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手语喜姐”:帮他们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2022-10-09 09:04490

“手语Xi姐姐”是张喜红的网名。2008年,她来到位于长沙市开滦区的湖南蔡程职业培训学校工作。因为长期接触听障人士,她慢慢开始自学手语。从手语的门外汉到手语翻译的领军人物,她努力了12年。

“只要有事就会。

与我联系”

“我们职业学校主要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学校会经常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我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人可以用手语顺畅地交流。”张喜红说,她心里有学手语的想法,周围的人都鼓励她勇敢去学。“湖南省聋人协会会长知道后,专门找了我们国家多期的手语教材,免费送给我。”

2010年学习后,张喜红掌握了一定的手语技能,并尽可能多地参加听障人群中的活动,试图随时帮助翻译和调整姿势。

张喜红发现,手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系统,课本不是万能的。做手语翻译的时候,不能生硬直译,需要灵活掌握。

如果要用手语告诉听障人士“不要丢票”,直接按照汉语语序翻译,就会变成“票”、“不要”、“丢”这几个字,听障人士可能会解读为“票不要了,可以丢了”、“这样翻译的话,意思就满了。我翻译的时候跟他们说‘存票’,这样就不会有歧义了。”

随着公益活动越来越频繁,2017年左右,张喜红的手语逐渐被聋人认可。有人知道她能听懂聋人的手语,一旦她需要帮助,就会想办法联系她。

“听障人士喜欢视觉视频,所以只要他们有事,就会和我视频连线。”张喜红介绍,她已经逐渐成为身边听障人士的知心姐姐。

常见问题

手语视频

“今年3月,网友阿强起床后头晕呕吐,明显有病。”张喜红回忆了她事后了解到的情况。阿强去医院后,她打开了视频,请她帮助与医生沟通。“当时我赶紧给医生描述了他的症状,医生赶紧给他办理了住院手续。”

还有一次,安装工小李在工作中不慎从二楼坠落,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因为伤者是听障,和医生老板沟通不畅。后来小李找到了张喜红的微信,让她帮忙了解医嘱中的事项。得到帮助后,小李配合治疗。

张喜红发现,手语翻译最常用的场景是医院、社区、银行、公安、法院等。

张喜红参与手语翻译的次数比较多,所以选择了一些听障朋友的常见问题,比如去医院看病如何沟通,如何应对电信诈骗等。并将其制作成视频供其他听障人士学习。

由于接收到的信息有限,有些听障人士能识别汉字,但不一定能理解每一个常用字的意思。在张喜红的微信聊天记录上,有很多“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的求助信息。她有近8000个微信好友,其中近一半是全国各地的听障人士。

“前几天,一个听障人士卷入了一场法院诉讼,法官给他发了一个判决书,告诉他处于调解阶段。”张喜红说,这句话其实普通人很容易理解,但这位听障人士不明白“调解”是什么意思,于是转发给张喜红求助。“我会打开视频帮忙解释,告诉他这意味着协商和讨论,意味着在判决前仍有一起协商和谈的可能。”

还有一个听障的朋友。社区工作者需要为他收集信息,但他不懂什么是信息收集。张喜红在视频中解释,直到对方明白。

C

“当时,我们需要在我们的平台上推广手语视频。我发现大熊的手语比较熟练,表情也特别丰富,就想让他帮忙录点视频。他同意了。”张喜红说,很多粉丝都能在视频平台上看到大熊和她多次互动,两人早已成为朋友。“在两个多月的视频录制过程中,他非常认真。只要他觉得不满意,就主动要求再做一次。”

联系视频平台后,大熊成功开始了二次创业。他感谢张锡鸿邀请他在视频录制期间帮忙。

去年,大熊娶了一位聋哑女士,张喜红成了婚礼的手语翻译。因为来参加婚礼祝福的亲朋好友有的是听众(听障人士),有的是听障人士,没有张喜红的手语翻译,可能会变成一场无声的婚礼。

“我每天能收到大约四五个听障人士的求助。”张喜红说,她发布的视频中出现了手语和汉字,其实是方便所有关注听障人士的人学习和参考。

张喜红说,她帮助听障人士是希望他们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文/记者董震杰

统筹/孙慧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