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

2025-10-17 16:0050people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今年以来,各级医保部门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即时结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即时结算改革在覆盖面、机制建设、基础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推进即时结算改革,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即时结算。各省级医保部门要重点指导未开展即时结算的统筹地区,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2026年底前实现即时结算资金占本地医保基金月结算资金的80%以上。结算资金覆盖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将大病保险资金、医疗救助基金等纳入即时结算范围。结算资金覆盖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住院、生育和药店购药等医药费用。可逐步探索将异地就医费用纳入即时结算范围。

2026年底前开通即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占比达到80%以上。推进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应纳尽纳,鼓励一级及未定级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即时结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逐步纳入即时结算机构范围。

《通知》提出,规范资金拨付机制。各省级医保部门指导统筹地区定点医药机构原则上在次月10日前申报医药费用。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即时结算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即时结算效率,压缩结算周期,在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20个工作日拨付结算资金,力争在次月底前拨付到位。缩短特例单议病例申请审核周期,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结算拨付效率。各地可根据当年医保基金预算、往年医保基金支出等情况,合理确定即时结算拨付比例。

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异常数据的监测,《通知》指出,在出现可能影响医保基金运行安全的情形时,可开展约谈提醒,必要时暂停拨付,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定点医药机构出现中止或解除医疗保障服务协议等影响基金安全的,应及时暂停或终止即时结算。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爱上秋日运动,却被小烦恼绊住?别急,有招!
秋天来了,不少人用登山、骑行等运动方式拥抱自然、放松身心。 但在门诊中,我们常遇到带着“小烦恼”而来的运动爱好者:刚入门的登山者,可能被半夜突袭的“腿抽筋”打乱了计划;爱上骑行的玩家,也常因难以启齿的“屁股疼”扰乱斗志。 其实,这些不适并非运动本身的问题,而是身体在提醒我们:有些运动细节被忽略了。掌握科学应对方法,才能让运动回归纯粹的快乐。 登山后“腿抽筋”,不只是缺钙那么简单 提到腿抽筋,很多人

0评论2025-10-182

我国使用商品条码消费品达2.3亿种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截至9月底,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品种总量达2.3亿种。商品条码作为消费品的唯一产品“身份”标识,是消费品进入市场流通的表征,企业每申报一种商品条码数据就标志着一款新商品的诞生。从消费品新增品种类别来看,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产品升级迭代增速突出。今年前三季度,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26大类中,按数量排位前十的依次是:服装/鞋帽/针纺织

0评论2025-10-175

衰老过程中男性大脑萎缩速度快于女性
最新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称,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在衰老过程中,男性大脑在更多区域出现体积缩减,萎缩速度也普遍快于女性。 团队分析了来自4726名健康参与者的1.25万份磁共振成像脑部扫描数据,每人间隔3年接受两次以上扫描。结果发现,男性在更多脑区中出现了明显的体积减小。例如,负责处理触觉、疼痛、温度及身体姿态的中央后皮质,男性每年萎缩约2.0%,而女性为1.2%。研究人员指

0评论2025-10-173

可能在学校、泳池扎堆暴发,“红眼病”如何防?中疾控发布提示
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乔业琼)“眼睛又红又肿,还不停流泪,不会是得了‘红眼病’吧?”眼睛出问题可是大事,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不少人在眼部不适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担忧。什么是“红眼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对此,中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提示。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学名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人肠道病毒和人腺病毒等引起,属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其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1

0评论2025-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