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镇静药会让人变傻吗

2025-09-01 10:0030people

在ICU里,医务人员会经常使用镇静药物。但有些患者和家属对镇静药谈之色变,担心药物“攻击”大脑让人变傻,或者出现成瘾性无法摆脱。其实,大可不必担心。

为啥要用镇静药

之所以要使用镇静药,是因为患者处在强烈的应激环境中,特别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异常反应,造成其在治疗上的不配合和躁动,加剧身体的应激反应;呼吸肌额外做功也会增加耗氧量,从而影响救治成功率。

比如,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合适的镇静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痛苦,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患者在ICU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消除患者焦虑、恐惧、躁动及谵妄;预防身上的管路滑脱、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同时,镇静药还能降低患者的代谢速率,减少身体的耗氧量,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促进病情恢复。

常见的镇静药

目前ICU常见的镇静药类有地西泮、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啶。这些药的作用是让大脑和身体“暂时休息”,帮助患者度过疾病最危险的阶段。这种状态类似于深度睡眠,虽然用药期间可能记不清周围的事情,但药效消退后(通常24至72小时),患者大脑功能会完全恢复。就像剧烈运动后肌肉需要恢复一样,刚停药时,患者可能稍感疲倦,但不会造成永久损伤。

此外,麻醉性镇痛药主要包括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羟考酮、吗啡、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它们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和潜在的成瘾性,受到国家严格监管。

合理用药可保安全

ICU内使用镇静药的剂量和时间都是经过严格管控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急性病情,并非长期连续用药,因此几乎不会导致药物依赖。有研究显示,重症患者出现长期认知障碍更多是与严重疾病本身、全身炎症反应及长期住院有关,而非镇静药的直接作用。

至于患者担心的药物“成瘾”问题,麻醉性镇痛药在使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患者自行增加剂量或使用频次过高才可能导致成瘾。

总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器官功能状态,实施个体化的镇静策略,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并实时调整用量,维持“刚刚好”的镇静深度,确保在治疗过程中既能保持舒适,也不会影响长远的认知安全。

文/袁婷婷(北京协和医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假期多地将迎降温天,听专家为秋季健康“支招”
新华社太原10月2日电(记者马晓媛)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后半段气温将明显波动下行,秋意秋凉逐渐加重。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为秋季健康“支招”。 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 要科学穿脱衣物 秋季往往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为何会这样?应如何预防?山西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张康玉介绍说,秋季早晚凉爽,午间气温仍高,温度波动较大,儿童呼吸道黏膜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难以

0评论2025-10-053

酒店毛巾到底会不会传染疾病?
中新网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张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来临,不少人都会选择外出旅游,入住酒店不可避免。酒店内床品、毛巾、马桶的卫生情况格外受关注。 这些用品到底会不会传染疾病?如何安心住酒店? 性病传染需要满足苛刻条件 性病,一般包括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疾病,而广义的性传播疾病还包括细菌性阴道病、乙型肝炎、股癣等疾病。 性传播疾病95%以上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其他传

0评论2025-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