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怎样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这些预防措施需要你了解

2025-04-12 19:01300bh

颈椎病预防需从纠正姿势、加强锻炼和调整生活习惯入手,核心措施包括保持正确坐姿、颈部肌肉锻炼和避免长时间低头。

1.保持正确姿势

长期低头或颈部前倾是颈椎病的主要诱因。使用电脑时,屏幕应与眼睛平齐,键盘和鼠标高度适中,避免耸肩。坐姿保持背部挺直,腰部有支撑,避免驼背。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过高或过低,仰卧时枕头支撑颈部,侧卧时枕头与肩同高。

2.加强颈部肌肉锻炼

颈部肌肉力量不足会增加颈椎负担。推荐进行颈部伸展运动,如缓慢左右转头、上下点头,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10次。游泳、羽毛球等运动能增强肩颈肌肉协调性。瑜伽中的猫牛式、婴儿式可放松颈部紧张肌肉。

3.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

持续低头使用手机、伏案工作超过1小时需起身活动。设置定时提醒,每30分钟做一次颈部放松动作。办公时可使用支架将手机或平板抬高至视线水平,减少低头频率。长途旅行时佩戴颈枕,避免车辆颠簸造成颈椎损伤。

4.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

钙和维生素D缺乏可能加速颈椎退化,日常可摄入牛奶、豆制品、深海鱼。避免长期单肩背包,减轻颈部一侧压力。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冷风刺激易导致肌肉痉挛。吸烟会减少椎间盘血液供应,戒烟有助于延缓颈椎退变。

颈椎病预防需长期坚持,结合姿势管理、适度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若已出现手麻、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椎动脉或神经根受压情况。早期干预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维持颈椎健康需从日常细节做起。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睡不够、吃多了”,咋办?专家教你这样“丝滑切换”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记者龚雯)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举家外出旅游,在目不暇接的美景和琳琅满目的美食中,不知不觉陷入了“睡不够、吃多了”的状态。随着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将回归上班、上学,疲劳的身体和焦虑的心情该怎么调节?临床专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帮助大家“丝滑切换”假期与工作、上学模式。上海市民潘先生说,为了旅游错峰全家选择10月3日出门,结果就是“一顿不落”:从前两天的家宴,到后几天的

0评论2025-10-097

为澳门医疗事业带来新动能
白内障日间手术“开刀”、核医学检查“上岗”、体重管理“出手”,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协和澳门医学中心”)正式开业一年来,专科门诊扩展至40个,服务人数较开业之初增加4倍,累计服务患者近2万人次。  “医疗卫生是重要的民生事项,协和澳门医学中心为澳门医疗事业带来新的动能。”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表示,相信在澳门和北京协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医学中

0评论2025-10-098

我们可以靠机器人养老吗(新生活新体验)
未来,我们可以靠机器人养老吗?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很快会有答案。  清晨,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养老社区,机器人自动唤醒后迅速“上岗”,除了“全天候”陪伴,它还提供安全监护服务,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发出警报;在辽宁沈阳,曾罹患脑梗的张大爷在下肢外骨骼训练器的助力下练习行走……  近年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逐步向养老领域拓展。2025年2月,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

0评论2025-10-099

沈阳24家三级公立医院试点免陪照护
本报沈阳10月8日电 (记者刘洪超)记者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辽宁省沈阳市24家三级公立医院日前启动免陪照护试点服务,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  在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及辽宁省要求基础上,沈阳市结合本地实际,自主扩大免陪照护试点范围,首批试点病区选定在老年医学科、骨科等照护需求较高的科室,由护士或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助餐、助洁等规范化生活照护。为确保免陪照护服务质量,辽宁省要求各试点医院建

0评论2025-10-099

如何替行动不便老人用医保开药?国家医保局解答
家里的老人出行不方便,子女如何替他们用医保开药?医保里的钱可以给家里老人使用吗?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解答。根据解答,在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下,子女可以代其购药。如使用电子医保码,可通过“亲情账户”绑定老人的医保码,在办理挂号时出示老人的医保码即可。如使用实体卡,则要携带老人的社保卡,使用老人的名义挂号,并携带本人的身份证、社保卡等身份证明材料。目前,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可以通过家庭共济的方式给

0评论2025-10-099

吸引海外游客,从译好“麻婆豆腐”开始
试想一个场景:入境游的海外游客,想在上海的街区体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他们需要怎样“入门”?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入境旅游示范街区建设规约》发布。这份“指南”细化到标识如何清晰、翻译怎样规范等。  “从数据看,越来越多年轻的海外游客正选择以散客方式入境。”在一家从事入境游业务的企业,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趋势下,游客对语言方面的服务有了新期待。比如,对一些美食的翻译,不少外国游客反映“看不懂”。“

0评论2025-10-0910

长假后,如何调整饮食(服务窗)
国庆、中秋假期,不少人品尝各种美食,肠胃“超载”。节后如何调整饮食,给胃肠“减负”?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陈静。  规律进食,三餐定时定量。调整生物钟,坚持吃早餐,尽量不吃宵夜,每餐八分饱。改变餐后立即吃水果、零食的习惯,可以在10时、15时吃少许坚果、低糖分的水果、酸奶,这样既能减少每顿进食的负荷,又能满足人体的多样化需求。  均衡搭配,保证膳食平衡。膳食

0评论2025-10-099

“大家健健康康,我就更有干劲!”(民生一线)
国庆、中秋假期,许多医生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守护人民健康。他们中有“战斗不停”的急诊科大夫,有入户服务的社区医生,也有扎根偏远地区的乡村医生。  急诊科一天接待挂号患者近400人  作为假期值班天数最多的副主任医师,张方杰见证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不曾停歇的“战斗”。  “假期床位周转特别快,基本没有空床。其中有一天,急诊科接待的挂号患者接近400人。”张方杰指着满负荷运转的抢救区说。他负责的抢

0评论2025-10-099

致敬付出 关爱医者(编辑手记)
急诊室里“生死一线”的救治、床前贴心细致的叮嘱、山间暖心主动的扶助……国庆、中秋假期,很多医务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服务患者。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这与广大医务工作者用心用情、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密不可分。  我们致敬付出,也应该体恤他们的不易,并呼吁全社会关心和爱护他们。合理调整工作安排,保障休息时间;创造更多交流平台和培训机

0评论2025-1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