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有全身水肿的症状,要考虑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末期更容易出现全身性水肿,需要尽早蒸煮治疗。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死亡。患者可以在三家医院进行肝肾功能、尿常规等相关检查。对于有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可以采用透析。如果出现低蛋白血症,需要及时补充蛋白质。患者平时注意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护理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糖尿病性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1.糖尿病肾病,这是患者水肿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肾病可引起患者大量蛋白尿,患者蛋白质丢失过多,低蛋白症,患者水肿或浮肿。
2.病人并发心脏病,如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竭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全身水肿的症状。
3、肝源性水肿如肝病患者,可引起低蛋白血症,引起全身性水肿。
4.部分女性患者处于更年期。此时由于血管神经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全身浮肿。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水肿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如果出现并发症,一定要及时干预,否则并发症很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武汉普爱医院消化科王京博和博士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网上的一些资源。版权归原作者和车站所有。如有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月内删除以写王晨。
接触“永久化学品”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一项由美国西奈山医院主导的新研究发现,接触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俗称“永久化学品”),可能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关成果7月21日发表在《柳叶刀》旗下《eBioMedicine》期刊上。
研究团队利用“BioMe”这一大型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开展了嵌套病例对照研究。该数据库收录了2007年以来在纽约西奈山医院就诊的7万多名患者的健康记录。研究筛选出180名近期确
0评论2025-07-2421
糖尿病精准分型新模型问世
7月10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该院教授周智广、肖扬团队,联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糖尿病分型诊断的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评分模型(C-GRS),为糖尿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工具。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糖尿病学》。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水平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发,患者体内胰岛素绝
0评论2025-07-1536
国家卫健委: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乔业琼)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通知》。
空肠回肠吻合术是将空肠与回肠进行吻合的一种手术,主要用于肠道梗阻、肿瘤切除后重建或先天畸形修复等,通过吻合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通知指出,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空肠回肠吻合术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缺乏基础理论支撑和高质量循证
0评论2025-07-1321
做“足”功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79岁糖尿病患者人数到2030年预计将突破1.64亿人。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攀升,糖尿病足这一严重并发症的患病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临床统计表明,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1年新发率达8.1%,总截肢率
0评论2025-06-2431
植物甾醇能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3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最新研究发现,富含植物甾醇的饮食或是预防心脏病与Ⅱ型糖尿病的关键。
植物甾醇是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脂类分子,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最新研究表明,日常饮食中植物甾醇摄入量较高的人群,患心脏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降低9%和8%。此外,这类人群的胰岛素调节能力更强,炎症标志物水平更低,肠道菌群构成也更有利于代谢健康。
此前研究多聚焦于高剂量植物甾醇
0评论2025-06-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