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北京市疫情现有10条独立传播链

2022-10-09 09:041870

打赢疫情防控战

10月8日0时至15时,本市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5例,其中包括3名社会筛查人员。昨天,第405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通报本市疫情信息。自9月29日以来,本市共报告25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涉及8个区。有10个传动链,都是独立的传动链。根据门头沟区通报的隔离点管理情况,近期某隔离点同一栋楼内涉及6例感染者,初步判断为气溶胶传播。要求全市进一步加强风险区域规范化管理和服务保障,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做好解除封控隔离时的人员和环境风险评估。

目前,从国外和北京输入仍是北京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本市提醒返京朋友严格落实“三天两检”和“七天三不”的防疫要求。回京后,他们将进行三天两次检查,七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去人多的地方。

昨日0至15日,新增本地感染病例5例。

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小锋通报了本市疫情情况。10月7日0时至24时,本市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本地感染病例3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2例,社会筛查人员1例(已报告),朝阳区、昌平区、延庆区各1例,均为轻症。10月8日0时至15时,本市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本地感染病例5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2例,社会筛查人员3例,西城区3例,丰台区和房山区各1例,轻度感染4例,无症状感染1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和人员已得到控制和安置。

感染者20:与感染者14是同一家庭成员,现住址与感染者14相同。9月30日,他带着感染者14抵达北京。10月2日,他被隔离在家。10月5日作为密切接触者隔离。10月7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当日确诊为确诊病例,临床分类为轻度。

感染者21、23:通过社会核酸筛查,发现为同一家庭成员,现住西城区展览路街道李新华10号院。9月25日抵达北京,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10月5日解除隔离,10月7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阳性。10月8日确诊感染者21无症状,感染者23确诊为确诊病例。临床分类为轻度。

感染者22:现居房山区长阳镇朱岗子村。10月7日,他作为感染者18的密切接触者被隔离。当天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10月8日确诊为确诊病例,临床分级为轻度。

感染者24:通过社会核酸筛查,发现她现居北京西站北广场,丰台区太平桥街道莫砺锋饭店。9月25日抵达北京,通过闭环转运至21号和23号感染者同一集中隔离点。10月5日解除隔离,10月7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确诊病例于10月8日确诊,临床分级为轻症。

感染者25:现住西城区老鼓楼外大街1号乐途优选酒店。10月3日乘坐CZ6903航班抵达北京后,入住酒店进行健康监测。10月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当天确诊为确诊病例,临床分类为轻度。

刘小锋报告,自9月29日以来,本市共报告25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涉及8个区,其中丰台区朝阳区5例

刘小锋说,当前,本市“外防投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加大,新的社会病例再次警示我们,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对风险人员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的排查管控,进一步加强风险区域、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保障,做好隔离解除时的人员和环境风险评估。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要继续坚持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对外来人员、返京人员和车辆的排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集中人员应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在隔离期间不与其他被隔离人员接触、入住、就餐、提取核酸样本、外出就医、解除隔离时,应佩戴N95或KN95医用防护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卫生间和淋浴排水管要及时补充;积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发生时,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或隐瞒;隔离期间隔离点有阳性病例的,解除隔离后7天内不要聚餐、聚会,不要去人员密集场所。

“三天两检”、“七天三不”返京要落实防疫要求。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9月29日以来的10天里,北京出现了多起输入性疫情,均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输入和北京输入的风险依然存在,首都的防控绝不能有丝毫松懈。从国外和京外输入仍是北京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从当地新报告的病例来看,有助于返京人员自觉遵守各项防疫政策法规,以有效防控疫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实现疫情早发现、早治疗。但部分病例回京后未落实“三天两检”、“七天三不”的防疫要求,增加了疫情社会传播的风险。

“再次提醒回京的朋友,严格执行‘三天两检’和‘七天三不’的防疫要求,回京后贯彻执行。

三天两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主动向社区报告,按规定就医。请市民朋友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各项防疫政策,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7日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旅行或出差,继续严格执行进入公共场所扫码查验等措施。”徐和建说。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赵婷婷 武文娟

  发布

  西城区新增3名感染者

  其中一名为返京高校生

  10月7日16时至10月8日16时,西城区新增3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翟德罡通报西城区疫情防控情况。翟德罡介绍,3例感染者中2例为夫妻关系,现住西城区新华里10号院5号楼,近期由美国探亲回国,入境后隔离期满,于10月5日回到在京居住地。

  感染者1于10月5日到西直门南大街观盐重阳大酒楼就餐,之后返家未外出。10月6日,到马甸桥北裕中西里玉华台饭庄就餐,其间驾车至北三环中路有色金属研究院,后返回餐厅。饭后驾车至西三旗花园雪梨澳乡,随后返家未外出。10月7日,步行至人民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后返家,当日驾车前往昌平区北清路永旺超市,并在超市内麻辣香锅就餐,就餐后驾车前往海淀区安河家园,随后返家未外出。10月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感染者2为感染者1的妻子,在10月7日,步行至展览路医院进行核酸检测,随后返回家中,其他活动轨迹与感染者1相同。10月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感染者3为返京的高校在校生,现暂住西城区旧鼓楼外大街乐途酒店。10月3日乘坐CZ6903航班到达大兴机场,后换乘地铁机场线、19号线、2号线到达鼓楼大街站,出站后步行至酒店,单独居住未外出。10月5日、7日进行核酸检测,5日报告结果为阴性,8日报告结果为阳性,由120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翟德罡介绍,西城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判定风险点位,排查风险人员。对风险点位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对风险点位及感染者所涉及的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对各类风险人员落实医学观察措施。同时,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保障、居家医疗、就医闭环转运等服务工作,重点关注特殊人群需求,全力保障好居民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

  门头沟区一隔离点初判发生气溶胶传播

  昨天的发布会上,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凯通报了隔离点管理相关工作情况。门头沟区负责直航入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用房478间,自8月1日进驻以来,累计接待直航入境人员1656名,处置阳性病例18例。其中9月28日以来共检测病例3例,均为在同一楼进行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的入境人员。

  病例1:隔离房间号为36-1-403,9月30日确诊。病例2:隔离房间号为36-1-402,9月28日至10月1日核酸结果均为阴性,10月3日(隔离第5日)核酸阳性。病例3:隔离房间号为36-1-502,9月28日至10月5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月6日核酸结果阳性。此外,10月8日同楼同单元集中隔离观察解离的人员3人在外区社会面核酸筛查中核酸阳性,隔离房间分别36-1-1902、36-1-2702。

  朱凯表示,上述6例阳性感染者隔离期间,均在36号楼1单元,房间号位数基本为02号,跨层较大,且采样流程为从上层向下采样,病例发病及确诊顺序为自下层往上出现。经专家综合研判,初步研判为气溶胶传播,排除人为因素,主要考虑通风和排水因素造成,具体结论正在调查中。

  为进一步防止社会面疫情传播风险,门头沟区对10月2日至4日曾在36号楼1单元隔离的56名已解离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措施,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对36号楼在隔人员采取转移等各项措施,对风险部位开展全面检查和终末消杀。对隔离点内其他人员进一步加强管理,对公共环境和室内环境开展采样检测,落实各项防疫要求。

  丰台区全域无中高风险地区

  昨天的发布会上,丰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韩新星透露,10月8日丰台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现住丽枫酒店(北京西站北广场店),已转入定点医院。

  该病例曾入住上地清河高铁站亚朵S酒店、丽枫酒店(北京西站北广场店),并曾前往潇湘阁(中关村5号店)、云海肴云南菜(五道口华联店)、南京大牌档(西直门凯德店)、刘记炙子烤肉(虎坊桥店)、姥姥家春饼(西单大悦城)等多家餐馆用餐;活动轨迹涉及出租车、地铁13号线、10号线、4号线、2号线、7号线,并曾前往大栅栏街附近购物。与上述风险点位有同时空交集人员、接到健康宝弹窗提示人员,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居住酒店报告,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丰台区对新增病例第一时间落实就地管控措施。截至昨日发稿时,相关风险点位已完成现场排查,初步判定丰台区密接人员138人。

  韩新星介绍,经市区两级专家研判,自10月8日零时起,新发地市场永辉果蔬货场、精品一区、哈密瓜西瓜交易区由高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目前,丰台区全域无中高风险区,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本组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赵婷婷 武文娟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研究发现一种蛋白与不孕症和癌症有关
科技日报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25日发表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一种STAG3-黏连蛋白能像“DNA组织者”一样,帮助精原干细胞(产生精子的干细胞)建立独特的基因结构。如果缺少这种蛋白,小鼠将无法正常产生精子,从而出现不育。研究还发现,这一蛋白在人体部分免疫细胞和血液癌症中高度活跃,阻断它能减缓癌细胞生长。这一发现为治疗不孕症和某些癌症带来了新

0评论2025-08-273

AI诊疗掀起医院内外变革
8月20日清晨8∶00,在天津市海河医院的门诊大厅,72岁的张大爷对着导诊台的智能终端说:“我最近总胸闷,晚上睡不好,还老咳嗽。”话音刚落,屏幕便弹出信息——推荐就诊科室:心内科;建议检查:心电图、胸部CT。这看似简单的交互背后,实则是依托AI原生医院天河方案构建的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协同”的AI诊疗场景。 AI原生医院天河方案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和智临天河科技有

0评论2025-08-272

“两新”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光明时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近日介绍,设备更新带动下,7月份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7月份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品分别增长45.3%、8.1%。 实践表明,“两新”政策正在多层面推动产业升级、消费扩容和经济循环的优化,政策红利正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0评论2025-08-272

数字经济如何提振消费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力支持提振消费。近年来,伴随着数据要素、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全面渗透到消费的各领域各环节,不仅有助于创造更多消费场景,还能显著提升供需匹配效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成为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动力。 先看数字经济是如何影响消费的。从扩

0评论2025-08-272

岗前培训期间受伤,能否算工伤?(新闻看法)
许多用人单位在聘用新员工时会进行岗前培训。新员工接受岗前培训期间,劳动关系是否建立?员工在岗前培训期间受伤,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近日,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者在岗前培训期间受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2023年5月,唐某应聘某餐饮店服务员岗位,双方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3年5月30日,餐饮店带我查看了培训场地。2023年6月1日,我根据安排参加岗前培训,在培训场地不慎摔伤了腿

0评论2025-08-272

告别开学焦虑,需要身心“软着陆”
暑假余额不足,不少家庭正经历着相似的场景:孩子情绪低落、易怒、食欲不振,甚至深夜难眠。假期生活规律被打乱带来的体重增加、近视加深,更成为压在孩子心上的又一根稻草。从自由散漫的假期模式切换到规律紧张的学习状态,这道每年两度的“坎”,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适应能力,更是家庭的教育智慧和学校的育人理念。 针对这种情况,有专家指出:持续一周以上的负面情绪和异常行为,可能是心理健康发出的预警信号。这绝非简单的“

0评论2025-08-273

适老家具和儿童保育用品新标准分别发布
本报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林丽鹂)近日,“一老一小”领域两项新标准发布。“一老”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适老家具 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生理心理特点,从适老家具的外观材料、智能化、功能配置维度方面提出细化设计要求。标准明确,适老家具外观材料设计时应考量潜在的风险。产品主色调宜选择浅米色等柔和的中性色,辅助色宜选择浅黄色

0评论2025-08-274

如何科学应对常见皮肤问题(服务窗)
脸上反复泛红、痘痘此起彼伏……你是否也曾因为这些皮肤问题感到焦虑?皮肤状态往往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类皮肤问题发生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缺乏科学依据的护肤言论,加剧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认知混乱。正确识别皮肤问题、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是守护皮肤健康的重要一环。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戚东卫说,临床上常遇到

0评论2025-08-272

养老院里来了机器人助理
伴着舒缓乐声,一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正陪伴老人缓缓起势,打起了太极拳。只见它流畅自如地复现出“云手”“揽雀尾”等经典太极招式,依靠绳驱传动的手臂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柔和优美的弧线,同时还能精准调节步法,实现灵活位移……这是记者日前在深圳市养老护理院里看到的一幕。 当日,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与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技术与场景协同,聚焦AI养老机器人研发、多模态数据训练及智慧照护系统落地

0评论2025-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