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刚过,感觉冬天真的来了,气温下降了,人也臃肿了。冬天的时候,男性朋友为了有点风度,不得不比女性穿得少。下面是一些男性朋友滋补御寒的食物。
羊肉
口感香甜温润,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常作为人们冬季御寒壮阳的佳品。具有温中补肾、开胃健脾、御寒祛湿的功效。
鲢鱼
温补益气。主治:脾虚气弱,呼吸不足乏力,或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
成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PP、钙、磷、铁等。
归经味:甘、温。归脾、肺经。
用法:煎、煮或煨。
1.鲢鱼1条(500克左右),生姜或干姜6克,盐少许,蒸熟食用。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胃寒者。2.鲢鱼1条,红豆30克,煮熟。用于水肿。
带鱼
【功能】养血补虚,和胃开胃。
主治:血虚营养不良、头发黄或产后失乳;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恶心,疲倦等。
归经味:甘、温。入胃经。
用法:清蒸或油炸熟食。
注意:带鱼在古代被称为毛发之物,过敏体质的人要慎重食用。
虾米
虾味甘、咸、温;
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的功效。
相关人群
一般人都能吃。
1.中老年人、孕妇、心血管疾病患者、肾虚阳痿、男性不育、腰脚无力者尤其适合食用;
2.慢性病患者、上火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复发性过敏性皮炎老年人、皮肤疥疮者不宜食用。
胖头鱼
功效:
肥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肥鱼含有丰富的磷脂和垂体后叶素,可以提高记忆力。尤其是它的头部脑髓很高。经常食用可以暖胃、祛头晕、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经常吃一些胖乎乎的鱼也能滋润皮肤。肥鱼肉还有疏肝解郁、健脾益肺、补虚祛年寒、益筋骨的作用。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排尿困难、身体虚弱的人可以用它进行食疗。
适合人群:一般人都能吃。
适用量:每次100g。
狗肉
狗肉味甘、温、咸,归脾、胃、肾经;
狗肉有温补脾胃、补肾壮阳、强身养血的功效。
狗肉温肾壮阳,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冷痛、小便长、尿频、水肿、耳聋、阳痿等症;温养脾胃用于脾胃阳虚引起的腹胀、腹冷痛等症。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看到上面的食物,可以优先考虑多吃,这样可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女性羡慕不已。
白露后天气转凉 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要点?
今天(7日)迎来白露节气。白露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与刚刚过去的处暑相比
白露后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
寒意渐生
这个节气需要注意什么呢?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增大,气温变化频繁,这个时候,应特别关注腹部与足部的保暖。腹部受凉易引发肠胃不适,选择透气保暖的鞋袜,则有助于维持身体整体的温热平衡。
夜间睡眠时,需要盖好被褥,避免受凉;
建议采用分层穿搭方式,以便根据时段和体感及时调整衣物。
中国中医科学院
0评论2025-09-075
秋季养肺正当时(中医养生)
秋天已至,日常养生应从“养心”逐渐变为“养肺”。中医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外合皮毛,主呼吸,与空气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所以,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 秋季是进补肺脏的最佳时机,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食疗养肺,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
0评论2025-09-058
晒背OR艾灸 跟风养生先辨体质
“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等网红养生法热度飙升。这些方法看似好处多多且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哪种养生方法,操作前都需先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和穴位指导,避免盲目跟风养生变伤身。
养生养出一身伤
67岁的张女士也想尝试晒背改善关节不适,在午饭后背对太阳暴晒两个多小时,逐渐感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当天下午她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医生询问后发现,张女士有高血压病
0评论2025-08-2517
防蚊虫,中医有妙招(中医养生)
俗话说:“最毒不过秋蚊子。”蚊媒传染病是指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疟疾等,会引起高热、身体酸痛等症状。中医将蚊媒传染病归为湿温范畴。夏末初秋,防蚊不可忽视。 香囊驱蚊。陆游有诗曰:“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艾草可熏烟驱蚊,是制作香囊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取艾叶10克、藿香10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共研粗面,取适量装入无
0评论2025-08-2217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中医养生)
立秋之后,阳气始收余湿尚存,天地间暑湿未退,燥气初萌,人体易受湿邪困脾、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秋天养生,需要做好“三防”。 一是防燥。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人体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复发或逐渐加重。中医认为,“燥则润之”。预防和治疗秋燥多用“润”法,保护人体津液不丧失。可适当吃一些有养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二是防散。
0评论2025-08-1825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季常见谣言勿轻信
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秋)有关情况。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指出,立秋之后的养生关键在于主动去适应这种热凉交替,昼夜温差显著的过渡性气候。建议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老人、儿童以及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早晚做好头颈部以及腹部的保暖。
王乐称,立秋并不代表酷暑的结束,同时还会经历一个特殊的节气,就是“秋老虎”这样一
0评论2025-08-0721
国家卫健委提醒:警惕 “万能养生秘笈” 这些健康谣言别轻信
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秋)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健康方面的谣言花样繁多,掌握识别谣言的技巧非常重要。”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杨金瑞在会上介绍了一个识别技巧——“警惕万能养生秘笈”。
他说,有的谣言擅于制造一些无中生有的养生神话,推荐某种神奇的食物或者特定的养生法,比如说“某某食物包治百病”“一辈子都不用
0评论2025-08-0624
贴敷三伏贴有讲究(中医养生)
贴敷三伏贴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手段。今年三伏贴时间是7月20日到8月18日,其中初伏从7月20日到29日,中伏为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是8月9日到18日。贴敷三伏贴最佳时间窗口为每伏的前3天内任选一天,由于时间弹性较大,最好每一个伏贴时间间隔10天。一般成人贴敷6—8小时,儿童2小时左右,以皮肤感觉耐受为度。贴敷前,一定要因人辨证开穴,再制贴贴敷。适合三伏贴的病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
0评论2025-07-2525
听音乐养生,功效几何?(健康驿站)
“快来给你五脏六腑上网课啦!”最近,这类打着“五音养五脏”标签的养生视频在网络上悄然走红。它们宣称,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分别对应人体五脏,听特定音调的音乐能调理相应的脏腑。
听音乐就能养生是真的吗?“五音养五脏”的说法靠谱吗?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中医经典安宁疗护中心负责人韩丹阳医生。
乐药同源,音养五脏
“听音乐养生来源于中医五音疗法,是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五脏,通
0评论2025-0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