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

2025-05-28 10:00540people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3年来,从试点城市扩围至全国,开户规模持续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总体运行平稳,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提供了更好保障。

制度持续优化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正式出炉。

经过先行试点,2024年12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广至全国,并从优化产品供给、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推出诸多具体措施。

“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三周年是里程碑亦是新起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居民对养老生活有更高追求。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核心补充,有关政策效能将持续释放,发展潜力巨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参照国际成熟经验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已有7279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在受访专家看来,尽管开户人数不断增长,制度推行中出现的“开户热、缴存冷”等问题依然有待进一步解决,人均缴费金额仍有很大提高空间。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一个万亿元级的市场雏形已经显现。面对缴存意愿低、产品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应继续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加速推动个人养老金实现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的跨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普惠目标。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时间不长,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的期限较长,国内一些投资者对此还比较陌生,仍需要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董希淼说。

投资效能提升

3年来,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以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为基础,商业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及基金公司等机构,在产品供给和渠道拓展等领域均取得良好进展。

产品种类不断扩容。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0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019款,包括储蓄类产品466款、基金类产品292款、保险类产品228款、理财类产品33款。

“个人养老金制度让金融机构拥有了更多服务个人客户的方式,也为金融机构在资产端开展长期资产配置提供了新机遇。”娄飞鹏认为,金融机构应充分考虑居民积累养老资产的需要,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的居民设计有针对性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更好满足长期投资需求。

“在个人养老金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金融机构需要创新产品矩阵,提升投资效能。”董希淼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已经有存款、基金、保险、理财、国债等五大类,但总体而言,每个大类下面的具体产品相对偏少,需要继续丰富产品目录。

如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适合的可投产品选择?田利辉认为有4条创新路径。一是差异化供给,针对不同风险偏好设计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如给保守型投资者提供以储蓄为主的产品、给稳健型投资者提供以保险为主的产品;二是智能化投顾,尝试利用AI技术为用户提供动态资产配置建议;三是费率优化,推广低费率产品,降低持有成本,提升长期收益;四是强化场景化服务,可结合健康管理、疾病照护等场景,综合设计养老方案。

惠及更大群体

站在三周年的新起点,受访专家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仍需在政策端、市场端、需求端形成合力,加快构建更普惠、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养老金融生态,惠及更大群体。

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优惠政策覆盖面还有待扩大。例如,按照现阶段政策,个人养老金参与者每年可享受最高1.2万元的税前扣除额度。然而这项优惠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的情况是,高收入者获益更大,对中低收入群体吸引力不足。

记者观察到,目前仍有部分个人养老金开户者对产品特性、投资风险认知模糊,将个人养老金账户视为“强制储蓄工具”。对此,董希淼提示广大投资者,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实行市场化运行。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相应产品是一种投资行为,个人享受全部收益并自行承担风险。

此外,部分银行网点存在“重开户、轻服务”现象,一些工作人员更倾向于推销高费率产品,而非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默认选项”,进一步加剧了个人养老金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让更多人理性参与个人养老金,需要强化投资者教育。不少人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识不全面,存在一些误区,加强他们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十分必要。娄飞鹏认为,金融机构对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考核机制需要侧重服务质量而非开户数量,可以通过案例解析、模拟工具等帮助用户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同时,需要进行长期主义宣传,强调个人养老金“时间换空间”的特性,鼓励尽早规划。

为进一步有效惠及更多人群,田利辉认为,政策端要优化激励与流动性规则,金融机构要创新产品和服务,投资者要提升认知与参与度,才能实现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应对低收入群体提供更高税收优惠或直接补贴,降低参与门槛;探索实施灵活缴费机制,允许按月、按季缴费,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需求;加强精准宣传,通过社区、线上直播等形式向新市民、青年群体普及制度,强调“早规划、早受益”。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糖尿病精准分型新模型问世
7月10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该院教授周智广、肖扬团队,联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糖尿病分型诊断的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评分模型(C-GRS),为糖尿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工具。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糖尿病学》。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水平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发,患者体内胰岛素绝

0评论2025-07-153

婴儿型庞贝病有望“一针治本”
你或许对被火山灰掩埋于地下的庞贝古城早有耳闻,但你可曾知晓“庞贝病”呢?这是一种发病率为四万分之一至三百万分之一的罕见且致命的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和运动障碍,由于其罕见性,极易被误诊。2018年,庞贝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罕见病目录》。 长期以来,庞贝病的治疗极具挑战性。其主流治疗手段酶替代疗法虽在某种程度上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状况,但却无法根治疾病,且存在局限性,因此亟待开发更长效、精准

0评论2025-07-153

17点后不吃东西或利于减脂
限时饮食是指按照一定规律在规定时间内进食的一种饮食模式。限时饮食的最佳进食时间窗尚不清楚,一项研究显示,16小时(禁食)+8小时(进食)的限时饮食方案,尤其每天下午5点之后禁食,不仅有助于减重,还能减少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并降低血糖水平。 该研究是一项为期三个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97名肥胖或超重者,试验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测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组织变化,分为四种饮食模式:常规单纯地中海饮食;

0评论2025-07-151

高温天气下,为何人们会感觉比预报温度要热?
入夏以来,我国各地高温天气不断出现。南方高温持续,华北地区遭遇长时间湿热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河北中南部、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北部、陕西关中、四川盆地等地将出现持续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至42摄氏度。7月14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天气又闷又热,总有公众感觉“怎么比预报温度要热”,这是什么原因? “气象的观测环境和个人在室外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因

0评论2025-07-152

得了肾结石,还能吃钙片吗?(信息服务台)
“得了肾结石还能吃钙片吗?”这是许多人的困惑。有人认为补钙会加重结石,有人担心不补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钙与结石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肾结石患者又该如何补钙?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得厘清结石的不同成因。肾结石包括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其中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肾结石的80%。对于草酸钙结石患者,适当补钙很有必要。  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血液中草酸盐

0评论2025-07-153

吃播丑态该叫停了
一名自称“大胃王”的主播,一场直播连续吃下十多斤食物;某个以“吃辣王”自居的主播,一口气干掉十桶超辣火鸡面;更有主播直播大碗喝油、生吞活金鱼、制作“冰糖老鼠干”…… 直播什么东西都敢吃、吃相丑态百出的极端做法,玷污人类社会的文明素养,糟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破坏清明清朗的网络氛围,这股网络歪风绝不能放任,必须坚决刹住! 面对镜头,一边象征性地品尝一边详细解说,这种直观的现场感和新鲜的带入感,赢得不少

0评论2025-0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