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

2025-05-28 10:0070people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3年来,从试点城市扩围至全国,开户规模持续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总体运行平稳,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提供了更好保障。

制度持续优化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正式出炉。

经过先行试点,2024年12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广至全国,并从优化产品供给、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推出诸多具体措施。

“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三周年是里程碑亦是新起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居民对养老生活有更高追求。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核心补充,有关政策效能将持续释放,发展潜力巨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参照国际成熟经验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已有7279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在受访专家看来,尽管开户人数不断增长,制度推行中出现的“开户热、缴存冷”等问题依然有待进一步解决,人均缴费金额仍有很大提高空间。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一个万亿元级的市场雏形已经显现。面对缴存意愿低、产品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应继续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加速推动个人养老金实现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的跨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普惠目标。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时间不长,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的期限较长,国内一些投资者对此还比较陌生,仍需要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董希淼说。

投资效能提升

3年来,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以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为基础,商业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及基金公司等机构,在产品供给和渠道拓展等领域均取得良好进展。

产品种类不断扩容。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0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019款,包括储蓄类产品466款、基金类产品292款、保险类产品228款、理财类产品33款。

“个人养老金制度让金融机构拥有了更多服务个人客户的方式,也为金融机构在资产端开展长期资产配置提供了新机遇。”娄飞鹏认为,金融机构应充分考虑居民积累养老资产的需要,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的居民设计有针对性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更好满足长期投资需求。

“在个人养老金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金融机构需要创新产品矩阵,提升投资效能。”董希淼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已经有存款、基金、保险、理财、国债等五大类,但总体而言,每个大类下面的具体产品相对偏少,需要继续丰富产品目录。

如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适合的可投产品选择?田利辉认为有4条创新路径。一是差异化供给,针对不同风险偏好设计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如给保守型投资者提供以储蓄为主的产品、给稳健型投资者提供以保险为主的产品;二是智能化投顾,尝试利用AI技术为用户提供动态资产配置建议;三是费率优化,推广低费率产品,降低持有成本,提升长期收益;四是强化场景化服务,可结合健康管理、疾病照护等场景,综合设计养老方案。

惠及更大群体

站在三周年的新起点,受访专家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仍需在政策端、市场端、需求端形成合力,加快构建更普惠、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养老金融生态,惠及更大群体。

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优惠政策覆盖面还有待扩大。例如,按照现阶段政策,个人养老金参与者每年可享受最高1.2万元的税前扣除额度。然而这项优惠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的情况是,高收入者获益更大,对中低收入群体吸引力不足。

记者观察到,目前仍有部分个人养老金开户者对产品特性、投资风险认知模糊,将个人养老金账户视为“强制储蓄工具”。对此,董希淼提示广大投资者,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实行市场化运行。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相应产品是一种投资行为,个人享受全部收益并自行承担风险。

此外,部分银行网点存在“重开户、轻服务”现象,一些工作人员更倾向于推销高费率产品,而非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默认选项”,进一步加剧了个人养老金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让更多人理性参与个人养老金,需要强化投资者教育。不少人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识不全面,存在一些误区,加强他们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十分必要。娄飞鹏认为,金融机构对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考核机制需要侧重服务质量而非开户数量,可以通过案例解析、模拟工具等帮助用户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同时,需要进行长期主义宣传,强调个人养老金“时间换空间”的特性,鼓励尽早规划。

为进一步有效惠及更多人群,田利辉认为,政策端要优化激励与流动性规则,金融机构要创新产品和服务,投资者要提升认知与参与度,才能实现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应对低收入群体提供更高税收优惠或直接补贴,降低参与门槛;探索实施灵活缴费机制,允许按月、按季缴费,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需求;加强精准宣传,通过社区、线上直播等形式向新市民、青年群体普及制度,强调“早规划、早受益”。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医保局要求核查药师违规“挂证”等情况
人民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近期,国家医保局对全国定点零售药店4月份以来的医保结算数据进行了筛查分析发现,部分药师姓名(对应同一身份证号)出现在多家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费用明细中,可能存在药师信息被假冒或药师“挂证”的违规情况,既威胁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也损害了正规注册药师的合法权益,共涉及24个省份、23997家定点零售药店、9563名药师。 为核查相

0评论2025-05-293

守正创新 加快中医药产业现代化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传承与发展的瑰宝。如何让科技赋能中医药产业,推动其产业化、国际化,让古老医学在创新浪潮中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近日,以“中医药现代化”为主题的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中医药现代化(楚雄)专题活动,在“彝药之乡”“滇中药谷”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海内外500多位院士专家、企业家和投资人代表在这里汇聚创新智慧,着力探索中医药产业破局的新路。 激活传统医药现代化“源动力”

0评论2025-05-295

1至4月新增适老化产品2.87万种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记者鲁元珍)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数量明显增长,总量达21.6万种。今年1至4月,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 近年来,国家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布了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相关政策,扩大适老化产品供给,推动产品提质创新,尤其是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具体来看今年1至4月,拐杖、

0评论2025-05-293

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师“挂证”开展核查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孙秀艳)近期,国家医保局对全国定点零售药店4月份以来的医保结算数据进行筛查分析发现,部分药师姓名(对应同一身份证号)出现在多家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费用明细中,可能存在药师信息被假冒或药师“挂证”的违规情况。这既威胁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也损害了正规注册药师的合法权益,共涉及24个省份、23997家定点零售药店、9563名药师。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医保局28日发

0评论2025-05-294

学生体育运动,期待更多新探索(快评)
这两年,中小学校园里的变化令人欣喜:曾经常常被其他课程挤占的体育课,越发得到重视。保障学生充分参与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小胖墩”的产生,更能帮助儿童青少年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然而,政策的制定只是一个开始,在实践中,需要更多的探索。如何让体育课更有趣更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并将热情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十分关键。 在保障充足的场地、器材和课时的基础上,还需要持续优化对学生的引导和课程设计。黑龙江哈尔

0评论2025-05-294

别让健康证办理成了走过场(民生观)
健康证关涉群众切身利益,需要进一步厘清边界、确定权责,让办理渠道更公开流畅、办理结果更真实高效 有的项目“缩水”,省略必要检查环节;有的走走过场,不核验身份即发证件;有的张冠李戴,发证机构和检查机构“牛头不对马嘴”……近日有媒体暗访发现,多地健康证办理乱象频出。 何为健康证?食品安全法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公共场所卫生管

0评论2025-05-295

当心“小胖墩”变成“小病号”(民生一线)
20世纪80年代,一项调查在全国开展,结果显示,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为0.1%。 《中国儿童肥胖健康报告与防控策略》显示,2019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增至9.6%。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显示,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31.8%。 5月19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全国近30家儿童医院开展儿童青少年肥胖现状调

0评论2025-0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