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诺如病毒的8个误区,你了解多少?(健康驿站)

2025-10-17 16:00100people

  在10月15日“全球洗手日”到来之际,医护人员来到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王官营镇九间房小学,为学生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孩子们从小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朱大勇摄(人民视觉)

  突然呕吐、腹泻?这可能是诺如病毒在作祟。近期,诺如病毒进入感染高发期。然而,在应对这种病毒时,公众还存在不少认知误区。以下关于诺如病毒的8个误区,你了解几个?

  

  误区1:诺如只感染婴幼儿和儿童

  诺如病毒,在分类上属于人类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感染诺如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有时还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临床一般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近年来,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频繁发生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使得“诺如”常与“托幼机构”“学校”“婴幼儿”等关键词一同出现。这让不少人误以为,诺如病毒只感染婴幼儿和儿童,而成年人和老年人无需担心。

  事实上,诺如病毒并不挑人,全年龄人群普遍易感。成年人感染诺如病毒后,有的表现为上吐下泻,有些仅表现为轻微的腹泻;但婴幼儿、老年人,特别是免疫力低下者和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诺如病毒后更易出现频繁呕吐、腹泻,导致脱水或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误区2:诺如只在冬季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确实在冬季更为常见,尤其婴幼儿和儿童感染后呕吐症状突出,因此诺如病毒胃肠炎也称为“冬季呕吐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只在冬季出现——诺如病毒全年均可传播。

  在我国及其他北半球国家和地区,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但春、夏、秋三季仍存在传播风险。事实上,诺如病毒的流行季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在寒冷季节出现流行高峰;东部和西南部地区主要在夏秋季最流行;南方地区夏秋季和冬季都可能出现较强的流行。

  此外,在夏秋季,诺如病毒常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甚至可能与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致病菌共同引起混合感染,导致聚集性或暴发性疫情。因此,诺如病毒的防控不应仅限于冬季,全年都需保持警惕。

  误区3:诺如只在卫生环境差、经济落后地区传播

  事实上,诺如病毒并不“嫌贫爱富”。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还是农村、沿海还是内陆地区,诺如病毒感染都较为常见。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省份报告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反而更多。

  当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仍是防控关键。及时清理垃圾、清除内涝积水、对厕所等污染区域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环境中病毒传播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误区4:诺如只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多的场所传播

  诺如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剂量低、潜伏期短、无症状感染比例高等特点。只需少量病毒即可致病,且在感染者尚未出现症状时,就可能悄无声息地传播给他人。因此,有人员接触的场所,就有可能发生诺如病毒传播。

  诺如病毒可通过患者呕吐物、腹泻物形成的气溶胶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物体表面间接接触传播,甚至能借助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实现远距离传播。

  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容易发生诺如病毒集体感染;在家庭中,儿童或成人感染了诺如病毒,都可能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传染给其他成员。因此,诺如病毒传播不分场所。

  正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腹泻室主任段招军所说,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可以总结为“四个不分”——不分年龄、不分季节、不分地域、不分场所。

  误区5:酒精、免洗手消毒液能杀灭诺如

  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耐受能力,可耐低温、耐酸,在污水和低温环境中能长期存活。因此,常用的酒精喷剂、酒精湿巾或免洗手消毒液不能有效杀灭诺如病毒。

  在幼儿园、学校等诺如病毒感染高风险场所,或家中有急性胃肠炎患者时,应选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对于手部频繁接触的区域,如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马桶按钮、桌椅等,建议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餐具应采用高温蒸煮方式消毒。

  日常手部清洁推荐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冲洗。如手部明显被污染物污染,可先用0.5%碘伏消毒棉片或棉球进行消毒,再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只有选择正确的消毒与清洁方法,才能有效阻断诺如病毒通过环境、物品和手部传播。

  根据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处理诺如病毒污染物时应遵循以下规范:

  对大量呕吐物或排泄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漂白粉或高水平消毒干巾完全覆盖,作用足够时间后再小心清除;

  少量污染物可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毫克/升—10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完全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

  需要注意的是,清理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清除污染物后,对其表面及周边区域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佩戴塑胶手套和口罩;处理完毕后,要对清洁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个人安全和环境卫生。

  误区6:呕吐、拉肚子是小事,自己服用抗生素就行

  诺如病毒感染后起病迅速,通常在12小时内出现呕吐、腹泻等典型症状。儿童以呕吐更为常见,成人则以腹泻为主,还可能伴随恶心、腹痛等消化道不适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及乏力等症状。腹泻多为水样便,严重者24小时内可达数十次,容易引发脱水,进而导致电解质紊乱、重度脱水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必须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对诺如病毒无效。若非合并细菌性胃肠炎,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缓解病情,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误区7:症状消失就可以返校返岗、去公共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后,一般症状较轻,病程多为1天—3天,但其传染性强,排毒周期长。患者自潜伏期至恢复期均可通过粪便排毒,持续时间可达1周—2周,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因此,在高发期如出现呕吐、腹泻或确诊感染,建议在症状消失后继续居家休养3天。其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劳累,不带病上学、上班或前往公共场所,以防病情反复或传染他人。

  成人症状消失后3天内,也应避免为家人烹饪、照顾幼儿或与体弱的家庭成员直接接触。如从事厨师、幼师、养老护理等特殊岗位,则需在症状消失3天后,连续2次粪便样本(间隔24小时)诺如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方可返岗。

  误区8:感染过诺如就终生无忧,再也不会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后所产生的免疫保护时间较短,且诺如病毒型别繁多、变异速度快,不同型别之间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较弱。大约每2年—4年就可能出现新的流行毒株,导致疫情反复发生。因此,人在一生中可能多次感染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对儿童、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危害尤为显著,若未及时治疗,容易发展为重症。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诺如病毒感染在发达国家每年约导致90万儿童就诊,在发展中国家则造成约2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在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约为15%,其感染约占住院儿童腹泻病例的15%—20%。诺如病毒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急性胃肠炎散发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疾病负担严重。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因此防控尤为关键。一旦出现感染,应立即进行环境彻底清洁与消毒,并隔离感染者。

  总之,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可重复多次感染、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

  作为急性胃肠炎的“超级传播者”,诺如病毒虽然致死率低,但引发的停工、停学等社会影响显著,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秩序造成较大负担。有效防控需依靠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生、重点场所管理部门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重视与协作,坚持“医防结合,预防为主”,才能切实减少其对个人健康与公共卫生的威胁。

  医防结合:对感染者早发现、早隔离,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医疗机构对诺如病毒等病原的检测与报告能力;提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确诊率,及早识别并控制院内感染;强化聚集性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机制,及时明确传染源,将病毒传播控制在最小范围。

  预防为主: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应加强手卫生引导、健康监测、饮食饮水安全管理,规范开展环境消毒与呕吐物处置,落实健康教育及家校协同防控;个人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饮开水、食熟食、生熟分开、保持通风,生病或高发期避免聚集,有症状及时就医并做好防护。

  (作者为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主任医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全国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强化源头治理,近日,国家医保局就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发布通知。 通知指出,进一步深化智能监管改革试点,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立健全超量开药问题智能监管筛查预警规则,推动监管关口前移,构建更加严密有力的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体系,牢牢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分三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

0评论2025-11-040

这些人得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中疾控支招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特整理以下防护要点,助您与家人筑牢健康防线,从容应对流感季。 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当前主要流行株有哪些? 流感是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当前我国流感流行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伴随乙型(Victoria系)、甲型H1N1亚型共同流行。 流感是如何传

0评论2025-11-040

从长高到长壮,青少年身体素质如何持续提升
如果把健康比作一座房子,那肌肉力量就是支撑房子的“隐形承重墙”,而青少年时期正是给这堵“承重墙”添砖加瓦、筑牢根基的黄金阶段。 走在校园里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比几年前“蹿”得更快、“拔”得更高——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对比5年前,我国6至17岁青少年身高显著增长,男生平均增高2.1厘米,女生平均增高2.2厘米。别小看这2厘米,对孩子来说,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信号。 与此同时,围绕青少年肌肉健康的研

0评论2025-11-041

新茶饮十年,为何再难见爆款?
还记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距离这个热搜已过去超过五年。曾经,芝士奶盖、脏脏茶这类爆款茶饮每年都会出现,如今却难再复制。 新茶饮走过十年,面对变化的市场,新生代品牌在找哪些新出路?行业还有哪些增长空间? 爆款迭起的“黄金时代” 新茶饮的黄金年代,绕不开“爆款”。2015年前后,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横空出世,带火了现象级的芝士奶盖茶。 “第一次喝到芝士奶盖茶,咸香奶盖搭配清爽的茶底,感觉打开了新世

0评论2025-11-040

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发布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孔德晨)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范围覆盖商场、酒店、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商用环境中使用的清洁机器人,通过明确清洁性能、运动性能、健康安全等技术要求,规范产品设计与生产,全面提升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产品质量水平与实际使用体验。  细分产品清洁性能要求。针对商用清洁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

0评论2025-11-041

国家卫健委印发《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为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行为,维护受检者健康权益,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了《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主要包括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基本体检项目、慢性病风险筛查项目。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既往史及家族史、生活方式信息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用于了解受检者基本健康状况,对疾病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基本体

0评论2025-11-040

国家医保局印发血管、淋巴系统立项指南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血管、淋巴系统作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生命循环系统,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加剧,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国民健康的重大威胁。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印发《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重点关注血管差异与操作风险,将原有血管、淋巴系统价格项目规范整合为116项,另有加收项9项、扩展项1项。 根据血管差异,

0评论2025-11-041

在伦敦,当中国美食被盛入中国美器
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旁的一家中餐厅里,餐食尚未上桌,在场的英国宾客已忍不住拿起手机,对着餐桌上的景德镇瓷器拍照。宝相花纹在瓷面流转,粉绿色釉色透着雅致。日前,这场在伦敦举办的“美食+美器”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从一开始就藏着惊喜。  宾客的餐盘里,装满了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描述的浪漫的东方哲学:“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太惊喜了!既能吃到主

0评论2025-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