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AI副驾”大幅提升脑机接口系统操控力

2025-09-08 10:0000people

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称,一个由人工智能(AI)担任“副驾”来共享操控的脑机接口系统,能以解读意图和辅助行动的方式,让瘫痪人士更好地完成任务。测试中,在移动计算机光标或操作机械臂这类任务中,受试者的操控力得到大幅提升。

脑机接口技术能让用户利用脑信号操控装置,但目前该技术时常会出现不准确也不可靠的情况。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此次研发了一个非侵入性脑机接口系统。该系统能通过电极读取脑活动并利用机器学习优化行动操控力。该脑机接口有两个“AI副驾”:一个能帮助引导计算机光标,另一个能利用虚拟输入辅助机械臂任务。

在测试这个有“AI副驾”的脑机接口系统时,一位因脊髓损伤而腿部瘫痪的受试者在控制计算机光标的任务中,其操控力比没有“AI副驾”辅助时提升了3.9倍。健康受试者在“AI副驾”辅助后的操控力是平时的2.1倍。不仅如此,瘫痪受试者还能操控机械臂将彩色方块移动到特定位置,这在没有“AI副驾”辅助的情况下是无法完成的。

这种共享操控模式,或使脑机接口在日常使用中更实用、更高效,随着AI系统的升级,它们或能帮助用户更轻松地完成更多复杂任务。

研究团队表示,虽然结果令人鼓舞,但仍需开展更多工作让该系统适应不同的用户和环境。

【总编辑圈点】

这项成果意味着脑机接口从“能用”向“好用”迈出关键一步。以往的系统仅被动解码脑信号,用户需耗费巨大心力完成一个简单操作,如同让瘫痪人士驾驶一辆复杂高级的车辆。而“AI副驾”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协同驾驶”。这一技术不仅能预判用户意图,还能主动优化动作路径,极大降低了操控的认知负担。对于瘫痪人士而言,这不仅是效率提升几倍的问题,更是跨越了能否独立完成日常任务的分水岭。比如精准移动光标打字、操控机械臂进食或整理物品,共享控制模式让AI成为了脑机接口领域的“智能助手”,而非冰冷的执行器。随着算法进化,未来甚至有望扩展至轮椅导航、智能家居联动等场景,实现科技对残障人群的赋能,让“意念操控”真正走入真实生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风起 花粉飞 谨防鼻炎闹
告别暑热,北京迎来了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然而,对于不少市民来说,秋天却意味着另一个烦恼的开始——过敏性鼻炎。鼻痒、鼻塞、狂打喷嚏、鼻涕流个不停,有的人还伴有眼睛痒、喉咙痒等症状,这些可能都是花粉这一“元凶”在作祟。 今天,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所的专家就来跟大家分享秋季花粉“防御指南”。 看天出行 根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最新花粉监测预报,入秋后,菊科蒿属、藜科、桑科等植物进入盛花期,花粉随

0评论2025-09-081

“冻结”关键分子可阻止脑癌细胞扩散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冻结”大脑中的关键分子——透明质酸,可有效阻止脑癌细胞扩散。这一成果有望为脑癌治疗提供新方向,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 透明质酸是一种糖状聚合物,构成了大脑中大部分支持结构。团队发现,癌细胞正是借助这种分子的柔韧性,才能附着于其他癌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而触发扩散机制。若将透明质酸“冻结”在原位、限制其灵活性,便可使癌细胞停止移动、无法侵入周围组

0评论2025-09-080

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专家点评)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发展速度加快,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在创新药中,与传统小分子药相比,生物药品发展势头更迅猛。国内生物药品企业在免疫肿瘤药品、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抗体药物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发展,政策要跟上。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以来,我国医药产业逐步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审评审批积压、创新药上市滞后等问题逐步解决。去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0评论2025-09-080

脑机接口“接”入现实要多久
瘫痪患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喝水,玩家通过脑电波玩电子游戏……曾经科幻电影里的“意念控制”桥段,如今正逐渐走进现实。这背后都源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突破。脑机接口,顾名思义,是在人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这项技术具备显著的创新性、交叉性与前沿性,是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精准医疗、智能交互、人机融合等前沿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文宇表

0评论2025-09-080

农村养老普惠是基础提质是方向
编辑部: 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仍面临收入有限、照料缺位等问题。一方面,一些老人面临着要么费用过高承担不起,要么服务不到位不愿入住的尴尬。另一方面,部分机构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压低收费、减少护工,导致专业人才流失,服务质量下降,更难留住老人。 解

0评论2025-09-082

钟南山: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6日在广州表示,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将推动更多领域的科普与科研融合,让科学知识成为公众应对健康问题的有力工具。 2025南山科普大会当天在广州举行。该大会已连续举办3年,设置论坛、主题展览和系列科普活动等,聚焦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生物医药创新、公共卫生安全等议题,旨在打造全国首个以“全民科普+健康产业”为核心的交流平台。 中国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已于9月1日启动。

0评论2025-09-081

打开商圈消费新空间
在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曾经道路破损、墙面老旧的后街小巷,如今迎来了华丽蜕变。前不久,重庆江北区观音桥洋河星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首开区项目顺利竣工,崭新亮相的“洋河里”街区里,道路宽敞整洁,垃圾站等公共设施齐全,众多业态新颖的店铺集聚,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品尝美食。 伴随着“洋河里”街区改造升级,不少老商户也对店招店牌和店内空间场景进行了更新重塑,以更加时尚多彩的面貌展现在消费者眼前

0评论2025-09-074

少睡反而更“清醒”?不一定!
“凌晨三点的城市,才是真正属于奋斗者的时刻”“每天只睡四小时,我的效率反而翻倍”“那些成功人士,谁不是用睡眠时间换来的成就?”社交媒体上,一些人声称长期只睡3~4个小时,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醒感与高效状态。 这种令人费解的“亢奋”,究竟是潜能的爆发,还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对大多数人来说,“少睡高效”是一种生理假象 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种“成功人士少睡论”,但神经科学证据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0评论2025-09-074

白露后天气转凉 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要点?
今天(7日)迎来白露节气。白露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与刚刚过去的处暑相比 白露后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 寒意渐生 这个节气需要注意什么呢?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增大,气温变化频繁,这个时候,应特别关注腹部与足部的保暖。腹部受凉易引发肠胃不适,选择透气保暖的鞋袜,则有助于维持身体整体的温热平衡。 夜间睡眠时,需要盖好被褥,避免受凉; 建议采用分层穿搭方式,以便根据时段和体感及时调整衣物。 中国中医科学院

0评论2025-0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