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即将结束。在激活多地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核酸检测服务,多措并举保障假日旅游安全,守住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
根据北京疾控中心的提醒,员工在国庆假期后复工时,必须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7日上午,北京多个核酸采样点有序排队。
为了满足公众在假期结束前对核酸检测的需求,北京市进一步优化了核酸检测服务。6日、7日,北京多个区调整延长核酸检测点采样时间。
从很多地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各地对节后复工返校的要求不尽相同。其中,成都市卫健委通知,7日,成都全市将开展核酸检测,节后复工或返校时,需提供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我国仍有一批中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不容忽视。国家卫健委消息,6日,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288例,其中本地病例216例。
针对国庆假期临近结束返程客流增多的情况,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部门继续加强测温查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便捷出行。
校园防疫问题牵动人心。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既要防范社会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又要保证师生有一个有序健康的假期。根据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多地倡导师生就地过节,有效提升国庆假期校园准入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同时防止“关校门”。
个别地区疫情防控压力大,防控措施仍然简单化、“一刀切”。为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建立解决群众诉求“1 N”平台专班工作机制,整合热线资源,第一时间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当好疫情防控“服务员”,确保节日期间当地群众健康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觅风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预案和“九个严禁”的要求,科学精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加码,引导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警惕冰箱里的食物变“炸弹”
近期随着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人们愈加频繁地使用冰箱。不过,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并非所有食物进了冰箱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一些食物在冰箱中可能变身“隐形炸弹”。
“一开冰箱门,百香果‘嘭’一声炸了我一脸!”“冻了一夜的可乐,拿出来直接炸成两半”……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冰箱前的惊魂一刻。从百香果汁、柠檬水到杨梅汁、杨枝甘露,甚至可乐、啤酒,都可能变身“炸弹”。
那么,这些常见食物为何
0评论2025-08-283
年轻人心理健康“充电”只需三招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前一天晚上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整个人神清气爽,连心情都很“明媚”?或者,虽然昨晚没睡好,但今天吃到一个“来报恩的”的西瓜,或者去公园快走了一圈,心情竟也悄悄亮了起来?现在,科学告诉我们:这些日常的小选择,真的会改变你的内心世界。
一项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新研究,揭示了年轻人如何通过简单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充电”——不是手机,而是心理能量。这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研究,
0评论2025-08-282
特定神经元有助大脑微调血糖水平
在禁食或低血糖等压力情况下,脑部能调控葡萄糖释放,但这种调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却鲜少被关注。据最新一期《分子代谢》杂志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丘脑的一类特定神经元能帮助大脑在日常情况下维持血糖水平。
过去50年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一些神经元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VMH),该脑区负责控制饥饿、恐惧、体温调节及性活动。
此次,研究团队关注
0评论2025-08-282
碘伏能消毒还能护肤?
【流言鉴定科】
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用碘伏去头屑、除黑头、嫩肤的帖子点击量颇高。这个看似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靠谱吗?
“用碘伏洗头三天,头屑全消失”“用碘伏泡手能让皮肤变嫩”“用碘伏擦黑头,一周就可让毛孔隐形”……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诸如此类的碘伏护肤帖子点击量颇高。这个看似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靠谱吗?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您一探究竟。
仅有杀菌作用
网上这些碘伏“妙用”的理论
0评论2025-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