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梅奥诊所与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款干细胞贴片,无需开胸手术也可修复受损心脏。该贴片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工程学与生物学的深度协同,使复杂的心脏组织修复变得简单可控,为心力衰竭治疗开辟了新路径。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生物材料学报》杂志。
这项技术利用成人干细胞重编程后培育出的心脏组织,仅通过小切口即可植入体内。临床前试验表明,这种干细胞贴片能有效恢复心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团队表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目前除机械泵或移植外选择有限,最新成果有望提供一种更安全的新疗法。
心脏病发作是全球主要致死因素之一。多年来,科学家致力于用干细胞衍生的健康心肌细胞替换受损组织。早期研究虽展现潜力,但需实施开胸手术,对多数重症患者而言风险过高。科学家通过将皮肤或血细胞等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而培育为替代性心脏细胞。但如何安全、高效地递送这类工程心脏组织,始终是重大挑战。
为此,团队研制出一种柔性超薄贴片,其基底为覆有明胶的纳米—微米纤维混合支架,可承载人类心肌细胞、血管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同构建出具有生命活性、能自主搏动的心脏组织。移植前,这些组织会被注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成分,以促进血管新生,提高细胞存活率。
团队透露,该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贴片可如纸张般折叠,纳入细导管,经胸部小切口精准送达心脏目标区域。就位后即自动展开,紧密贴合心壁。一种生物相容性外科黏合剂可将其稳稳固定,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
临床前模型验证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微创植入显著改善了心脏功能,减少瘢痕形成,促进血管生长,减轻炎症反应,并激发心脏自我修复。
【总编辑圈点】
这款干细胞贴片最大意义不仅在于避免了高风险开胸手术,更在于将再生医学与微创介入巧妙融合,突破了干细胞治疗递送难题,重新定义了心脏修复的“微创”标准。该技术若能实现规模化应用,则有望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与医疗负担,对全球心血管健康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长远来看,如其后续临床试验顺利推进,或能为其他器官的再生疗法提供一条可复制的技术路径,进而推动整个再生医学领域向临床转化加速迈进。
- 补阴滋阴最佳食物 十大滋阴食物排名
0评论2025-11-10
- 保湿乳液哪个牌子的好用 十大公认最好的保湿乳
0评论2025-11-10
- 防嗮隔离霜哪个牌子最好用 2025年隔离霜排行榜
0评论2025-11-10
- 好用唇膏排行榜 口碑最好的10款唇膏
0评论2025-11-10
- nmn品牌排行前十名是哪些 nmn品牌排行榜
0评论2025-11-10
- nmn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nmn品牌排名有哪些
0评论2025-11-10
- 2025年NMN十大品牌排行榜 最新十大nmn排名
0评论2025-11-10
0评论2025-11-100
0评论2025-11-100
- 把“毛孩子”培养成“专业助手”(新职·新知㉛)
0评论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