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辅助治疗是饮食和运动的治疗。那么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专家指出,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遵循以下五个治疗原则。
糖尿病患者治疗需要五个阶段
一要早期治疗
也就是越早治疗越及时越好。首先要争取糖尿病的早期发现。
二要长期治疗
因为糖尿病不仅仅是一种慢性病,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发现晚,治疗不当,可以说是终身治愈。其实糖尿病是一种可控的疾病,但是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即使你的血糖、尿糖、血脂、血压等。全部达到正常值,不要轻易停药。可以减少维持剂量,并注意定期复查以便随时调整用药。千万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好了就完全放弃治疗。
三要系统治疗
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不是单一的诊疗就能做到的。所以首先选择正规医院,在糖尿病专家的指导下系统治疗至少三个月,然后评估治疗效果;
四要个体化治疗
因为每个糖尿病患者在病因、病理、病程、病情、发病部位,尤其是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的病理生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一定不能照搬别人的治疗方案,而是要在糖尿病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五要综合治疗
它是通过糖尿病的科普教育,在掌握一定的糖尿病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饮食调整、运动、药物、自我监测等治疗手段,控制自己的糖尿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忌甜食,少吃水果,限制主食,少食多餐,远离肉类和蔬菜,戒酒,忌盐。做一些低强度、长时间的活动,最好的时间是饭后一小时开始。运动强度要把自己的心率控制在170减去年龄的数值以下。使用胰岛素时,应毫不犹豫地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并努力达到相关监测项目。想知道治疗是否达标,要经常检查24小时尿糖含量、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才能知道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情况。有条件的话最好做个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以便了解血糖的波动情况。此外,还要注意血脂、血压、肝肾功能等指标。
接触“永久化学品”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一项由美国西奈山医院主导的新研究发现,接触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俗称“永久化学品”),可能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关成果7月21日发表在《柳叶刀》旗下《eBioMedicine》期刊上。
研究团队利用“BioMe”这一大型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开展了嵌套病例对照研究。该数据库收录了2007年以来在纽约西奈山医院就诊的7万多名患者的健康记录。研究筛选出180名近期确
0评论2025-07-2434
糖尿病精准分型新模型问世
7月10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该院教授周智广、肖扬团队,联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糖尿病分型诊断的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评分模型(C-GRS),为糖尿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工具。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糖尿病学》。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水平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发,患者体内胰岛素绝
0评论2025-07-1548
国家卫健委: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乔业琼)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通知》。
空肠回肠吻合术是将空肠与回肠进行吻合的一种手术,主要用于肠道梗阻、肿瘤切除后重建或先天畸形修复等,通过吻合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通知指出,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空肠回肠吻合术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缺乏基础理论支撑和高质量循证
0评论2025-07-1331
做“足”功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79岁糖尿病患者人数到2030年预计将突破1.64亿人。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攀升,糖尿病足这一严重并发症的患病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临床统计表明,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1年新发率达8.1%,总截肢率
0评论2025-06-2440
植物甾醇能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3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最新研究发现,富含植物甾醇的饮食或是预防心脏病与Ⅱ型糖尿病的关键。
植物甾醇是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脂类分子,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最新研究表明,日常饮食中植物甾醇摄入量较高的人群,患心脏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降低9%和8%。此外,这类人群的胰岛素调节能力更强,炎症标志物水平更低,肠道菌群构成也更有利于代谢健康。
此前研究多聚焦于高剂量植物甾醇
0评论2025-06-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