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5-05-01 21:02630bh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血液或尸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间接传播。预防需严格隔离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及环境消毒。

1. 直接接触传播

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呕吐物、粪便、唾液、汗液、精液等体液。医护人员和家属在照顾患者时若未穿戴防护装备,极易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接触感染。2014年西非疫情中,约60%的医护人员感染源于防护不足。

2. 接触污染物传播

病毒能在体外存活数小时至数天,接触被污染的针头、床单、衣物等物品可能导致感染。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调查显示,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造成过群体感染事件。对患者居住环境需用0.5%次氯酸钠溶液彻底消毒。

3. 接触野生动物

果蝠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处理或食用感染的黑猩猩、猴子等动物可能引发传播。几内亚2013年疫情源头与接触蝙蝠有关。建议在疫区避免狩猎、屠宰野生动物,肉类需彻底煮熟。

4. 性传播风险

康复者精液中病毒可存活长达3个月,刚果曾有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病例记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康复男性在康复后90天内使用避孕套。

5. 特殊传播途径

孕妇可能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哺乳期妇女乳汁中曾检出病毒。埃博拉治疗单位需对孕产妇采取额外防护措施。

预防需多管齐下:使用N95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接触患者;对污染物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疫区居民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出现发热、出血症状者需立即隔离检测,早期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可提高生存率。严格阻断传播链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哈密瓜缘何四季甜(现场评论)
让技术更先进、机制更灵活,推动更多好种子破土而出、拔节孕穗,定能更好把握丰收的主动权,托举“舌尖上的幸福”    “哈密瓜,一年都能吃!”从一季尝鲜到365天供应,去年在新疆哈密举办的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嘉宾提出的愿景,如今已成现实。“哈密瓜自由”,彰显了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创新之快,快在选育。过去测试新品种,科研人员追着节气、土壤、气候跑,到新疆、云南、海南挨个试,三年五载育一“

0评论2025-11-071

碱性水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进入倒计时,饮用水的销售大战愈演愈烈。此前因“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等说法走红的碱性水,销量再次走高。那么,长期喝这种水真能达到商家宣传的保健效果吗? 健康功能缺乏科学依据支撑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沈立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在售的碱性水主要分三类,分别是人工添加小苏打粉调配的人工苏打水、通过电解工艺制作的弱碱性水以及天然弱碱性水,pH值在7.0至9

0评论2025-1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