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湿热环境致螨虫繁殖活跃 医生:警惕不明原因夜间瘙痒

2025-08-04 10:00240people

夏季台风多发,强降雨天气不断。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一种肉眼难见的“隐形杀手”正在悄然滋生——革螨。近日一名博主在社交平台发文,讲述自己和家人被革螨咬后,痒得无法入睡的痛苦经历,引发不少网友共鸣。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袁丞达强调,夏季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正是螨虫繁殖活跃期,若出现不明原因夜间瘙痒、持续性皮疹,请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切勿自行乱用药物。

据了解,革螨是一类寄生性螨虫,多寄生在宿主体表,少数甚至能寄生在呼吸道、外耳道、肺部等人体内部。这类微小害虫的宿主范围极广,包括:哺乳类(如人类、猫狗),鸟类(如鸡、鸽子、鹦鹉等家禽宠物),爬行类及两栖类。革螨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最为活跃。其种群密度一般在9月后逐渐增高,10月至11月达到高峰,夏季使用未清洁的凉席、床品也可能引发螨虫叮咬问题。

螨虫皮炎在医学上被称为“丘疹样荨麻疹”,当革螨入侵人体后,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剧烈瘙痒,螨虫叮咬或排泄物刺激导致剧烈瘙痒,夜间尤为明显,这与螨虫的活跃温度与人入睡时皮肤温度契合有关;红斑丘疹,被叮咬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多呈聚集性分布,常见于颈部、腰腹、腋下等皮肤柔嫩处;继发感染,过度搔抓会造成皮肤破损,可能继发脓疱疮、毛囊炎等细菌感染,出现渗液结痂。

专家指出,中医认为虫咬皮炎,病机涉及风、湿、热毒相搏,临床以皮肤红肿、丘疹、水疱伴瘙痒为特征。多因为外感虫毒,风邪侵袭昆虫(如蚊、螨、蜱、隐翅虫等)叮咬时,其毒液或分泌物侵入肌肤,与风邪相搏,阻滞气血,引发局部红肿、丘疹、水疱。湿热郁于肌肤,与虫毒结合,加重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脓疱甚至全身性荨麻疹。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剧烈瘙痒时应避免搔抓,过度搔抓易造成皮肤破损感染,剪短指甲或戴手套睡觉有助减少损伤。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为主,根据证型选用内服与外用方剂。

专家称,中老年人由于抵抗力相对较弱,睑缘微环境容易滋生螨虫;家里养宠物以及经常化眼妆的人群,也属于螨虫感染的高危群体。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通过均衡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预防螨虫滋生的关键。

除养禽家庭外,普通家庭也需防范螨虫危害。螨虫偏爱潮湿、高温、有棉麻织物和灰尘的环境,20℃至25℃、相对湿度65%至80%是其繁殖的温床。应尽量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合理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避免在卧室内堆放未干衣物、过多植物盆栽。一些中草药有驱虫效果,可以在卧室、衣橱悬挂或者摆放驱虫包。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中医养生)
立秋之后,阳气始收余湿尚存,天地间暑湿未退,燥气初萌,人体易受湿邪困脾、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秋天养生,需要做好“三防”。  一是防燥。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人体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复发或逐渐加重。中医认为,“燥则润之”。预防和治疗秋燥多用“润”法,保护人体津液不丧失。可适当吃一些有养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二是防散。

0评论2025-08-181

网购绿植如何“所见即所得”(百姓关注)
货不对板、虚假承诺、售后拖延、退换困难……一些读者近日来信反映,在直播间网购绿植遭遇不愉快经历,呼吁从业者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主播说所有货都是直播间品相,拿到手却根本不是。”网友“爱植物的发福蝶”说,自己在某网购平台“南艺花卉”直播间购入一株彩叶芋,主播明确承诺发货植株叶片已显现粉色,但收货后都是绿叶。无独有偶,网友“T婷T”在“桔桔的美丽花园”直播间下单南天竹盆栽,收货后实测高度110多

0评论2025-08-184

“AI谣言”为何易传播难防治?(深阅读)
当前,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AI也被用于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可能对部分群众造成困扰。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聚焦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AI谣言”从何而来、为何泛滥、如何整

0评论2025-08-183

警惕“领取育儿补贴”诈骗套路(服务窗)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近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警方却发布消息,提醒公众,有些“育儿补贴”领不得,这是为何?“这本是一项全国性的惠民政策,却被一些诈骗分子‘蹭热点’,制造出新型骗局。”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民警邵丽君说,“目前分局已接到多名群众举报,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收到的‘领取育儿补贴’信息是诈骗信息。

0评论2025-08-182

新型显微技术突破快速3D成像极限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显微技术,突破了快速3D成像的极限。他们利用25台相机组成高速显微镜,能一次性捕捉整个小型生物体内部的实时细胞动态过程。该技术为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运动研究等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察手段,将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向更高维度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光学》期刊。 传统显微镜在获取3D图像时,通常依赖机械聚焦

0评论2025-08-183

涵养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编辑手记)
医学直面生命,不仅有对病痛的疗愈,还有对心灵的慰藉,医务工作者只有涵养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精神,源自对生命的敬畏心、对患者的同理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归根到底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技术越是发展,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医务工作者具有高超的医术、敏锐的感知和精准的判断。可以说,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共同承载着医学的使命,共

0评论2025-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