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蓝天综合征是病吗 揭秘蓝天综合征背后的真相

2022-10-29 17:40450

当你遇到蓝天时,你会感到快乐、兴奋、舒适和幸福,并伴有呼吸顺畅、外出拍照、频繁刷朋友圈等异常行为。

有网友表示,“如果这是病,真希望没有治愈。”这真的是心理疾病吗?天气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

6月中旬,连日降雨后的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APEC蓝”再现。看到这里,京城的人们争相告知,京山、北海的各种“长枪短炮”一起记录下难得的好天气;在微博和微信里,北京的蓝天不断被刷屏。这时,网络上开始同时出现“蓝天综合症”和“蓝天综合症”两种表达方式。

在新浪微博上,话题#蓝天综合症#有17万阅读量,是#蓝天综合症#的十倍。但是很多网友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区分。吴建平,北京大学副教授,一直从事

环境心理学研究,据此“征”指的是“特性”,即人看到蓝天时的心情和行为。前面提到的“主要临床表现”基本可以概括。

“蓝天综合症”中的“症状”指的是症状,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症状,一定是适应不良的表现,是少数现象。比如不适应考试就有考试焦虑,不适应极高的职位就有恐高症。

症状等。

如果人们一看到蓝天就表现出‘蓝天综合症’,说明人们把正常现象当成了不正常,也说明蓝天已经成为大众的稀缺资源和稀有现象。

对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朱卓宏及其团队近日撰文指出,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天气确实会影响人的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2011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将受试者的情绪状态与连续14天的实时天气状况进行了对比,发现积极的情绪与晴天密切相关,而疲惫、困倦等消极状态则与寒冷黑暗的天气有关。

吴建平介绍说,人们对污染越熟悉,就越不会被污染困扰。时间越长,人的感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根据吴建平的观察,2015年北京人对空气污染的适应能力比2013年人们第一次意识到雾霾时更强:当你能看到重度污染的天气时,街上没有多少人戴口罩。

在这个层面上,北京灰蒙蒙的天空突然变成了透明的蓝色,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吴建平说,对“蓝天综合症”的嘲讽表明,人们适应了灰色的天空,但对突如其来的蓝天感到很不舒服。所以大家都很焦躁,有“反常”的行为。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