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暴露源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可能携带病毒。
低风险动物:啮齿类(如仓鼠、兔子)极少传播狂犬病,通常无需接种。
二是暴露的严重程度
咬、抓伤,皮肤破损处或黏膜接触病毒等均有感染风险,但贯穿伤、头面部伤口、粘膜接触病毒及蝙蝠接触风险更高。
三是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及时、规范完成全程暴露后处置(含伤口冲洗消毒、疫苗接种、必要时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可近乎 100% 阻断感染风险,且接种越早效果越好。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并非“一定”会患病,但如果暴露于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且为头面部伤或严重伤,未进行或未及时进行伤口处置、疫苗接种、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的话,发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如果宠物已经疑似病态,被伤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暴露后处置,如果是看起来健康的宠物,且已接种狂犬疫苗,理论上风险较低,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家养宠物看起来健康,但可能接触到外界感染源,且狂犬病有潜伏期,动物可能在未发病时已携带病毒,此外,疫苗保护率并非100%。
因此,如果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即使不严重,只要达到Ⅱ级或Ⅲ级暴露,仍需接种疫苗,避免因侥幸心理延误处置,因为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100%。
当前存在哪些危险误区?
一是“肉眼观察动物是否健康,不发病就不用打疫苗”
误区:许多人认为,如果咬人的猫狗看起来健康,没有狂躁、流涎等狂犬病症状,就不需要接种疫苗。
事实:狂犬病病毒在潜伏期内,动物可能无任何症状但仍具传染性。部分动物可能在发病前1-2天才表现出异常,但此时病毒已可通过唾液传播。因此,即使动物看起来健康,只要达到Ⅱ级或Ⅲ级暴露,都应接种疫苗。
二是“伤口小、没出血,不需要处理”
误区:轻微抓伤或无明显出血的伤口被认为“风险低”,无需处理。
事实:狂犬病毒可通过微小伤口或黏膜感染。WHO指南明确将“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列为Ⅱ级暴露,需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此外,伤口即使很小,也可能感染破伤风或其他细菌。
三是“疫苗可以晚几天再打,或者随意中断接种”
误区:部分人认为疫苗可以拖延几天接种,或打一两针后觉得“没事”就中断后续接种。
事实:目前狂犬疫苗的免疫程序“5针法”或“2-1-1”法均有科学依据,必须严格按时间接种,否则产生的抗体可能不足,无法有效阻断病毒。
四是“孕妇/儿童不能接种狂犬疫苗”
误区:部分人认为狂犬疫苗对孕妇或儿童有害,应避免接种。
事实:狂犬疫苗对孕妇、胎儿和儿童安全。WHO和我国指南均强调这些人群可接种。
五是“打了疫苗就100%安全,无需其他措施”
误区:认为只要接种疫苗,就无需配合免疫球蛋白或伤口处理。
事实:暴露后伤口处理非常关键,即使接种疫苗,也必须彻底冲洗(肥皂水+流动水15分钟),否则残留病毒仍可能感染。
Ⅲ级暴露需同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以在疫苗生效前提供即时保护。
被咬后如何紧急处理伤口?
如果距离门诊较远,可先自行冲洗,如果距离较近,可到接种门诊冲洗,越早越好。
伤口处置包括彻底冲洗、消毒和规范清创处置。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较深的伤口由门诊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
特殊伤口由医疗机构首先予以清创。
如何划分I、II、III级暴露?II级暴露中,为何头面部伤口需升级为III级处理?
按照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下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
I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Ⅱ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头面部距离中枢神经系统最近,伤口处的狂犬病毒可沿三叉神经、面神经等周围神经快速向大脑扩散(潜伏期可短至5-7天,而四肢伤口通常需数周至数月),常规疫苗产生抗体的时间(约7-14天)可能无法及时阻断病毒。按照III级暴露,在接种狂犬疫苗的同时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能直接在伤口周围中和病毒,为疫苗诱导抗体争取时间。
若超过48小时才接种狂犬疫苗是否还有意义?疫苗加强针的适用条件?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但只要病毒尚未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接种疫苗仍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阻止病毒扩散。因此,超过48小时接种,虽然抗体产生可能延迟,但仍可提供保护。建议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即使有延迟,仍应尽快接种疫苗。
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0评论2025-09-285

- 含铁量最高的食物 缺铁性贫血必吃10种食物
0评论2025-09-28
0评论2025-09-281
0评论2025-09-281
0评论2025-09-282
0评论2025-09-281
0评论2025-09-283
0评论2025-09-282
0评论2025-0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