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拔罐并非“万能术”,这些误区应知晓

2025-11-04 10:0030people

近日,一则“男子在家连续拔罐两天导致截瘫”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该男子因操作不当造成严重后果,这一案例也为热衷中医养生的人群敲响了警钟。

随着中医养生理念深入人心,拔罐作为传统外治法的一种,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不少人将其视为缓解疲劳、改善不适的家庭保健法。然而,盲目进行拔罐操作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为此,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医专家,厘清常见拔罐操作误区,揭示正确操作方法。

误区一:拔罐能改善各种不适

不少人将拔罐视为“万能疗法”,无论头痛、失眠、疲劳还是肌肉酸痛,都指望通过拔罐来缓解。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陈泽林介绍,拔罐有其特定的适应症,目前根据文献总结的有456种,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咳嗽、颈肩腰痛慢性疲劳综合征、消化不良等病证。

“从中医理论看,拔罐通过负压吸附体表,能够开腠理、祛风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要针对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引起的病证。”陈泽林解释说,“对于感冒初期、疼痛类疾病、高血压等实证、寒证、湿证,拔罐能发挥良好效果。”

但对于某些病证,拔罐不仅无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陈泽林特别强调,抽搐、痉挛、皮肤过敏、溃疡、水肿以及大血管分布处不宜拔罐。对于体质虚弱者,如老人、儿童、孕妇及久病体虚者,拔罐也需格外谨慎。

“这个导致患者截瘫的案例,很可能因患者在不适合的部位或情况下进行了拔罐,损伤了神经或软组织。”陈泽林介绍,拔罐并非“万能养生术”,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是安全操作的第一步。

误区二:身体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

“腰疼拔腰,背疼拔背”是许多人的直觉选择,但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徐媛指出,拔罐位置的选择需要根据经络循行、穴位特性及疾病性质综合考虑,而非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拔罐部位的选择同样如此。”徐媛举例说,“比如胃痛,我们不一定只在胃部拔罐,可能会选择背部的胃俞穴,或者腿部的足三里穴,这些都是与胃腑功能密切相关的穴位。”

根据中医理论,背部膀胱经循行区域分布着与五脏六腑相对应的背俞穴,在这些穴位拔罐可以调节相应脏腑功能。因此,脏腑病变多选择相应背俞穴进行拔罐治疗。

对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如急性腰扭伤,确实可以在疼痛部位进行拔罐。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破损或血肿,则不宜拔罐。

徐媛特别提醒,有些部位是拔罐的危险区域,如颈部、腹股沟、腋下等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以及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附近。“人体这些部位组织结构薄弱,拔罐可能造成损伤,尤其是颈部分布着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三:拔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不少人认为“拔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甚至有人故意延长留罐时间,直到皮肤出现水疱认为“湿气被拔出”才起罐。陈泽林明确表示,这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留罐时间应控制在5—15分钟,具体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以及拔罐部位而定。”陈泽林解释说,“对于初次拔罐者、年老体弱者或儿童,时间应适当缩短,通常5—10分钟即可。”

留罐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过度充血、水肿,甚至出现水疱。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患者感染。

“那位连续拔罐两天导致截瘫的患者,很可能不但位置选择错误,而且拔罐时间过长、频率过高,导致局部组织严重受损,影响到脊髓或外周神经。”陈泽林强调,拔罐治疗一般每周1—2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

夏季拔罐时间可稍短,冬季可稍长,但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体质虚弱者,最好不超过10分钟。

误区四:罐印越深代表排毒越好

拔罐后皮肤上留下的暗红色、紫黑色甚至青紫色的罐印,常被解读为毒素排出的表现,且颜色越深代表排毒效果越好。徐媛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

“罐印的颜色主要与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及皮下毛细血管破裂程度有关,并非所谓的毒素外排。”徐媛解释说,“罐印颜色的深浅主要反映的是局部寒、湿、瘀等病理状况,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不直接代表治疗效果的好坏。”

陈泽林进一步说明,从中医角度看,罐印颜色与体质和病情有一定关联: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局部有血瘀或寒凝;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多为寒凝血瘀;罐印鲜红,通常表示体内有热邪;罐印灰白或无颜色改变,多提示气血不足或寒湿较重。

“罐印颜色深不一定代表治疗效果好,同样,罐印颜色浅也不意味着治疗效果差。”陈泽林强调,治疗效果应当以症状改善为主要判断标准,而非罐印颜色。

对于网络上流行的“拔罐排毒”的说法,徐媛认为,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体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肝脏、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皮肤并非主要排毒器官。“将罐印解释为‘毒素排出’不具备科学依据。”

链接

科学拔罐重在细节

科学拔罐,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具体需注意这些方面。

一是选择合适的罐具。目前市面上的罐具有玻璃罐、竹罐、陶瓷罐和硅胶罐等。传统玻璃罐用闪火法吸拔称为火罐法,火罐法效果好,但操作要求高。居家拔罐建议选择抽气罐,相对安全且易于操作。

二是保持适宜环境。拔罐时应在温暖、避风的室内进行,避免风寒侵袭。拔罐后也要注意保暖,避免立即吹风或接触冷水。因为此时毛孔开放,易受外邪侵袭。

三是选择舒适体位。应根据拔罐部位选择舒适且能持久的体位,如背部拔罐采取俯卧位,颈部拔罐采取坐位,确保局部肌肉放松,便于操作且效果更佳。

四是观察拔罐时的反应。拔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表情及局部皮肤变化。如患者有头晕、心悸、恶心、面色苍白、冷汗等晕罐现象,应立即起罐,让患者平卧、保暖,轻症状者喝些温开水,重症状者按压人中、内关等穴位。

五是注意起罐技巧。起罐时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否则会造成患者皮肤损伤。传统火罐起罐时,需要一手抵住罐口周边皮肤,另一手扶罐稍倾斜,用手指按压对侧皮肤,使空气缓缓进入罐内,罐即能自然脱落。使用抽气罐则只需直接打开气阀,罐即可脱落。

六是重视起罐后处理。起罐后局部皮肤常出现红晕或紫红色瘀斑,此为正常现象,一般会自行消退。患者局部瘙痒时,不可搔抓,以免感染。患者出现小水疱时,可不处理,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疱较大时,可用消毒针具刺破,涂抹消炎软膏,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七是危险人群及部位禁用。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患者,有抽搐、痉挛症状者,过度疲劳、饥饿、醉酒者,均不宜拔罐。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处,还有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乳根部也不宜进行拔罐。

最后,拔罐是一种专业的医疗技术,而非简单的养生保健手段。虽然拔罐操作相对简单,但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复杂病症,建议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家庭保健拔罐,则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避免盲目操作导致不良后果。

此外,拔罐后要注意休息,避免立即洗澡,尤其是冷水澡,一般建议患者拔罐结束间隔4—6小时后再洗澡,以防风寒侵袭。只有科学认识拔罐,遵循操作规程,才能让这一传统疗法安全有效地为健康保驾护航。(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邹煜超)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全国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强化源头治理,近日,国家医保局就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发布通知。 通知指出,进一步深化智能监管改革试点,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立健全超量开药问题智能监管筛查预警规则,推动监管关口前移,构建更加严密有力的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体系,牢牢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分三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

0评论2025-11-041

这些人得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中疾控支招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特整理以下防护要点,助您与家人筑牢健康防线,从容应对流感季。 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当前主要流行株有哪些? 流感是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当前我国流感流行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伴随乙型(Victoria系)、甲型H1N1亚型共同流行。 流感是如何传

0评论2025-11-042

从长高到长壮,青少年身体素质如何持续提升
如果把健康比作一座房子,那肌肉力量就是支撑房子的“隐形承重墙”,而青少年时期正是给这堵“承重墙”添砖加瓦、筑牢根基的黄金阶段。 走在校园里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比几年前“蹿”得更快、“拔”得更高——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对比5年前,我国6至17岁青少年身高显著增长,男生平均增高2.1厘米,女生平均增高2.2厘米。别小看这2厘米,对孩子来说,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信号。 与此同时,围绕青少年肌肉健康的研

0评论2025-11-042

新茶饮十年,为何再难见爆款?
还记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距离这个热搜已过去超过五年。曾经,芝士奶盖、脏脏茶这类爆款茶饮每年都会出现,如今却难再复制。 新茶饮走过十年,面对变化的市场,新生代品牌在找哪些新出路?行业还有哪些增长空间? 爆款迭起的“黄金时代” 新茶饮的黄金年代,绕不开“爆款”。2015年前后,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横空出世,带火了现象级的芝士奶盖茶。 “第一次喝到芝士奶盖茶,咸香奶盖搭配清爽的茶底,感觉打开了新世

0评论2025-11-041

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发布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孔德晨)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范围覆盖商场、酒店、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商用环境中使用的清洁机器人,通过明确清洁性能、运动性能、健康安全等技术要求,规范产品设计与生产,全面提升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产品质量水平与实际使用体验。  细分产品清洁性能要求。针对商用清洁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

0评论2025-11-042

国家卫健委印发《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为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行为,维护受检者健康权益,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了《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主要包括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基本体检项目、慢性病风险筛查项目。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既往史及家族史、生活方式信息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用于了解受检者基本健康状况,对疾病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基本体

0评论2025-11-041

国家医保局印发血管、淋巴系统立项指南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血管、淋巴系统作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生命循环系统,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加剧,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国民健康的重大威胁。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印发《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重点关注血管差异与操作风险,将原有血管、淋巴系统价格项目规范整合为116项,另有加收项9项、扩展项1项。 根据血管差异,

0评论2025-11-042

在伦敦,当中国美食被盛入中国美器
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旁的一家中餐厅里,餐食尚未上桌,在场的英国宾客已忍不住拿起手机,对着餐桌上的景德镇瓷器拍照。宝相花纹在瓷面流转,粉绿色釉色透着雅致。日前,这场在伦敦举办的“美食+美器”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从一开始就藏着惊喜。  宾客的餐盘里,装满了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描述的浪漫的东方哲学:“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太惊喜了!既能吃到主

0评论2025-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