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细菌计数增加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能由细菌感染或尿液样本的细菌污染引起。建议根据患者症状或尿培养检查进一步判断。如果没有尿路刺激或尿失禁、腰痛、发热等症状。可能是尿路污染。建议第二天复查。
如何提高尿常规细菌计数
1.尿液中常规细菌计数升高提示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尿路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尿频、尿急和刺激膀胱的尿痛。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引起上尿路感染,即肾盂肾炎。通常情况下,少数患者会因为血液循环的扩散而出现逆行感染。
2.尿路感染患者多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临床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此外,头孢菌素也可用于抗炎治疗。如果细菌发生耐药,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通过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对于急性尿路感染,大部分常规药物都可以治愈。严重的,应该去医院静脉注射。
3.一定要喝温水,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定期更换内衣,注意个人卫生,配合中医辨证论治。文章信息、软件资源、源代码等内容由沈阳医学院神州医院心血管内科赵博贺博士提供,由第三方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部分报纸/平面媒体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它们仅供参考。如果您的版权被侵犯,请联系我们,博贺医生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更正。分享王慧琳
细菌抗肿瘤关键原理揭示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3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员、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陈立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肖意传团队,首次揭示细菌抗肿瘤关键原理,为利用细菌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了解细菌与肿瘤之间的‘对话’机制,对设计出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很重要。”刘陈立介绍,研究团队从2017
0评论2025-03-1847
看细菌如何“草船借箭”
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以碱基修饰核苷酸为第二信使的细菌抗噬菌体系统,并将其命名为“孔明系统”,为理解微生物间的生存博弈开辟了新视角。该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基于核苷酸的第二信使在所有细胞生命中发挥着关键信号传递作用,包括对多种细胞内外刺激的响应、基本代谢适应的调节以及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等。
过去70余年的研究已建立了基于环(寡聚)核苷酸分子的经典信号传递网络。近年研究
0评论2025-02-2336
微波炉如此高温,为何还能滋生细菌
国外研究人员在微波炉中发现了多种耐极端环境的细菌,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微生物学前沿》上。对此,有网友称,没想到经常处在高温环境中的微波炉竟是“细菌窝”。那么,为什么这些细菌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生存?怎么对微波炉进行彻底清洁?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微波炉并非无菌净土微波炉是一种通过制造微波来加热食物的电器。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利用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换成微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
0评论2024-1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