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疾控:请别忽略这句话,他们可能正在求救!

2025-09-10 17:0010people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当“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这句话被轻轻说出口,它可能不是冷冰冰的抱怨,而是正在你旁边、努力把呼吸调成正常频率的求救。很多轻生的人曾经都说过这句话,如果大家能够及时察觉,说不准就能挽救身边人的生命。

为了呼吁更多人意识到并关注自杀这种威胁全球的严峻公共健康问题,国际自杀预防协会(IASP)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3年将每年9月10日设立为世界自杀预防日。2024-2026年世界自杀预防日的主题为“改变自杀叙事”,旨在鼓励个人、社区、机构和政府将对自杀的沉默、污名和误解转化为开放、同理心和支持。

有自杀倾向的人最需要:

理解与支持。过去,人们往往对“心理疾病”视而不见或避而远之,仿佛它是很可怕的东西。其实,它不过是情绪得了感冒,需要一张纸巾、一杯热水。当你大大方方谈论情绪,旁边的人也会如遇知音地说:“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对自杀预防至关重要,需要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偏见,鼓励人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困扰,创造心灵修复的支持性环境。

开放态度。提高社会对自杀问题和心理健康的认识,减少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和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创造一个更开放的环境,让有需要的人更容易寻求帮助。

健康教育。开展生命全周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如何识别心理健康问题,并理解寻求帮助的重要性,增强应对能力并减少羞耻感。

支持网络。家庭和朋友要积极关心周围人的心理状态,倾听他们的烦恼,提供情感支持。学校、单位和社区应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便利的心理支持。

专业帮助。求助不是示弱,是勇敢。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尝试仍无法缓解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危机干预等都能帮助患者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

有效减少自杀的方法:

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不是诊疗室里的产物,它就藏在你一朝一夕的日常瞬间,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培养兴趣爱好、积极社交都能改善心理状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有效降低自杀风险。

规律作息。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建议每天保持7-9小时的睡眠。

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营养,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绿叶蔬菜等。

定期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积极社交。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参加兴趣小组、志愿者活动等。

学习技能。面对压力时,学习一些应对策略,如放松训练、时间管理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共饮共食藏隐患 中疾控提示警惕“亲吻病”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校园里递过来的半杯奶茶、运动后共饮的矿泉水、课间凑在一起分享的零食……这些青春里常见的互动,可能藏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隐患。 这种病简称“传单”,因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故也俗称“亲吻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严

0评论2025-09-101

换季关节疼?可能是骨骼 “缺营养”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无锡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骨骼是身体的支柱,默默地承担重量、保护脏器、支撑运动,但它并非一成不变的“石头”,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组织。要想拥有一身强健的骨骼,必须从年轻时开始储备,并在每个年龄段给予它恰当的关怀。 儿童与青少年期(0-20岁):投资“骨银行”的黄金时代 这是骨骼生长的巅峰期,骨量持续积累,直至达到“峰值骨量”。这相当于为一生的骨骼健康存下最丰

0评论2025-09-101

护航开学季,这些监管已到位
安全无小事,儿童、学生用品安全与校园用餐安全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就相关内容答记者问,回应社会关切。王秋苹介绍,正值开学季,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相关举措与专项行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保障。 筑牢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防线 开学季正是儿童玩具、文具、校服等产品的消费高峰期。日前,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信部、

0评论2025-09-100

失语患者有望“借机”重获“新声”
近日,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思类脑”)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iBRAIN脑电联盟、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电大模型,实现脑机接口中文解码临床突破,有望为因渐冻症、卒中等疾病导致失语的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 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语言解码领域,特别是针对中文这一复杂语言系统的

0评论2025-09-1052

新型“神经触手”探针刚柔可调
记者9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其他单位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探针,将植入损伤降低超74%。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 在脑机接口和神经科学快速发展的当下,柔性神经电极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脑组织的良好机械匹配度,被视为实现长期稳定神经信号采集的理想技术路径。相比传统刚性电极,这种柔软的探针能显著

0评论2025-09-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