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不粘锅的涂层有毒?用铝锅会老年痴呆?你家里的锅材质是否安全?

2022-09-19 08:321100

锅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厨房用具,分为:煎锅、蒸锅、煮锅、炒锅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锅、陶瓷锅、铁锅、铝锅、玻璃锅等。最近网上报道不锈钢锅锰超标,陶瓷锅铅超标。用铝锅会导致老年痴呆症,不粘锅的涂层有毒…

听起来好像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锅都有问题!要知道,锅几乎每天都要用,这么多危害太吓人了。是真的吗?这么多材料,哪种更好更安全?

  符合国家标准的

  合格锅具不用担心

首先,陶瓷锅里的铝锅和不锈钢锅都是用来煮食物的。所以都属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范畴。对此类产品有一系列专门的国家管理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4806.1)、《陶瓷制品》 (GB4806.4)、《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4806.9)、《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GB4806.10)等。

无论是哪种锅,都需要遵循一般的安全要求:“在推荐的使用条件下与食品接触时,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水平不应危害人体健康。”此外,每种材料的具体标准也对这种材料容易存在的安全问题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

因此,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炊具产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消费者不必担心。

  合格的不锈钢锅在正常情况下

  迁移出的金属元素量是很低的

其实网上提到的不锈钢锅含锰问题,早在2011年就被热议过。锰确实是一种合金元素,将用于生产不锈钢材料。

除了锰,还需要镍、铬等金属元素。但是,不锈钢锅含有这些金属元素,并不意味着就会对健康有害。

首先,评价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某种成分是否对健康有害,不应该看它的含量,而应该看它是否能迁移到食品中,迁移多少。

合格的不锈钢锅在正常使用下稳定性高,各种金属元素能迁移出来的量很低。

其次,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前期国家权威机构专门对市面上的不锈钢锅产品进行了锰的迁移量检测评估,结果显示不会超过人体可耐受剂量。

  老式纯铝锅早已被淘汰

  目前市面上的铝锅都是复合材料

因为铝锅重量轻,导热性好,所以很多人更喜欢用铝锅。但铝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析出铝离子。

因此,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接触面未覆盖有机涂层的铝及铝合金不得接触酸性食品。

就锅而言,曾经家家户户见到的坑坑洼洼的纯铝锅早已被淘汰。现在市场上的铝锅都是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安全性更好。食物接触面覆盖有保护层,防止铝直接接触食物,从而防止铝离子迁移到食物中。

  2012 年之后上市的不粘锅涂层

  已不再使用可能致癌的全氟辛酸

所谓不粘锅,就是锅的内表面覆盖了一层摩擦系数和表面能极低的涂层,使食物不易粘附,不容易粘锅。目前市场上的不粘锅产品主要采用聚四氟乙烯涂层。该涂层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不粘锅涂料的安全性多年前也有争论,核心是涂料制造中使用的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被认为具有致癌性。不过从2012年开始,市面上的不粘锅涂料已经不再使用这种物质,消费者可以放心了。

另外还有大家担心的陶瓷锅重金属问题,标准中也有相应的规定。比如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了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制品中铅和镉的迁移指标。

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锅,只要是正规合格的产品,对那些已知有害健康的物质都有严格的控制,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文/王晓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胆固醇平衡破坏“元凶”酶锁定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研究团队发现IDO1酶在胆固醇代谢中扮演关键角色。实验证实,通过抑制该酶活性,可有效维持机体健康胆固醇水平,为治疗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重大疾病带来新希望。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朗缪尔》杂志。研究揭示,当IDO1酶被阻断时,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这种调控机制意义重大,因为慢性炎症正是心脏病、癌症、糖尿病乃至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共

0评论2025-07-070

北方也有“回南天”? 近期天气为何又湿又热
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受到有如南方般的潮湿后感叹: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莫不是北方也有“回南天”? 北京也是受此次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的典型地区之一。数据显示,7月3日夜间到4日白天,华北地区相对湿度均达到85%以上,北京7月3日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100%。北方地区天气为什么会如此湿热,正常吗?就公众关心的问题,科技日报记者6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第一问:近期北方“桑拿天

0评论2025-07-071

餐厅送餐机器人撞伤孩子谁担责?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各行各业,餐厅送餐机器人凭借智能化配送、降低人力成本等优势,在餐饮服务场景中广泛应用。送餐机器人若是在执行送餐任务时撞伤人,责任应由谁承担?日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审结一宗身体权纠纷案件,为智能设备在公共场所的安全应用敲响了警钟。 2024年3月16日,未成年人小贵(化名)随其母亲到潮州市某餐饮店用餐。其间,小贵在餐厅内跑动,由于避让不及,不慎被正在执行送餐任务

0评论2025-07-072

银龄触网不迷航,社区筑起“防火墙”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期贵报刊登的“守护清朗网络空间”系列报道《网上“砖家”谁来管?》,让在社区一线开展工作的我们深有同感。 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伪专业信息”,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难以分辨,例如有网络伪专家冒充中医世家传人或三甲医院医生,以“根治糖尿病”“抗癌特效”为噱头,兜售高价“秘方药”。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也是基层网络清朗行动的观察员,我想结合我们社区组织网络辟谣宣传活动的实践经验,分享社区如何为

0评论2025-0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