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体检通常以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前五位为对象。肺癌作为第一常见肿瘤,最早进入人们的预防视野,很多体检机构也将高科技技术应用于肺癌筛查,比如备受评价的低剂量螺旋CT扫描。
在肺癌筛查中,低剂量螺旋CT扫描确实比胸片更敏感,不会给受检者带来比胸片更大的辐射损伤。是比胸片更早发现肺癌的重要检查手段。CT是一种很好的癌症筛查方法,但用于高危人群,如有长期吸烟史、长期接触环境污染的职业人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建议使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肺癌可通过连续三天的正面胸片和痰细胞检查进行常规筛查。低剂量螺旋CT可用于高危人群,发现的问题可进一步检查。
山东省泰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杨庆喜博贺医生建议如需健康咨询,可咨询博贺医生在线医生。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由王静整理。
此外,肿瘤标志物的简单检测也成为体检中广泛使用的手段之一。防癌体检中,在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人群中,半年到三年的癌症发病率不低。因此,肿瘤标志物的升高预示着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如果上升,半年后必须复查,直到各项指标正常或查出癌症。
警惕!CT报告出现这些字眼,可能与肺癌有关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赵方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做CT时被查出肺结节,大家不禁三连问:怎么突然冒出结节?会不会变成肺癌?我该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其实,大多数肺结节在确诊前已默默存在多年,只因影像技术进步、低剂量螺旋CT普及,才被大家发现。
究竟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提高警惕?张毅给出了专业指导。
肺结节≠肺癌:多大才需要紧张?
肺结节,顾名思义
0评论2025-08-1621
《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在济南发布
中新网济南4月19日电 4月18日,《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济南发布,系中国首个聚焦小细胞肺癌患者群体的权威报告,首次系统性揭示了中国小细胞肺癌在临床诊疗和患者生存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优化临床实践、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记者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仪式上获悉,《白皮书》的调研历时一年,范围覆盖中国27个省份(直辖市)的434家医院,从近5000名医生
0评论2025-04-2040
专家提醒:肺癌防治早筛是关键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赵方园)“肺癌防治需贯彻‘早筛早诊早治’原则,尤其要提升公众对健康体检的重视。”4月15日-21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举办肺癌防治科普义诊活动。活动现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接受中新健康等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发现是预防癌症的关键,建议建立区域性肺癌筛查数据库,推动早癌识别标准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
0评论2025-04-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