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血管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和内脏损伤,需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和保护器官功能。早期识别症状并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1.皮肤症状
典型表现为下肢对称性紫癜,按压不褪色,可能伴随瘙痒或疼痛。严重者出现皮肤溃疡或坏死。日常需避免抓挠,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局部可涂抹激素类药膏如卤米松乳膏,合并感染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
2.关节肌肉表现
约75%患者出现膝关节、踝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持续时间通常小于1小时。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关节处可冷敷缓解肿胀。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
3.内脏损害
肾脏受累最常见,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需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黑便,严重时发生肠穿孔。肺部病变可能引发咳血,需立即进行CT检查。针对内脏损害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或霉酚酸酯口服。
4.系统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是基础用药,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5-1mg/kg/天,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难治性病例需联合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所有患者都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5.生活管理要点
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冬季注意肢体保暖。饮食选择高蛋白、低盐食物,限制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度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跑跳。吸烟患者必须戒烟,尼古丁会加重血管收缩。
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复发。出现新发紫癜、持续发热或血尿加重时及时复诊。长期随访建议每3-6个月评估一次血管超声和脏器功能,育龄期女性用药前需做好避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