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科疾病,大多数常见于老年人。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很多年轻人的活动和锻炼越来越少,很少得到阳光,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也越来越年轻化。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主要有关节疼痛、骨畸形、骨脆性增加。严重的患者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1.中药口服
服用中药是中医最基本、最常用的治病方法。不同的病要用不同的方子。在中医中,骨质疏松症分为许多证型,其中大多数与肾虚有关。所以大部分药物都是用补肾的药物。药物的选择也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039;脉象、舌象和身体状况。
2、中药熏蒸
这种治疗方法是对患者患病部位进行熏蒸,结合中药的力和热,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到皮肤和骨骼中,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止痛的效果。大多数药物的选择主要是散寒、疏通、止痛。3.中药贴中药贴是将药物制成贴片,将中药制剂贴在患处,使药物成分慢慢渗透到患处,从而缓解疼痛。一些骨质疏松症也会引起痉挛,药物贴片也可以缓解。4.补肾壮骨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与肾虚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以补肾为主,补肾壮骨,以保持肾精充足,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在此期间,服用对症汤剂,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药物。
对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骨质疏松早期可能影响不大,但如果不及时重视,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必须重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防蚊虫,中医有妙招(中医养生)
俗话说:“最毒不过秋蚊子。”蚊媒传染病是指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疟疾等,会引起高热、身体酸痛等症状。中医将蚊媒传染病归为湿温范畴。夏末初秋,防蚊不可忽视。 香囊驱蚊。陆游有诗曰:“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艾草可熏烟驱蚊,是制作香囊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取艾叶10克、藿香10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共研粗面,取适量装入无
0评论2025-08-224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中医养生)
立秋之后,阳气始收余湿尚存,天地间暑湿未退,燥气初萌,人体易受湿邪困脾、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秋天养生,需要做好“三防”。 一是防燥。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人体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复发或逐渐加重。中医认为,“燥则润之”。预防和治疗秋燥多用“润”法,保护人体津液不丧失。可适当吃一些有养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二是防散。
0评论2025-08-1819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支招健康过“三伏”
正值“三伏”,天气闷热潮湿,胃肠不适、晒伤、“空调病”等健康问题多发。中医药学蕴含丰富的养生智慧,在防暑降温、祛湿调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日举行主题发布会,邀请中医专家介绍夏季养生防病妙招。
清热解暑,预防中暑和晒伤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宜养心、宜避暑除湿。高温天气如何预防中暑和晒伤?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提示,夏季应尽量穿轻薄、宽松、透
0评论2025-08-0613
中医药在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方面有何优势?专家解答
5日下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针对“中医药在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方面有何优势”提问,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进行了解答。
张忠德称,基孔肯雅热是由于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传播,临床上它的表现主要是三联症,发热、关节痛、皮疹。主要的治疗就是对症支持治疗。而基孔肯雅病毒对热很敏感,56℃30分钟可以灭活它;不耐酸、70%的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
0评论2025-08-0620
中美青年沉浸感受中医药魅力
本报电(申奇)近日,河套学院与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举办“夏至北疆 相知相近”中美青年内蒙古学术交流营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美国夏威夷大学师生代表走进内蒙古巴彦淖尔,沉浸式感受中医药魅力。 活动在八段锦表演中拉开序幕。北京中医医院常驻内蒙古专家、脑病科(神经内科)主任张涛,向美国师生系统讲解中医理论知识。大家对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理念有了初步认知。 在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中医药文化长廊,师生
0评论2025-07-296
中医夜市成为消夏打卡地
本报电(李向中)针灸、拔罐、按摩、穴位推拿、健康咨询、问诊把脉、耳穴压豆……日前,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市民活动中心的中医夜市,人头攒动,清新的草本气息裹挟着微微的辛香,成了城乡居民消夏休闲打卡地。 抓住夜间这个时间维度,沾化区中医院让中医药“走出”医院,“走进”夜市,让城乡居民得以在闲暇时间走近中医。“像我这样的‘上班族’,白天工作无法去医院,很难有时间主动调理身体,夜间咨询问诊恰好实现错峰。
0评论2025-07-2933
贴敷三伏贴有讲究(中医养生)
贴敷三伏贴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手段。今年三伏贴时间是7月20日到8月18日,其中初伏从7月20日到29日,中伏为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是8月9日到18日。贴敷三伏贴最佳时间窗口为每伏的前3天内任选一天,由于时间弹性较大,最好每一个伏贴时间间隔10天。一般成人贴敷6—8小时,儿童2小时左右,以皮肤感觉耐受为度。贴敷前,一定要因人辨证开穴,再制贴贴敷。适合三伏贴的病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
0评论2025-07-2523
中医专家提示:晒背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喝冰饮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大暑)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大暑时节“伏天晒背”是否人人适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表示,大暑时节气候炎热是“养阳”的好时节。“养阳”的方法层出不穷,晒背是其中之一。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晒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以下几类人群就不太适合:一是体
0评论2025-07-2410
“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校长论坛在香港举行
“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校长论坛1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举行。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等院校的校长或其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传统中医药的国际化与现代化。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理事兼顾问梁振英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香港是中国内地和海外的“超级联系人”,香港可以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贡献,助力中医药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0评论2025-07-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