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ECMO撤机后,他抱了一堆“徽章”来(平行病历)

2025-10-28 10:0090people

  31岁的李华(化名)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因为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不久前来到地坛医院进行治疗。经过肺CT检查及痰菌检查后,他被诊断为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根据丰富的救治经验,医生第一时间给予抗感染及经鼻高流量吸氧等处理。但患者肺部病变持续加重,因严重呼吸衰竭转入ICU。

  之后,以刘景院主任医师、蒲琳主任医师为核心的团队对他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循环支持、抗感染等一系列救治措施。但李华肺部病变极重、病情进展快,呼吸机的支持条件极高。同时,我们在插管前就发现患者出现了皮下气肿,这可是个危险信号。

  像他这样的患者,本身就存在自发性气胸的风险,而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这类疾病的特点恰恰也是容易合并气胸,再加上呼吸机像吹气球一样帮助患者呼吸,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的呛咳、人机对抗都容易把患者脆弱的肺吹破。而一旦出现气胸,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会出现一系列恶性循环:呼吸机不停吹气,肺的破口像活瓣一样不停往胸腔漏气,气胸难以愈合、呼吸机难以脱掉,而呼吸机辅助时间太长,不可避免会合并继发感染……一环扣一环,结局难以预料。面对这样的难题,ICU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了讨论,决定使用呼吸衰竭的终极支持手段:V-V ECMO(体外膜肺氧合)。

  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的核心技术,堪称ICU的“终极武器”。它通过一套管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来,在体外由一个“人工肺”(膜肺)进行氧合并清除二氧化碳,再由一个泵(人工心)将温暖的血液输回体内。好比是ECMO在体外临时搭建了一个“人工肺”,承担全部气体交换任务,让患者脆弱的心肺得以“休眠”和修复,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接下来,医疗团队为患者实施了V-V ECMO安装术。安装很顺利,但这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我们的目标是成功撤机,让患者恢复健康。所以随之而来的ECMO管理更加重要。出血、血栓、感染、溶血甚至脱管,每一个并发症都是对ICU医护团队的挑战。

  在ICU医护团队24小时的精细护理下,患者肺部病变有了好转的迹象,也没有像之前担心的那样出现气胸。我们尝试停止镇静药物,让患者醒过来。小伙子醒过来后表现出极强的表达欲望,想说话,想喝水,他咬着气管插管难受。在经过充分的评估后,我们决定,拔除李华的气管插管,让他依靠ECMO的辅助完成自主呼吸的任务。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仅仅依靠ECMO辅助,肺完全不工作,仅可以提供最高85%的氧合。而且对于清醒的患者,管路脱出的风险翻倍增加。可一旦实施成功,患者的舒适性会大大提高,肺部继发感染的并发症也会下降。面对风险和获益,ICU医师迎难而上,在ECMO运行的第三天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在运行11天后,成功撤除了ECMO。经过经鼻高流量吸氧、鼻导管吸氧等续惯支持后,李华可以下床活动了。

  9月9日这一天,我接了夜班,像往常一样查房。“孙医生,你等等,我有个东西要送给你。”李华叫住我,拿出一个袋子,从中掏出了一个又一个精美的小礼盒。打开一个,说“这个不是你的”,又打开一个说“这个也不是”……终于,他说:“这个一定是你的,送给你,感谢你。”

  这是一个圆形的胸牌,印着一个女医生的卡通图片。原来,他给我们每一位参加救治的医护人员都定制了专属胸针。看着这个长得有点像我的头像,我说:“我们是不收礼的,但是你这份心意我一定要收下。你的坚强,你的顽强的生命力感染了我们。我要带着这枚胸针继续救死扶伤下去。”

  李华的救治经历让我们领悟到,ICU不应该是一个冰冷的、充满了机器报警声的“鬼门关”,这里也充满了关爱与希望。这场双向奔赴,让我们看见医学最柔软的底色:医者以生命守护生命,患者以信任回馈真情。这是医学最本真的力量,更是医务人员在生死考验中践行使命、于细微处传递人文温度的最好注脚。

  (作者为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李初晴整理)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防寒润燥 适量进补(中医养生)
霜降过后,凉燥交织,养生需兼顾防寒与润燥,遵循“温和适度”的原则。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此时进补更易吸收。可适量摄入羊肉、牛肉、鸭肉、板栗等温和平补食物,增强体质。“补霜降”重在细水长流,要避免大寒大热,可以用羊肉搭配当归、生姜煮汤,既能温补又不燥热。若出现口干、便秘,便是补益过度的信号。  此时还可多食用百合、银耳、梨、蜂蜜、核桃等,缓解鼻咽干燥、皮肤皲裂。忌过量食用寒凉食物,如冷

0评论2025-10-313

合力避免未成年人误入“医美陷阱”(无影灯)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指出,未成年人生理发育没有成熟,审美观处于形成阶段,易受外界宣传等因素影响,过早医美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创伤,也容易出现效果与预期不一样的情况。因此,不建议未成年人做医美。  随着医美行业快速发展,一些不良商家和机构利用消费者渴望迅速变美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发布医美广告、非法行医等手段牟取暴利,甚至有的机构鼓吹“白幼瘦”等畸形的审美观,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乃至

0评论2025-10-316

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病(名医讲堂)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重,直到患者遭遇意外跌倒等情况引发骨折,其危害才会显现出来。  从临床数据来看,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人群是绝经后5—10年的女性,以及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因此,人们往往将其视为老年病。其实,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非在老年阶段突然出现。保护骨骼健康不只是老年时期的任务,只有从生命的早期阶段开

0评论2025-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