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可能由感染或疫苗接种引发,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免疫疗法和支持性护理。

1.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病因与机制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通常由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发。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导致炎症和神经功能损伤。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环境因素如感染、毒素暴露也可能诱发疾病。
2. 诊断与治疗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如甲泼尼龙)抑制炎症反应,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调节免疫系统,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于难治性病例。
- 免疫疗法: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疗法可清除异常抗体。
- 支持性护理:康复训练帮助恢复神经功能,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
3. 预后与康复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少数患者可能遗留神经功能障碍,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定期随访和健康管理有助于预防复发。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虽然罕见,但通过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预后。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生建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促进康复并预防复发。
警惕冰箱里的食物变“炸弹”
近期随着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人们愈加频繁地使用冰箱。不过,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并非所有食物进了冰箱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一些食物在冰箱中可能变身“隐形炸弹”。
“一开冰箱门,百香果‘嘭’一声炸了我一脸!”“冻了一夜的可乐,拿出来直接炸成两半”……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冰箱前的惊魂一刻。从百香果汁、柠檬水到杨梅汁、杨枝甘露,甚至可乐、啤酒,都可能变身“炸弹”。
那么,这些常见食物为何
0评论2025-08-283
年轻人心理健康“充电”只需三招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前一天晚上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整个人神清气爽,连心情都很“明媚”?或者,虽然昨晚没睡好,但今天吃到一个“来报恩的”的西瓜,或者去公园快走了一圈,心情竟也悄悄亮了起来?现在,科学告诉我们:这些日常的小选择,真的会改变你的内心世界。
一项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新研究,揭示了年轻人如何通过简单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充电”——不是手机,而是心理能量。这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研究,
0评论2025-08-282
特定神经元有助大脑微调血糖水平
在禁食或低血糖等压力情况下,脑部能调控葡萄糖释放,但这种调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却鲜少被关注。据最新一期《分子代谢》杂志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丘脑的一类特定神经元能帮助大脑在日常情况下维持血糖水平。
过去50年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一些神经元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VMH),该脑区负责控制饥饿、恐惧、体温调节及性活动。
此次,研究团队关注
0评论2025-08-282
碘伏能消毒还能护肤?
【流言鉴定科】
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用碘伏去头屑、除黑头、嫩肤的帖子点击量颇高。这个看似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靠谱吗?
“用碘伏洗头三天,头屑全消失”“用碘伏泡手能让皮肤变嫩”“用碘伏擦黑头,一周就可让毛孔隐形”……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诸如此类的碘伏护肤帖子点击量颇高。这个看似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靠谱吗?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您一探究竟。
仅有杀菌作用
网上这些碘伏“妙用”的理论
0评论2025-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