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最基本的情绪价值都不会给我!”手机屏幕的光映着王洋的脸,看着女友愤怒的指责,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被抱怨“人机感太重”。睡前不说晚安、吃饭不拍照、道歉显得生硬——在这段关系里,提升“情绪价值”成了他被要求攻克的难题。
王洋说,自己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短视频里。如今,这个原本只存在于网络语境里的词,已经闯入了他的现实生活,让他有些疲于应对。
社交是需要大学生不断学习的课。入学以后,他们要重新定义什么是“朋友”、什么是“亲密”、什么又是“保持分寸”。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维系关系的成本比想象中高。说话的语气、回复的时差、表情符号的选择,常常被赋予情感的权重。
有受访学生提到,他们正学着掌握一门“懂得相处”的新语言,既要让沟通顺畅,又要避免冒犯;既要表达真诚,又要维持“体面”的平衡。
为关系分层:日常交流如何影响社交距离
数字技术在改变沟通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人们对“关系”的理解。在大学校园里,宿舍室友、同班同学、社团伙伴、线上朋友……每个角色都对应着不同的语气和关系。
顾笙记得,自己第一次意识到“关系的脆弱”,是在一次朋友间的小摩擦中。“朋友发了搞笑视频,我只回了3个‘哈’,她就觉得被敷衍了。”顾笙困惑:“什么时候‘哈’的多少成了人们评判关系的标准?”
陆生则从家庭经验中学会了“保持距离”的重要性。高一那年,她因课业压力不堪重负,母亲却只关心错题分析,忽略了她的情绪。期末考试那天,情绪崩溃的陆生提前离场,回家后说“下雨天特别难受”,母亲却否认天气的变化。
那一刻,她才意识到,自己想要的并不是建议,而是一句“没关系的”。
上大学后,陆生逐渐学会在不同关系中调节亲疏。面对学习焦虑,她会和父母谈;遇到情绪困扰,则倾向与朋友或恋人分享。她把这种做法称为“分区管理”——让每段关系都有相对安全的边界。在她看来,“家庭提供的情绪价值更像餐后甜点,恋人的支持才是救命干粮”。
很多人意识到,关系的经营需要边界。受访者王斯总结道:“亲密关系以接收方的需求为主导,非亲密关系则靠形式化表达维系。”
“体面式亲密”距离让人舒服的关系有多远
在社交媒体的语境下,“亲切”往往被仪式化——语言、称呼、表情都在演绎一种热络的姿态。大三学生原也说,自己曾看到一篇题为《大学三年,叫不出一个宝》的公众号文章,感触很深。虽然已经是学长,但他仍习惯用“同志们”“家人们”等偏中性的称呼与低年级同学交流,“听到‘宝’的时候会觉得头皮发麻”。
李离的感受恰好相反。她回忆,学生工作经历让自己逐渐养成了对师妹称呼“宝”的习惯,发通知时还会配上可爱的表情包。她承认这是一种“亲密称呼的泛化”,但在自己所处的社交语境里几乎成了默认选项,“大家都这样叫,我不用就显得不好接近”。
这种“体面式亲密”成了新型社交礼仪。顾笙在期末周时尝试了“付费陪聊”服务。“平台上有很多这种的,只需要四五元就能陪你聊很久。”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小心翼翼地说话了。
顾笙明白,这不过是一种金钱交易,但依然感到放松。
在并非面对面的网络社交中,谁先结束对话、谁先点赞、谁少回一句,都可能成为被放大的信号。大学生们在维持“热络”的同时,难免会产生倦怠与疲惫。
疲惫的另一面,是对真实连接的渴望。有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喜欢那种即使不常联系、见面也能自然交谈的关系模式。
亲密与“距离”之间,或许没有固定答案
在经历了关系的多层切换、表达的高度程式化后,不少年轻人回到更简单的追问:我们究竟该如何相处?
孟琦钰的答案是“慢下来”。她说自己小时候被母亲教育“不要把情绪带给别人”,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不表达。上大学后,她开始尝试打破这种“社交克制”,但仍然谨慎。“我现在会说出来,但只选特定的人说。”
陆生则用另一种方式修复关系——教母亲使用表情包。“现在我妈发‘加油’会配猫猫头,虽然土,但比以前干巴巴的‘加油’好多了。”这种代际间的互相学习,让她意识到,“关系其实是可以被重新训练的”。
杨丹在采访中说:“情绪价值是一种能量,通过语言传递。当你说‘你好棒’时传递的是肯定,说‘我懂你’时传递的是共情。”
陆生补充:“真正的情绪价值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像我妈妈现在会说‘没关系的,已经很棒了’,而不是分析我哪题做错了。”
他们的体验再次印证,“亲密”与“距离”之间,或许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
(应受访者要求,陆生、顾笙、原也、李离为化名;本文系中国青年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全媒体传播实验工作坊共创作品)
- 抗皱面霜哪个牌子的效果好 抗皱面霜哪个牌子的效果好推荐
0评论2025-10-24
- 抗皱面霜排行榜前十名 抗皱紧致面霜第一名
0评论2025-10-24
- 面霜哪个牌子最好用排行榜 面霜哪个牌子最好用排行榜前十名
0评论2025-10-24
- 最好用的十大面霜排名 最好用的十大面霜排名女士
0评论2025-10-24
0评论2025-10-243
0评论2025-10-242
- 家里过期药,究竟咋处理?
0评论2025-10-24
- 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精神科”(健康驿站·盘点常见健康误区④)
0评论2025-10-24
0评论2025-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