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看不见的微塑料,正在威胁人类健康

2022-09-25 10:021330

中新网9月25日电(魏湘辉)直径不到5毫米,甚至达到纳米级别的微塑料,肉眼几乎很难发现,但人们却不知不觉地吃、喝或把它吸进体内。发现这可能成为人类健康的另一个“隐形杀手”。目前国内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加强塑料管理。

微塑料可能伤肝肺

前几天微博热搜上了一篇关于微塑料对肝肺损害的研究。相关研究发表在期刊《环境与研究》(环境科学技术)上。实验室结果表明,纳米级微塑料可能会进入肝细胞和肺细胞,破坏它们的正常过程,从而对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过去,人们对微塑料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其对环境的影响上。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理查德汤普森(Richard Thompson)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水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

2016年,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被列为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2017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通过了《二十国集团海洋垃圾行动计划》,这使得微塑料中的污染在全球议程中受到关注。

近两年来,科学家逐渐发现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2021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也在《环境与研究》(环境科学技术)发表了相关研究,发现体内微塑料含量增加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

无处不在的微塑料

长期以来,塑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惰性物质。认为微塑料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胃肠道和胆道排出体外。然而,动物研究表明,小于10m的微塑料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循环系统,并到达其他组织。

202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期刊《环境国际》(环境国际)上的一篇论文称,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进一步引发了微塑料对人体健康长期影响的担忧。

事实上,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塑料几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南京大学的上述研究发现,经常喝瓶装水、吃外卖食品和从事粉尘接触工作的参与者,其粪便中的微塑料较多。此外,个人护理产品如沐浴露、牙膏、防晒霜等。洗衣机洗衣服的废水都可能含有微塑料。

有研究人员提出,人们在生活中不要滥用塑料制品,吸管、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外卖盒等。使用后不应随意丢弃;买衣服时尽量选择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包括羊毛或棉等天然材料;在选择个人护理产品时,也要注意成分表,尽量不要使用塑料磨砂成分的产品;而做好垃圾分类也有利于减少微塑料的破坏,让垃圾分类和塑料回收相辅相成。

多地加强塑料治理

中国的塑料污染治理也在积极推进,山西、河南等地都出台了相关规定。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到,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mm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以及其他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产品。

2021年7月,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山西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禁止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清单管理。

2022年1月,河南省公布《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2022年3月1日实施。第十六条规定,依法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第十九条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餐饮配送服务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勺子等餐具。(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节如何选购月饼?请收好四点消费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河南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中秋将至,为帮助消费者选购到安全、放心、满意的月饼,欢度佳节,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渠道,核查经营资质 应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正规销售场所或运营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购买月饼。谨慎购买街边摊、朋友圈、微信群等售卖的“自制纯手工”“无添加”“网红”月饼,这类产品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来源不

0评论2025-09-2817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暴露源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可能携带病毒。 低风险动物:啮齿

0评论2025-09-2812

“七八分饱”如何界定?3个方法来判断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有句话叫,“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所以,就算你毫无减肥需求,吃饭也请牢记——七八分饱就停筷。那么,到底吃到什么程度算“七八分饱”?有3个判断方法,一起来看! 给大脑留5分钟“反应时间” 吃饭时别一口接一口不停歇,吃到中途不妨放下筷子,喝杯温水或起身整理下餐桌。等5分钟后再感受:如还能吃几口,但没了“必须吃完”冲动,就是刚好状态。

0评论2025-09-2812

守护“舌尖安全” 共筑健康防线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健康之基,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核心,倡导以道德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 选购:从源头把控安全 一是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拒绝无证摊贩售卖食品,避免来源不明食

0评论2025-09-2811

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出,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

0评论2025-09-2812

你的听力还好吗?10个关键问题自查
今天是国际聋人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超15亿人。那么,如何才能早点发现听力受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这10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如果有3到4道题出现问题,我们就建议到医院就诊,怀疑是听力受损。新生儿如何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所有的孩子出生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必须进行新生儿听力筛

0评论2025-09-2812

一天中最该刷牙的时刻,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家都知道“早晚刷牙,不长蛀牙”,但一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懒人只想刷一次,早上刷好还是晚上刷好?”今天就告诉你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为什么晚上刷牙不能省?01为什么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口腔健康的两大公敌:龋病(蛀牙)和牙周病(老掉牙),都是由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不断堆积繁殖,持续破坏牙齿和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的。但是这些细菌并不是一开始就牢牢地粘在牙面上了,形成稳定成熟的菌

0评论2025-09-2810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需注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一是诺如病毒肠炎

0评论2025-09-2812

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安徽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油多,菜香”,中国传统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追求“味”。美味的食物虽能刺激食欲,但油(脂肪的一种存在形式)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日常用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如何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25-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超则过量。 按照健康摄油标准,一人一天建议摄入25

0评论2025-0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