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数据不通,“健康险”只敢保“健康人”(百姓关注)

2025-09-01 10:0020people

  “买健康险是为了防病,没想到自己先被保险预防了。”山西太原市读者李女士近日告诉记者,她从2020年开始给自己和家人购买商业健康险。她去年体检时发现肺部有个不到4毫米的结节,今年续保时被告知不符合参保条件。家里4岁的小朋友因为肺炎住过院,也被拒保。李女士换了几家公司,均被告知凡体检有异样、有结节就不能投保,就算下了单,将来也会拒赔。李女士无奈地表示:“保险公司欢迎的是完全健康的群体。每年续保都要重做健康告知,不断筛掉非健康体。”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记者发现,健康险产品普遍存在“保健康不保非标体”“保短期不保长期”等错配现象,结节和体检异常已成为商业健康险拒赔的重要理由。依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接近1万亿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商业健康险连续三年保费收入未能突破万亿元大关,正是供求不匹配造成。

  商业健康险产品的错配现象背后是数据不通的掣肘。作为供给端,一名不愿具名的保险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保险公司没有打通医疗机构和医保的数据,无法精算定价和风险评估。为了不出风险,只能围绕健康人群和非老年群体开发产品。“医保支付记录等数据有助于保险公司优化产品设计、有效风控。对患者来说,提供病历等医疗机构数据,可以提升保险公司的理赔效率。更大一点说,如果保险公司知晓更多医疗数据,不仅健康险能覆盖到带病人群,而且可以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千人千费。”

  王国军说,数据不通是商业保险多年来的行业痛点,严重影响商业保险补充医保、降低患者自负压力的作用发挥。2023年商业健康险总赔付支出仅占居民医疗费用7%左右,约为基本医保2.4万亿元支出的零头。

  医疗数据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但并非禁区。近年来深圳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深圳数据交易所、福田卫生健康局等单位,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个人数据授权相结合,商业保险的核保理赔成本降低50%以上,门诊理赔从2至3天缩短至平均30分钟,住院理赔从10至20天缩短至1天。

  打通数据,有助于改变长期“以医疗为中心”的健康体系,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新格局。浙江宁波鄞州区近年来探索医防融合,整合全区医疗资源数据。医疗机构通过数据筛查、检测发现早期患者后,纳入规范化管理,构建起“病前主动防,病中规范治,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学科管理平台。当地“鄞小医”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日常管理之外,他们还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推出营养、运动、中医调理等个性化健康处方,正在探索除财政投入外,引入第三方有偿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这恰是商业健康险的应有之义。

  早在2019年原银保监会就出台健康险管理新规,要求保费的20%要用于客户健康管理,“但政策执行不理想,真正拿出5%的公司都很少。”王国军认为,即便拿出20%也是不够的,目标值应该是80%至90%,但这需要大健康产业体系形成闭环。“‘保险+健康管理’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可以倒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医保不赔的,全部由健康险赔付,但赔付比例要同居民健康管理挂钩,如对日常配合健康监测和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即便将来出现并发症仍然全部报销;不配合健康管理及用药的,将来病情恶化,则赔付比例降低30%至50%。如此医保花钱少,老百姓少得大病,减少痛苦。”王国军说。

  数据不通不仅“拖累”商业保险辅助医保控费,而且造成大健康产业链路受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受访时表示,健康是当下中国百姓,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最大的诉求。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保守估计应占到我国GDP总量的10%以上。目前许多潜在需求没有释放出来。消费的重点在治疗上打转转,应该把数据打通,精准投放需求、引导需求、释放需求,把预防性的消费还有康养的消费营造出来,实现防大病、扩内需以及医保可持续的多赢。

  鉴于大健康产业涉及医疗、医保、养老、体育、文旅、数据等多部门,专家建议以商业健康险辅助医保控费为抓手,组织跨部门协作打通数据,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制定数据互联互通标准,搭建大健康产业全国统一市场,释放诊前、诊中、诊后全链条市场力量。

  中国人寿健康产业投资公司高级总监胡宏伟建议,接入保险公司海量客群资源,可解决大健康产业链企业上链、上平台的获客难题及流量和信任度问题,同时满足中高收入群体对多样化就医和健康服务的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1日 07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者仁心,诠释亲诚惠容(记者札记)
“乌拉特”,蒙古语意为“匠人”。乌拉特中旗的医务工作者尽显“匠人”本色,用医者仁心搭建跨越中蒙两国的健康桥梁,生动诠释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从田爱军2006年带着心电图机赴蒙古国义诊,到巴格那与当地牧民结下的深厚情谊,再到达布希拉图传授拔罐技法并留下治疗工具,这些事例展现“亲”的温度。中国医者以真诚付出,促成双向奔赴的友谊,正是“诚”的有力彰显。87岁的蒙古国牧民苏木娅,跨越数百公里到乌拉特

0评论2025-09-012

医者仁心 跨越山海
【特别关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亲爱的中国医生,谢谢你们!”接受先心病手术后,8岁的巴基斯坦儿童安纳亚扬起稚嫩的脸庞,对来自中国的医学专家团队这样说道。这句充满童真的赞誉,正是上合组织国家在卫生健康领域合作的生动一瞬。 回忆起今年1月赴巴援助时的情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潘湘斌仍心潮澎湃:“安纳亚1岁时被确诊了先心病,因病情复杂且费用高昂,一直没能接受手术。我们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为8

0评论2025-09-013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mRNA疫苗平台
科技日报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mRNA疫苗平台,旨在显著增强免疫反应、提升mRNA疫苗的有效性,并拓展其在多种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表明,这种疫苗平台技术可使未来的mRNA疫苗更加可靠和有效。 mRNA疫苗近年来逐渐广为人知,其原理是向人体细胞提供遗传指令,使其自行产生特定病毒蛋白,从而触发免疫反应。但

0评论2025-09-014

破解身心调适密码 元气满满迎开学
开学季来啦!当暑假的松弛感与校园生活的节奏感瞬间切换,不少学生和家长开始陷入焦虑:熬夜追剧的生物钟如何调整,久坐不动的体能如何恢复,被零食填满的肠胃怎样科学清理?……先稳住! 今天,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刘丽利将从身体机能、作息规律、营养管理、心理适应四大维度,为不同年龄段学生量身定制一份科学调适指南,助学子们以最佳状态开启“学霸模式”。 生物钟校准计划告别“假期模式”的72小时攻略 倒推法

0评论2025-09-012

零磁介入医学共建实验室在沪揭牌
记者29日获悉,零磁介入医学共建实验室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揭牌成立。 零磁介入医学是最前沿零磁医学与先进介入医学的完美结合。据悉,零磁医学是指,极弱磁功能信息医学,是在近零磁环境中,利用量子自旋磁场测量,精准检测人体组织器官自身磁场信号,如:心脑磁信号,实现人体功能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高分辨成像,实现疾病超早期无创诊断,具有无创、无辐射、高精度等优势。 零磁介入医学共建实验室由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0评论2025-08-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