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一碗台湾牛肉面传承“家的味道”

2022-10-08 08:31920

“老山东自制牛肉面”店一角。

(资料图片)

走进面馆,首先看到的是几块黑底金字的牌匾。现任店主于怀增介绍,牌匾都是他爷爷于新志题写的,其中一块写着该店“食为天”的座右铭,也道出了家乡面馆的变迁历史。

余新智带着妻子从青岛来到台湾省后,为了生计,他摆起了地摊,身上只有七十块钱。起初,他主要以卖山东馒头为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剩的面皮边角料用来做手工刀切,物尽其用。余怀增还记得父亲的回忆,用市场牛肉摊上剩下的牛骨做汤,煮一碗面,是天下美味。

退伍军人定居在陌生的台北,大多在万华区西门町做小生意谋生。“山东人勤劳、忠诚,所以我爷爷的生意很好。”余怀增说。

经过艰苦的努力,鱼枷的摊子越做越大。终于在70年代,在今天的昆明街设立了自己的店铺,生意变成了手工切牛肉面的主业。老山东口音很重,很多老客人都喜欢叫它“老山东”,这也是这家店名字的由来。几年后,鱼枷面馆搬到了西宁南路,一直流传至今。

余怀增牢记爷爷传下来的经商经验,做好一件事,货真价实,精益求精。“创业容易,维持难。希望把爷爷的创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传承下去。”

不只是家面馆,各种流派的牛肉面店也遍布台北街头。桃园街全盛时期,十几家“牛肉面大王”云集,成为台北一景。牛肉面的流行集中在台北,鱼枷面馆也是台湾省牛肉面流行的一个缩影。

由于台湾省早期农业社会以水稻种植为主,面食并不是当地人的主食。关于台湾省牛肉面的起源,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1949年后,由于粮食短缺,小麦、牛肉等物资被大量引入岛内,台湾数百万退伍军人及其家属的“食欲转化”,为牛肉面的相遇创造了条件。

已故美食评论家凯耀东教授关于台湾省牛肉面起源于退伍军人家庭村的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在怀增看来,当年,爷爷漂洋过海,辛辛苦苦来到台湾,想养家糊口。他的“家常面条”是最简单的谋生手段。这碗家乡风味的面食,也是老一辈想家时的情感寄托。

食物最暖人心。除了牛肉面,于怀增坚持做手工饺子,也是从祖上继承了配方,保留了传统的家乡风味。他总是提醒客人不要忘记喝饺子汤。“我爷爷说饺子汤味道像家”。

在当地,牛肉面曾经是学生的不二选择,也是晚归农民工的最爱。大多数外国游客对台湾省美食的印象都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有美食家说,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散发着乡愁和“家的味道”,这也铭刻在台湾省人的集体记忆中。

“口碑重要,味道更重要,熟悉的味道最能唤起人的内心感受。我会努力把‘老山东’传承下去。”余怀增说。

(据新华社台北电力)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警惕冰箱里的食物变“炸弹”
近期随着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人们愈加频繁地使用冰箱。不过,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并非所有食物进了冰箱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一些食物在冰箱中可能变身“隐形炸弹”。 “一开冰箱门,百香果‘嘭’一声炸了我一脸!”“冻了一夜的可乐,拿出来直接炸成两半”……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冰箱前的惊魂一刻。从百香果汁、柠檬水到杨梅汁、杨枝甘露,甚至可乐、啤酒,都可能变身“炸弹”。 那么,这些常见食物为何

0评论2025-08-283

年轻人心理健康“充电”只需三招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前一天晚上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整个人神清气爽,连心情都很“明媚”?或者,虽然昨晚没睡好,但今天吃到一个“来报恩的”的西瓜,或者去公园快走了一圈,心情竟也悄悄亮了起来?现在,科学告诉我们:这些日常的小选择,真的会改变你的内心世界。 一项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新研究,揭示了年轻人如何通过简单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充电”——不是手机,而是心理能量。这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研究,

0评论2025-08-282

特定神经元有助大脑微调血糖水平
在禁食或低血糖等压力情况下,脑部能调控葡萄糖释放,但这种调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却鲜少被关注。据最新一期《分子代谢》杂志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丘脑的一类特定神经元能帮助大脑在日常情况下维持血糖水平。 过去50年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一些神经元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VMH),该脑区负责控制饥饿、恐惧、体温调节及性活动。 此次,研究团队关注

0评论2025-08-282

碘伏能消毒还能护肤?
【流言鉴定科】 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用碘伏去头屑、除黑头、嫩肤的帖子点击量颇高。这个看似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靠谱吗? “用碘伏洗头三天,头屑全消失”“用碘伏泡手能让皮肤变嫩”“用碘伏擦黑头,一周就可让毛孔隐形”……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诸如此类的碘伏护肤帖子点击量颇高。这个看似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靠谱吗?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您一探究竟。 仅有杀菌作用 网上这些碘伏“妙用”的理论

0评论2025-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