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家里有这9种食物 一定要警惕食物中毒!

2022-09-19 08:321170

前不久,在广东东莞,一对母女吃了自家腌制的咸菜后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他们被紧急送往ICU抢救,多日后才康复。

医生在他们的呕吐物和自制泡菜罐中检测出肉毒杆菌。原来他们有吃自制老坛子咸菜的习惯。咸菜坛子用了六年,定期加菜。但是,坛子里的酸汤是从来不变的。鲜为人知的是,酸汤已经被悄悄污染,被肉毒杆菌毒死,导致了这次事故。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中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和密封腌制食品中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肉毒杆菌能产生肉毒毒素,是目前最强烈的神经毒素之一。少量毒素即可致死,肉毒毒素中毒致死率高达35%。

在此提醒各位朋友,如果有自制泡菜的习惯,一定要注意安全,定期更换泡菜汤或充分加热,以杀灭病毒。肉毒杆菌毒素对热敏感,10010分钟即可被破坏。

除此之外,家里有以下食物的人也要注意。最好扔掉,防止食物中毒。

1.隔夜卤菜凉拌

隔夜的卤菜和沙拉菜放太久,非常容易滋生细菌。你应该现在就买,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存放一夜。

2.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后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碱,食用后会刺激胃肠黏膜,麻痹呼吸中枢,对人体有害。对于发芽的土豆,尽量丢弃。

3.红色甘蔗

甘蔗变红或变黑通常是霉变的象征,可能是运输或储存过程中链格孢菌产生的毒素所致。吃这种甘蔗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4.有黑斑的红薯

带有褐色或深褐色斑点的红薯皮中含有红薯酮及其衍生物红薯醇,进入人体后可损伤肝脏,引起中毒。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重者可出现高热、哮喘、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所以吃红薯前一定要去皮。

5.有霉斑的水果

有些水果只要发霉变质,即使去掉腐烂的部分,仍然不能食用。发霉的水果含有大量有害微生物和代谢产物,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

6.苦味坚果

苦味的坚果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苦味的坚果一定不能吃。

7.长泡黑木耳

不要吃隔夜或浸泡过久的黑木耳或银耳。如果黑木耳、银耳感染椰绿假单胞菌,长期存放后,可能会产生毒素米酵酸,这种毒素极其耐热。普通烹饪方法无法破坏其毒性,食用后严重中毒可导致死亡。

8.腐烂的生姜

烂姜会产生很强的毒素——黄樟素。吃烂姜的人会导致肝细胞中毒,损害肝功能。

9.死螃蟹

一定要吃新鲜的、蒸熟了吃的螃蟹,不要吃死蟹、隔夜蟹。

人死后,螃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蛋白质也会迅速分解,产生组胺,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脸颊潮红、心跳加快等不适。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胆固醇平衡破坏“元凶”酶锁定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研究团队发现IDO1酶在胆固醇代谢中扮演关键角色。实验证实,通过抑制该酶活性,可有效维持机体健康胆固醇水平,为治疗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重大疾病带来新希望。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朗缪尔》杂志。研究揭示,当IDO1酶被阻断时,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这种调控机制意义重大,因为慢性炎症正是心脏病、癌症、糖尿病乃至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共

0评论2025-07-070

北方也有“回南天”? 近期天气为何又湿又热
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受到有如南方般的潮湿后感叹: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莫不是北方也有“回南天”? 北京也是受此次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的典型地区之一。数据显示,7月3日夜间到4日白天,华北地区相对湿度均达到85%以上,北京7月3日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100%。北方地区天气为什么会如此湿热,正常吗?就公众关心的问题,科技日报记者6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第一问:近期北方“桑拿天

0评论2025-07-070

餐厅送餐机器人撞伤孩子谁担责?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各行各业,餐厅送餐机器人凭借智能化配送、降低人力成本等优势,在餐饮服务场景中广泛应用。送餐机器人若是在执行送餐任务时撞伤人,责任应由谁承担?日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审结一宗身体权纠纷案件,为智能设备在公共场所的安全应用敲响了警钟。 2024年3月16日,未成年人小贵(化名)随其母亲到潮州市某餐饮店用餐。其间,小贵在餐厅内跑动,由于避让不及,不慎被正在执行送餐任务

0评论2025-07-072

银龄触网不迷航,社区筑起“防火墙”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期贵报刊登的“守护清朗网络空间”系列报道《网上“砖家”谁来管?》,让在社区一线开展工作的我们深有同感。 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伪专业信息”,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难以分辨,例如有网络伪专家冒充中医世家传人或三甲医院医生,以“根治糖尿病”“抗癌特效”为噱头,兜售高价“秘方药”。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也是基层网络清朗行动的观察员,我想结合我们社区组织网络辟谣宣传活动的实践经验,分享社区如何为

0评论2025-0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