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胃部灼热感。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善。

1.上腹部疼痛: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发胃黏膜炎症,导致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尤其在空腹或进食后加重。治疗上可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等抗生素进行三联疗法,同时服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
2.恶心和呕吐:胃黏膜炎症刺激胃部神经,引发恶心和呕吐症状。治疗时可使用多潘立酮等止吐药物,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3.食欲不振:胃炎导致胃部不适,影响食欲。治疗上可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保护胃黏膜,促进食欲恢复。饮食上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4.胃部灼热感: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胃酸分泌,引发胃部灼热感。治疗上可使用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灼热感。同时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感染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需及时治疗,采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结合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善,有效缓解症状,防止病情加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警惕冰箱里的食物变“炸弹”
近期随着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人们愈加频繁地使用冰箱。不过,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并非所有食物进了冰箱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一些食物在冰箱中可能变身“隐形炸弹”。
“一开冰箱门,百香果‘嘭’一声炸了我一脸!”“冻了一夜的可乐,拿出来直接炸成两半”……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冰箱前的惊魂一刻。从百香果汁、柠檬水到杨梅汁、杨枝甘露,甚至可乐、啤酒,都可能变身“炸弹”。
那么,这些常见食物为何
0评论2025-08-283
年轻人心理健康“充电”只需三招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前一天晚上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整个人神清气爽,连心情都很“明媚”?或者,虽然昨晚没睡好,但今天吃到一个“来报恩的”的西瓜,或者去公园快走了一圈,心情竟也悄悄亮了起来?现在,科学告诉我们:这些日常的小选择,真的会改变你的内心世界。
一项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新研究,揭示了年轻人如何通过简单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充电”——不是手机,而是心理能量。这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研究,
0评论2025-08-282
特定神经元有助大脑微调血糖水平
在禁食或低血糖等压力情况下,脑部能调控葡萄糖释放,但这种调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却鲜少被关注。据最新一期《分子代谢》杂志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丘脑的一类特定神经元能帮助大脑在日常情况下维持血糖水平。
过去50年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一些神经元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VMH),该脑区负责控制饥饿、恐惧、体温调节及性活动。
此次,研究团队关注
0评论2025-08-282
碘伏能消毒还能护肤?
【流言鉴定科】
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用碘伏去头屑、除黑头、嫩肤的帖子点击量颇高。这个看似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靠谱吗?
“用碘伏洗头三天,头屑全消失”“用碘伏泡手能让皮肤变嫩”“用碘伏擦黑头,一周就可让毛孔隐形”……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诸如此类的碘伏护肤帖子点击量颇高。这个看似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靠谱吗?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您一探究竟。
仅有杀菌作用
网上这些碘伏“妙用”的理论
0评论2025-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