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怎么养生才是好的 详解不同人群的养生保健妙招

2022-10-30 03:3815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保健。人们早就知道如何养生,养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健呢?

1、叩齿

牙齿轻敲或空牙咬,可预防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这种方法还可以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满,防止脸颊下垂。

2、吞津

闭上嘴几次,然后咽下口水。人的唾液在不与空气接触的情况下被氧化,没有气味,但有甜味。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和营养物质,经常吞咽唾液有助于消化。

3、转颈、耸肩

颈部有脊柱和许多通向头部的重要血管。经常转动脖子,耸耸肩膀,有助于肌肉自由活动,老年时患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4、干擦

用手掌或干毛巾擦拭面部数次,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擦拭手臂等裸露部位,有助于皮肤循环,滋润皮肤。

5、拍肩

左手自然拍右肩,右手交替拍左肩,或者手掌自然交替拍腿。

6、转腰

右手弯向左脚趾,起身,左手换右脚趾,轮流几次。

7、握拳

双手紧握,放松,重复几次,站直或以坐姿。

8、踩脚尖

右脚踩左脚趾,左脚踩右脚趾,交替几次。

9、梳头

各种梳子或手指都可以。一天梳理几十到几百次。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和听力也很有帮助。

10、鸣鼓

用手掌紧紧按住耳朵几秒钟,然后迅速分离。这种方法可以震动耳膜,减缓耳窝的退化。有空可以经常按摩耳朵,无论揉、挑、打,都能立刻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弱的人经常按摩耳朵,也能预防感冒。

11、揉眼

找到手部柔软的部位,在眼睛和眼窝周围摩擦,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提高视力,提神醒脑,也有美容作用。

12、捏鼻

经常用食指摩擦鼻子两侧的项英点或在鼻子上摩擦,可以促进嗅觉,减少鼻腔过敏或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下面的“多”和“少”只是让你的养生更简单。你不妨把它们写下来,让你每天都活得更健康。

关于零食

多果少糖

过多的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多吃水果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还可以防癌抗癌。

多茶少烟

茶对人体有许多好处,如解渴、消除疲劳、清肝明目、防癌、抗衰老、延年益寿等。吸烟可使各种组织器官发生生理生化变化,血氧含量降低,血压升高,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各种疾病。

多水少酒

经常喝凉开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提高免疫功能。习惯喝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氧酶活性增加,肌肉组织中乳酸堆积减少,不易感到疲劳。老人每天早上喝一杯凉开水,能产生神奇的长寿效果。大量饮酒会损伤胃肠粘膜,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和肝损伤,诱发心脏病和中风。饮酒后怀孕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智力低下。

关于饮食

多菜少肉

吃太多肉会导致血脂和血粘度升高,超重等。蔬菜不仅好吃,还能软化血管,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清热解毒,抗衰老。

多嚼少食

咀嚼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还可以大大降低人的患病率,有利于身体健康。增加食指少的用餐次数,减少每次进食量,可以减轻肠胃负担。

关于口味

多醋少盐

盐摄入过多的人

关于情绪

担心和担忧改变不了什么,还会影响人体调节系统的平衡。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容易生病。通常情况下,每天睡眠8小时为宜。

多笑少怒

多眠少愁

适当减少衣服,使身体逐渐适应环境,可以增强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提高预防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洗澡可以适当按摩皮肤,畅通血脉,缓解疲劳,提神醒脑。

关于生活习惯

多浴少衣

一个人的健康首先取决于自我保健,而不仅仅是医生的处方。不仅要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养成乐观开朗的健康人生观。

关于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调节人体平衡,增强免疫力。懒惰容易造成智力低下,身体素质下降,精神疾病。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防寒润燥 适量进补(中医养生)
霜降过后,凉燥交织,养生需兼顾防寒与润燥,遵循“温和适度”的原则。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此时进补更易吸收。可适量摄入羊肉、牛肉、鸭肉、板栗等温和平补食物,增强体质。“补霜降”重在细水长流,要避免大寒大热,可以用羊肉搭配当归、生姜煮汤,既能温补又不燥热。若出现口干、便秘,便是补益过度的信号。  此时还可多食用百合、银耳、梨、蜂蜜、核桃等,缓解鼻咽干燥、皮肤皲裂。忌过量食用寒凉食物,如冷

0评论2025-10-3114

中医这样应对秋乏(中医养生)
入秋后,人体容易出现秋乏。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则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口干、咽干,因为人体在夏季损耗的阴津未恢复,阴津阳气皆不足,故易出现疲乏。该如何缓解秋乏?  饮食调理。气虚型秋乏表现为乏力、气短、出虚汗、越困越睡不着觉,推荐食用黄芪、黄精、西洋参以及山药等补气食物。痰湿型秋乏表现为皮肤偏油腻、腹型肥胖、大便不清爽、下午困倦,推荐食用枇杷、萝卜、陈皮、茯苓等健脾化湿的食材或

0评论2025-10-1720

疗愈经济崛起 杭州年轻人为何也开始养生?
中新网杭州10月7日电(林波)当“Z世代”在百年药堂里挑战“五行养生”,手捧一杯“养生熟水”代替咖啡因,或是亲手制作一枚古法香牌时,一种根植于东方智慧的新型消费图景正在浙江杭州悄然展开。这背后,是“疗愈经济”的蓬勃兴起。而杭州,正以其独特的宋代潮流养生生活文化密码,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打造多元新玩法。何为疗愈经济?简而言之,这是一种以舒缓情绪、改善身心为核心的新型消费业态。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

0评论2025-10-0810

白露后天气转凉 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要点?
今天(7日)迎来白露节气。白露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与刚刚过去的处暑相比 白露后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 寒意渐生 这个节气需要注意什么呢?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增大,气温变化频繁,这个时候,应特别关注腹部与足部的保暖。腹部受凉易引发肠胃不适,选择透气保暖的鞋袜,则有助于维持身体整体的温热平衡。 夜间睡眠时,需要盖好被褥,避免受凉; 建议采用分层穿搭方式,以便根据时段和体感及时调整衣物。 中国中医科学院

0评论2025-09-0733

秋季养肺正当时(中医养生)
秋天已至,日常养生应从“养心”逐渐变为“养肺”。中医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外合皮毛,主呼吸,与空气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所以,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  秋季是进补肺脏的最佳时机,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食疗养肺,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

0评论2025-09-0533

晒背OR艾灸 跟风养生先辨体质
“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等网红养生法热度飙升。这些方法看似好处多多且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哪种养生方法,操作前都需先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和穴位指导,避免盲目跟风养生变伤身。 养生养出一身伤 67岁的张女士也想尝试晒背改善关节不适,在午饭后背对太阳暴晒两个多小时,逐渐感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当天下午她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医生询问后发现,张女士有高血压病

0评论2025-08-2524

防蚊虫,中医有妙招(中医养生)
俗话说:“最毒不过秋蚊子。”蚊媒传染病是指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疟疾等,会引起高热、身体酸痛等症状。中医将蚊媒传染病归为湿温范畴。夏末初秋,防蚊不可忽视。  香囊驱蚊。陆游有诗曰:“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艾草可熏烟驱蚊,是制作香囊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取艾叶10克、藿香10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共研粗面,取适量装入无

0评论2025-08-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