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天气转凉 这样养护“肺”常重要

2022-10-29 10:02710

爬楼梯会让你在抽烟时感到气短、咳嗽和咳痰。很明显,你呼吸急促,但是你仍然觉得你不能得到足够的空气.很多人认为正常的,其实隐含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COPD”)的关键信号。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研究所专家提醒市民,天气越来越冷,冷空气的频繁光顾使呼吸道更容易受到刺激,此时也更容易诱发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

会影响全身。

慢阻肺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它却是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常见的慢性病。而COPD更“狡猾”,知晓率很低,是“无声杀手”。

顾名思义,COPD就是气道阻塞导致呼气时气流受限。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肺气肿都属于COPD的范畴。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通过人体的呼吸进入气道、小气道、肺泡等部位,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多、肺组织结构破坏等问题。

COPD最常见的表现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气流受限前常存在多年的慢性咳嗽和咳痰。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简单活动时往往需要用力呼吸,会使日常活动困难,制约工作和生活。

据慢性病防治研究所专家介绍,COPD还可导致全身不良反应,包括全身炎症反应和骨骼肌功能障碍,并促进或加重并发症的发生。COPD常与其他疾病并存,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

目前,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的不断暴露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十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危害和社会影响将不断增加。

快速自测

如果你有三种症状就要小心了。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但需要在医院做。您也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简单的自测:

大多数日子你经常咳嗽吗?

大多数日子经常咳出痰或粘液吗?

你是否比同龄人更气喘吁吁?

你40多岁了吗?

你现在吸烟还是曾经吸烟?

慢性病控制研究所的专家建议,如果上述问题有三个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该去咨询专业医生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评估我们的肺功能:

(1)点燃一根火柴,在15 ~ 20cm的距离上吹,看火柴能否熄灭。

能不能慢悠悠的上三楼,不觉得明显的气短胸闷?

6分钟能走400 ~ 700米吗?

如果你能做到,说明你的肺功能尚可;否则,它表明你的肺功能可能受损。

保护肺部健康

这几点至关重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烟草烟雾,包括吸烟和被动吸烟,即通常所说的接触二手烟。此外,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品(如蒸汽、刺激物和烟雾)的暴露也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不可治愈的,但早期识别和减少暴露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COPD至关重要。

避免吸烟和任何形式的烟草烟雾接触是保护肺部健康的最重要的事情。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是吸烟者,任何形式的烟草制品暴露都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避免接触除烟草烟雾之外的有害物质,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接触特定的职业刺激物,如烟雾、灰尘或化学品,也会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的烟雾。注意家中有效通风,使用清洁的烹饪燃料,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当外面有浮尘或严重污染时,记得及时关好门窗。

保持身体强壮保持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重也有利于肺部健康。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必要时接种疫苗,重要的疫苗也有助于保持肺部健康。例如,在流感高发、冬春季节交替时,及早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遏制流感病毒诱发的COPD急性加重;接种肺炎疫苗可预防COPD并发肺部感染,引起呼吸衰竭,有效保护肺功能。

对于已确诊为慢阻肺的人群,应遵医嘱,定期就诊,评估健康状况。

文/记者李杰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各地团组织引领青年参与为老服务
10月10日至31日,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顺利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为老服务,通过“结对+接力”的方式,走近老年人群体,深入日常生活,服务实际需求,围绕生活照护、心理关怀、智慧助老、社会融入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为老志愿服务,为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动

0评论2025-11-095

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是真的吗
近日,网上流传“多吃碱性食物瘦得快”的说法,引发不少网友效仿,这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阮光锋表示,食物的酸碱性并非依据口感或pH值划分,而是依据其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物质残留来划分。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硫、磷等元素,代谢后易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

0评论2025-11-091

俄研制出新型骨骼修复材料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受损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用于修复受损骨组织的复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体骨骼,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产的基质中,分别添加0.1%和1%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形成一种2.5D支架复合材料。这种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外

0评论2025-11-091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队伍、高质量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辅助决策能力和效果,筑牢医疗人工智能

0评论2025-11-093

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6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