛病”。每次医生解读体检报告单,总会认真叮嘱:平时要管住嘴、迈开腿。道理虽懂,可就是不能真正管住、迈开,更难以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管住嘴,迈开腿”,乃养生箴言,蕴含着能量平衡、代谢调节的科学道理。其关键在于控制能量摄入,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同时以运动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累积,给体内的“坏脂肪”来个“节源开流”,从而降低罹患脂肪
0评论2025-08-255
眼睛闹脾气 警惕脑梗搞突袭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从医学视角看,它也是大脑疾病的“监视器”。视神经作为大脑的直接延伸,眼底血管与脑血管具有同源的解剖学结构。这种同源的神经解剖联系,意味着大脑的“风吹草动”往往会在眼睛上投射出蛛丝马迹。对于脑梗这一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更是如此。
今天,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冯恩山就帮大家揪出那些藏在眼睛变化里、脑梗发出的预警信号。
视力异常背后的大脑危机
72岁的王阿
0评论2025-08-252
随心所浴 容易招病
天热易出汗,每天晚上临睡前洗个澡成了大多数人的“规定动作”,否则就浑身不舒坦。不过,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随心所“浴”可不成,很容易对心血管、皮肤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三种容易生病的洗澡方式。
凉水洗澡
当身体热得快要冒烟儿时,冲个透心凉听起来很激爽舒服,但本质上是人为制造的“环境变冷”的假象,并不会比温水澡更降温。而且,洗凉水澡本身也是一种较为危险的行为。
虽已立秋但天
0评论2025-08-255
晒背OR艾灸 跟风养生先辨体质
“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等网红养生法热度飙升。这些方法看似好处多多且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哪种养生方法,操作前都需先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和穴位指导,避免盲目跟风养生变伤身。
养生养出一身伤
67岁的张女士也想尝试晒背改善关节不适,在午饭后背对太阳暴晒两个多小时,逐渐感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当天下午她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医生询问后发现,张女士有高血压病
0评论2025-0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