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健康中国:为人民幸福生活筑牢基石

2025-10-20 10:0030people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1.9%……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十四五”时期,我国始终将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的能力水平、可及性与公平性,推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改善,健康中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医学科技实力跃升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药物AI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在北京发布,实现从分子生成、特性预测、AI导引的干湿实验迭代以及脂质处方设计与优化,到最终确定剂型的闭环流程,更能通过平台的持续学习与进化,不断扩展纳米递送的数据壁垒,为创新药研发破局。平台研发企业剂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赖才达介绍,纳米材料凭借小尺寸和生物兼容性被视为高效的RNA药物和小分子药物载体,在基因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纳米药物递送技术的新突破,是我国本土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提升的缩影。“十四五”期间,我国卫生健康科技整体实力持续跃升,创新活动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标志性成果,为守护人民健康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在新药和疫苗研发领域,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国产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填补相应领域空白,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泽布替尼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国产HPV疫苗广泛使用,快速提升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近日,国产九价HPV疫苗也投入使用。

在医疗器械和设备创新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CT,将空间分辨率提高2倍至3倍,同时扫描速度更快,辐射剂量大幅降低,效率和效果更佳;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提高了手术精准度,为患者减轻创伤痛苦;体外膜肺氧合机、人工心脏、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等产品实现自主化研发并投入临床应用,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国产高端医疗装备。

在疾病防治方案优化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开展的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疗法研究,使难治性、免疫耐药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有效率从原来的13%提升到4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延长61%,取得了国际上该领域的最佳疗效。国家卫健委推动的以“患者为中心”重构和优化急诊脑卒中诊疗流程方案,使患者从进入医院到接受溶栓治疗的平均时间,由原来的60分钟缩短到现在的不到30分钟,疗效明显提高。

医疗服务质效提升

今年8月,在第31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现场,中国专家打破时空的局限,借助医疗大模型分析的心音数据,为远在非洲的一名儿童给出诊疗意见。这套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北京博雅全健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历经十年研发的“羲和一号”大模型,已实现疾病预测、诊断、个性化治疗、影像分析等多场景应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唐熠达介绍,“羲和一号”大大缩短预警时间,降低首诊误诊率,目前通过跨区域、跨机构的数据互动,结合AI可穿戴设备的实时数据传送与分析,让患者在黄金救治期内获得更多生存与康复机会。

看病就医关系民生福祉。“十四五”期间,我国围绕“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目标,以数字技术为抓手突破空间限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

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优化上,我国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省域内人口较多地市及基层延伸。目前已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今年起,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开展医疗巡回服务,有望实现医疗卫生资源薄弱县全覆盖,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在分级诊疗推进上,我国推行“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促进化验检查结果互认。截至今年8月,全国338个地市(州、盟)互认医学检查化学项目超200项,县域医学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及中心药房普遍建立;81个城市试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2199个县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4年,全国双向转诊的医疗人次数达3600万,较2020年增长46%,群众上下转诊更便捷。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上,我国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87%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门诊候诊时间明显缩短;5500多家医院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2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推广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模式,83%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日间手术服务;4000多家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上门护理,服务项目达60余项;互联网医院数量增至3756所,2024年诊疗人次达1.3亿。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质量与效率得到双提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109万所,卫生人员1578万人,东中西部每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逐步缩小,基层医疗服务占全国诊疗人次比例稳步上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持续增强。

医疗保障扩容升级

近日,在西藏拉萨工作的参保人张先生,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将自己医保个人账户中的5000元,顺利转账给四川德阳老家的父母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医保账户里的钱一直没怎么用,现在正好能转给父母用于看病,特别方便!”张先生的话语里满是欣慰。

这一便利,源于国家医保局推出的“医保钱包”功能。目前,职工医保参保人可将本人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医保钱包”,并转账给参加职工或居民医保的近亲属,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使用;被共济人就医购药、缴纳居民医保费时,通过医保码或刷脸即可完成支付,有效破解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沉睡”难题。

跨省共济,只是医保“扩容”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开通并优化居民普通门诊报销待遇、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过90%、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全国超过12.36亿人开通使用医保码……一系列医保新政持续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聚焦“一老一小”,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在呵护“小的”方面,生育保险保障持续强化。截至2025年6月,全国2.53亿人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9614.32万人次享受待遇;近六成统筹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在照顾“老的”方面,我国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截至2024年底,1.9亿人参加长护险,妥善解决失能人员长期照护问题。同时,将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医。

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是医保的“必答题”。“十四五”期间,各项医保帮扶政策累计减轻农村低收入人口费用负担超6500亿元;长护险累计惠及超200万名失能群众,减轻群众护理服务费用负担超500亿元;4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药品价格直接影响群众的看病费用。在药品价格治理上,国家医保局通过组织开展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四同”药品价格治理,规范2.7万余个药品品规的价格。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覆盖435种药品,大幅降低群众用药成本。

在“减负”的同时,医保服务便捷度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医保业务编码标准实现全国统一,智能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医保码、移动支付、电子处方全面应用,超12.36亿人开通医保码,群众就医买药实现扫码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从2020年的537万增至2024年的2.38亿,增长43倍。

从科技突破到服务升级,从保障扩容到负担减轻,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紧扣百姓“健康梦”。未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推进,更多优质、可负担的健康服务将惠及亿万群众,为人民幸福生活筑牢健康基石。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疾控局发布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提示
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普通冠状病毒和鼻病毒等存在一定水平活动。为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特作出以下健康提示: 一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 二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

0评论2025-10-211

你以为的“补钙圣品” 其实作用不大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9000万,其中女性约7000万,补钙和预防骨质疏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听过“喝骨头汤能补钙”“多吃肉和虾皮能补钙”“咖啡导致骨质疏松”等说法。这些说法正确吗?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为大家解密关于饮食和骨骼健康的真相。 骨头汤的钙浓度很低 提到补钙,很多人认为“吃什么补什么”,

0评论2025-10-210

横扫痘痘 干了这杯“灭火茶”
脸上痘痘反复发作,口气重,咽喉肿痛?这可能是体内“火气”太旺了!熬夜、压力大、爱吃辛辣油炸食物,都容易让身体“上火”,痘痘就成了最明显的表现! 长痘多因体内有“火” 肺火 常见于额头长痘,多与呼吸系统问题、压力大有关。 胃火 常见于口周、鼻子周围长痘,多与饮食不节、爱吃辛辣油腻有关。 肝火 常见于两颊长痘,多与情绪不畅、熬夜有关。 清火祛痘茶配方 这款代茶饮清热解毒 金银花5克——清热解毒、疏散风

0评论2025-10-210

外卖监管新规为食品安全加码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9月以来,总局已连出多项举措: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拟规范平台管理;召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座谈会,强化市场竞争秩序、食品安全等要求。此次征求意见稿聚焦外卖食品安全,针对平台责任不清、入网餐饮管理不严、信息不透明等薄弱环节,作出系统性规

0评论2025-10-210

更好满足多元化购物需求
10月1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并定于11月1日起实施。新政策旨在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购物需求。离岛免税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独有的财税政策,自2011年试点以来,财政部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调整优化激发海南消费市场活力。2020年进一步实施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策,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政策实施5年来,海关累计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

0评论2025-10-211

数字消费,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
清晨,智能音箱用悠扬的音乐将你唤醒并告知今天的天气状况;上午,通过在线会议软件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同事协同工作;午休时,在外卖平台下单,美食很快送达;晚上,在视频网站观看超高清电影,享受沉浸式视听体验……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数字消费的无限生机与潜力。如今,它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数字消费,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

0评论2025-10-210

国家疾控局:诺如病毒感染高发 科学防护是关键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疾控局官方公众号消息,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

0评论2025-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