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节前市场探物价

2022-09-29 09:02750

国庆节临近,是消费旺季。市场供应充足吗?蔬菜、肉、蛋的价格怎么样?采取什么措施稳定物价?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城市的农贸超市。

鸡蛋价格总体稳定。

9月26日早上7点,广东省汕头市华大隆的新岭海市场人头攒动。这是一个当地的大型菜市场,这里汇集了各种蔬菜、肉和肉制品、鸡蛋、当地小吃和面食等。商贩的叫卖声和居民的询问声交织在一起,烟火味十足。

在李老板的鸡蛋摊位前,家住附近的张阿姨正在犹豫:7.5元/斤的地草蛋、7.9元/斤的郑达鲜鸡蛋、8元/斤的乌骨鸡蛋、6.5元/斤的普通鸡蛋.“种类太多了,不知道选哪个好。”张阿姨说:“我家老头子平时出来买菜。今天他去帮助他的儿子。这些鸡蛋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整体价格似乎有所上涨。”

李老板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鸡蛋价格波动变化很大。8月22日一个鸡蛋(30打鸡蛋一个)226元,9月初252元。现在这个价格基本稳定。“总体来看,各类鸡蛋均价从6.5元一斤到8元一斤不等。”李老板说:“我家卖的乌鸡蛋最贵,营养价值高;不过卖得最好的是这种地草蛋,价格适中,味道也不错。”在李老板的推荐下,张阿姨终于挑到了两斤半的碎草蛋。“快到国庆节了,女儿要回家了。她最喜欢我做的蒸蛋,我得提前准备。”张阿姨说。

"随着假期的临近,蔬菜和鸡蛋的整体价格感觉略有上涨."来自深圳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他平时去蔬菜批发市场买菜,蔬菜均价在2到3元左右。“西兰花、青豆等的价格。会高一点,每斤4到5元,小区附近的市场会贵一点,大概贵20%到30%。”张老师说,“除了假期临近,更重要的是受天气条件影响大。几次台风过后,菜价能翻一倍。”

汕头的邱老师说,“市场菜价每天都在变化,波动幅度大概在1%到3%。”他告诉记者,由于气候、季节、收成的影响,蔬菜价格会突然大幅上涨,这也是短期的正常现象。

在北京幸福荣耀生鲜超市,西蓝花价格为5.8元/斤。“最贵的应该是乳黄瓜,13.8元一斤。”该超市理货员王女士告诉记者,“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其余蔬菜,如小油菜、圆生菜、圆茄子、西红柿、苦瓜、黄瓜等。都是三五元一斤。前阵子中秋节过后,菜价明显下降。最近一周,菜价略有上涨,但涨幅并不明显。1块钱不到一斤,整体价格比较稳定。”

据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每周市场动态显示,9月10日至9月17日这一周,蔬菜价格明显下降。新发地统计部部长刘通分析,一方面是前期价格过高,为菜价下跌预留了较大空间;另一方面,近期气象条件理想,有利于蔬菜生长。后期随着秋菜的陆续上市,价格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菜价可能进入季节性下降区间。

肉类价格小幅上涨。

随着天气转凉,国庆将至,北京不少消费者开始“糊秋肥”。最近全国各地的肉价怎么样?

9月25日,记者在北京某超市看到,五花肉约32.8元/斤,尖肉24.8元/斤,纯排骨39.9元/斤。“我家平时买的黑猪肉50块钱一斤左右,价格变化不大。本周猪肉价格上涨了一点,但总体上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前来买菜的徐女士说,“随着天气转冷,除了猪肉,我打算多买些牛羊肉,在家吃。”

在深圳,五花肉的价格在一斤左右

在上海,考虑到家乐福超市、卜蜂莲花超市、东安农贸市场、密云农贸市场等市场的价格,五花肉平均价格在40元一斤左右。在汕头,五花肉分为进口猪肉和澄海本地猪肉,价格略有不同。“以本地猪肉为例。一个月的时间,价格从20块钱的14到18涨到了18,涨幅在10%到20%左右。洋猪肉略低。”邱老师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9月中旬,与9月上旬相比,30种产品价格上涨,17种产品价格下降,3种产品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23.7元/公斤,环比上涨0.9%。此前数据显示,9月初,生猪价格(外三元)23.5元/公斤,环比上涨4.4%。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先跌后涨的过程,近期在每公斤22-24元区间波动;最近一周猪粮比价为8.381,处于猪肉储备计划确定的合理区间61至91的上沿。

猪肉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刘通分析,中秋节后,虽然肉类消费短暂进入淡季,但养殖场对猪价的预期并未降温,猪价和肉价依然坚挺。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多次对后期生猪市场供求和价格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综合各方分析,目前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的存栏量都在持续上升。此外,天气转凉后育肥猪生长速度加快,企业冻肉库存处于高位,年内大部分将供应市场。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将有保障,价格难以持续上涨。

9月以来,截至27日,商务部、发改委已进行了三次中央储备肉收储,部分省份也同步进行了储备肉收储。据估计,这

月放储量达到20万吨。“这释放出比较明确的信号,即肉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刘通说,“此前,毛猪生产一直是靠市场上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此轮市场上还有一只‘看得见的手’也参与调节,就是为了‘削峰填谷’,防止肉价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这是对养殖业健康、稳定、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保供稳价不放松

  “我当然是希望菜价越低越好啦。”张先生说,“快要过节了,菜价肉价有所上涨是正常的,只要别一直涨就行。”

  李老板则希望鸡蛋价格稳定在现有水平。“总是涨涨落落,我们农户心里也没底。”李老板说,“后续蛋价不要‘大跳水’就好,我觉得稳中有升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事关群众基本生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孟玮说,“国庆节临近,蔬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需求趋旺,叠加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方出现强降雨天气等不利因素,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面临一定压力。”

  稳物价将采取哪些措施?

  孟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在紧盯蔬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需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督促指导各地采取加强生产、投放储备、市场监管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一是指导各地紧抓蔬菜生产、加强产销衔接、畅通运输配送,保障终端市场“微循环”顺畅、市场供应充足。采取平价销售、补贴流通销售环节、减免批发市场进场费等措施,促进价格平稳运行。

  二是及时投放中央猪肉储备,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投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保障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同时,指导各地适时投放成品粮油、蔬菜、鸡蛋等储备,增加市场供应。

  三是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坚持诚信经营、带头保供稳价,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从市场运行情况看,有关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近期成品粮油价格基本稳定,蔬菜、鸡蛋价格回落,猪肉价格总体平稳运行。”孟玮说,“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踪重要民生商品市场形势,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推动有关措施落地见效,保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为广大群众欢度节日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节如何选购月饼?请收好四点消费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河南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中秋将至,为帮助消费者选购到安全、放心、满意的月饼,欢度佳节,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渠道,核查经营资质 应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正规销售场所或运营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购买月饼。谨慎购买街边摊、朋友圈、微信群等售卖的“自制纯手工”“无添加”“网红”月饼,这类产品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来源不

0评论2025-09-2824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暴露源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可能携带病毒。 低风险动物:啮齿

0评论2025-09-2818

“七八分饱”如何界定?3个方法来判断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有句话叫,“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所以,就算你毫无减肥需求,吃饭也请牢记——七八分饱就停筷。那么,到底吃到什么程度算“七八分饱”?有3个判断方法,一起来看! 给大脑留5分钟“反应时间” 吃饭时别一口接一口不停歇,吃到中途不妨放下筷子,喝杯温水或起身整理下餐桌。等5分钟后再感受:如还能吃几口,但没了“必须吃完”冲动,就是刚好状态。

0评论2025-09-2816

守护“舌尖安全” 共筑健康防线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健康之基,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核心,倡导以道德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 选购:从源头把控安全 一是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拒绝无证摊贩售卖食品,避免来源不明食

0评论2025-09-2816

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出,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

0评论2025-09-2815

你的听力还好吗?10个关键问题自查
今天是国际聋人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超15亿人。那么,如何才能早点发现听力受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这10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如果有3到4道题出现问题,我们就建议到医院就诊,怀疑是听力受损。新生儿如何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所有的孩子出生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必须进行新生儿听力筛

0评论2025-09-2816

一天中最该刷牙的时刻,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家都知道“早晚刷牙,不长蛀牙”,但一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懒人只想刷一次,早上刷好还是晚上刷好?”今天就告诉你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为什么晚上刷牙不能省?01为什么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口腔健康的两大公敌:龋病(蛀牙)和牙周病(老掉牙),都是由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不断堆积繁殖,持续破坏牙齿和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的。但是这些细菌并不是一开始就牢牢地粘在牙面上了,形成稳定成熟的菌

0评论2025-09-2815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需注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一是诺如病毒肠炎

0评论2025-09-2814

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安徽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油多,菜香”,中国传统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追求“味”。美味的食物虽能刺激食欲,但油(脂肪的一种存在形式)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日常用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如何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25-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超则过量。 按照健康摄油标准,一人一天建议摄入25

0评论2025-09-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