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探访北京市部分社区医院:绿色通道保障药品供应充足

2023-01-04 15:00350

社区和农村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随着近期北京新冠肺炎感染高峰期逐渐过去,基层医疗机构的治疗情况如何?有哪些新的情况和变化?在新年期间。#039;一天,记者来到北京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走访。

社区就诊,发热患者不再“占主流”

九点钟。#039;时钟1月1日上午,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前,居民有序等候。人与自然。#039;每日在线记者孙红丽摄

1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大年初一,等待的病人不多,主要是老年人。

& ampquot通常情况下,该中心的日均访问量约为1400次。上周,临近年底,该中心加上卫生站的日均访问量达到约1700次。& ampquot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新英向记者介绍。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葛介绍,12月初,该中心接诊的患者以发热、咳嗽、鼻塞、流鼻涕为主。最近发烧患者不再是主流,还有更多& ampquot杨& ampquot健康患者、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一些前来咨询的患者担心继发感染和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心慌、焦虑。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心理干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的心理,还是需要做大量的疏导。

1月1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通门诊区等待就诊的患者。人与自然。#039;每日在线记者孙红丽摄

随即,记者走访了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通门诊区。记者观察到,门诊区候诊患者约20人,现场秩序和就诊流程顺畅。& ampquot新年有更多的病人。#039;今年的国庆节比往年都多。& ampquot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住在太阳宫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感染新冠肺炎后,他仍然感到疲惫,担心患心肌炎,所以他去社区医院检查。

& ampquot年纪大了,有基础疾病,拍片子查肺炎更放心。& ampquot一位老年患者在与医生交流时说。

据了解,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 ampquot新十条& ampquot12月7日接收有11种症状的患者。截至12月31日,共收治患者5073人,有相关症状的住院患者55人。

& ampquot12月中旬以来,输液、输氧的患者明显增多。最近一周,CT室基本上是在高位运行。最多的时候一天做了170次CT扫描,工作从8点开始到晚上7点结束。& ampquot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勇涛介绍。

白勇涛说,与前一段时间的高峰相比,最近到该中心就诊的病人数量有所减少,其中包括一些& ampquot积极& ampquot担心白肺和心肌炎,前来筛查的患者。

建立绿色通道,药品供应保障充足

前段时间有患者投诉说药品不好买,尤其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品需求量很大。那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药品供应情况如何呢?

n style="font-family:楷体;">1月1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人民网记者 孙红丽摄

“在感染高峰期,我们社区药品并没有发生供应紧张现象,现在的情况更好一些。”刘新颖向记者介绍,为了保证药品的供应,方庄社区自12月1日开始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比如即使某个药不在中心的目录里,会通过绿色通道专门采购。

对于一度紧俏的药品,比如退热药,方庄社区则通过对药品拆零等方式,保障居民使用。同时,着重加强用药引导,宣传合理用药。

“现在太阳宫社区的药品保障很充分。”白勇涛表示,按照乙类乙管总体方案,中心做好了相应的药品储备,目前有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西药5类25种。

“另外,在国家级中医专家指导下,朝阳区中医防治团队还推出了4个新冠肺炎系列中药防治方,包括预防方、治疗方和退烧方等,提高中药的有效供应和保障。”白勇涛说。

提前干预,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保健康、防重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推进感染者分级分类收治、风险人群健康监测管理、老人和孩子等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受访者供图

“把防的关口尽量往前移。”刘新颖介绍,保健康、防重症,“防”这关特别重要。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将重点人群建立台账,摸清底数,协助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方庄社区已签约居民3.38万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8.6%,已率先实现签约居民75%首诊在社区。而对于非签约居民,社区有专门的“寻医问药”群,对发热、咳嗽等症状给予患者专门的指导。

“居民出现相关症状可以与家庭医生联系,通过微信等形式指导居民规范用药、做好居家卫生消毒和同住人防护等。同时,指导居民观察病情演变,比如,出现黄痰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指氧低可能提示重症风险等。”刘新颖进一步解释。

白勇涛介绍,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重点人群摸排建档10403人,为高风险的67位老人发放了血氧仪,进行健康监测。还与辖区内两家养老机构建立“手拉手”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和医疗服务。

“按照有没有接种疫苗、有没有不稳定的基础病等,我们建立了红、黄、绿三级风险评估。高风险属于重点关注人群,要提前干预,防止重症情况发生。对低风险人群平时通过健康分享、健康大课堂等进行基础服务。对一些慢性病人群,把慢性基础病保障好。”白勇涛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失语患者有望“借机”重获“新声”
近日,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思类脑”)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iBRAIN脑电联盟、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电大模型,实现脑机接口中文解码临床突破,有望为因渐冻症、卒中等疾病导致失语的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 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语言解码领域,特别是针对中文这一复杂语言系统的

0评论2025-09-1037

新型“神经触手”探针刚柔可调
记者9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其他单位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探针,将植入损伤降低超74%。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 在脑机接口和神经科学快速发展的当下,柔性神经电极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脑组织的良好机械匹配度,被视为实现长期稳定神经信号采集的理想技术路径。相比传统刚性电极,这种柔软的探针能显著

0评论2025-09-1036

新学期校园餐饮安全紧盯三大重点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林丽鹂)迎来新学期,很多家庭关注校园餐饮安全。在9月9日召开的市场监管总局例行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今年开学,市场监管部门紧盯三大重点:“一看”“二查”“三督”。看校长履职是否认真。开学第一周,校长是否陪好第一餐;是否开学一个月内在食堂开办公会,现场解决问题;是否着力改善食堂设备设施和就餐环境。查进货查验是否严格。查学校是否执行查验制度,查食品原料验收是

0评论2025-09-1035

北京建成养老助餐点2666家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施芳)记者从9日举办的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获悉: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514万人,首次突破500万人大关,占常住人口的23.5%。聚焦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全市累计建成运营养老助餐点2666家,覆盖超过九成的城乡社区、453.4万老年人。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志伟介绍,目前北京共备案养老机构608家,床位10.9万张。系统布局105家区域养

0评论2025-09-1028

浙江形成“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中医药护航基层健康
9日,浙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浙江启动中医药“百科帮扶”计划,浙江全省92%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以上水平,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388家,形成了“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94.5%的家庭医生团队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更好融入防病治病,守住基层健康关。 浙江是传统中医药大省,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今年是浙江实施“中

0评论2025-09-1034

青海省15年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
“15年来,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人均经费补助从15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99元,服务项目从9类拓展到28类。”9日,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李渊海介绍。 当日,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周年宣传月活动启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关系千家万户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致力于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

0评论2025-09-1034

传染病防治“法治处方”上新 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每一次修订传染病防治法,都是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此次修订不是一次简单的‘小修小补’,是对传染病防控责任的‘量身定制’。”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新法”)自9月1日起施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刘智慧在日前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数字社会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同主办的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与实施论坛上表示,作为防治传染病的“法律处方”,传染病防治法的演

0评论2025-09-1031

国家药监局修订小活络制剂说明书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小活络制剂,包括丸剂和片剂说明书中的【警示语】、【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统一修订。 根据公告,所有上述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均应当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要求修订说明书,于2025年11月28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修

0评论2025-09-0936

《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发布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9月8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5〕11号)要求,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全

0评论2025-09-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