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跟着节气去旅行

2022-09-16 22:47990

春夏秋冬藏,从春分、夏至到秋分、冬至,二十四节气传承千年,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季节的指引,是生活的审美。如今,人们循着节气去旅行,欣赏不同季节适宜的风景,体验传统习俗,领略文化魅力,感受时光变迁之美。

节气旅游悄然兴起。

白露变成了霜。白露,一个诗意的节气,在风和云的光芒中诠释着秋天的美好。白鹿旅行,感受秋天的清爽感觉,享受秋天的喜悦,忘记秋天的味道。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了10条“24节气秋白露主题游线路”,以传统节气为基础,以秋季为主题,包括“邱琦雁栖湖畔雁栖楼3354”、“秋艳3354游北京雨燕栖居”、“秋阳3354去健康养生之旅”、“秋微354的北京秋色之美”、“秋天的秋夜”等

今年,北京已陆续推出“二十四节气(春蛰夏长)”主题游。据记者了解,“二十四节气”主题游为北京休闲度假注入了新的活力,释放了文化旅游的消费潜力,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

在白露节,苏州人通常会酿造白露米酒,品尝白露茶,吃红薯。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推出“借节气游高新”主题活动,根据每个节气的季节特点,为游客推荐适合的旅游方案。今年夏天,苏州还举办了二十四节气主题展,展示了节气的物候特征和文化内涵,激发了节气的生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地的文化和旅游办公室微信官方账号推出节气旅游专题。“节气游广西”向游客介绍适合节气的旅游方式。例如,立秋是寻找龙眼的最佳时间,广西平南有“中国石桥龙眼之乡”的美誉。《初秋》着重宣传平南的旅游特色。除了美味的龙眼,屏南还有被称为“小张家界”的北帝山、正觉寺、状元阁等历史文化景点。

今年夏天,山东聊城举办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变伴我行”之旅,深入挖掘节气对应的季节风光、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聊城生活美学与传统节气融合的美好。

展现旅游节气之美。

“春雨震春清谷,夏满山夏连暑,秋露霜降秋,冬雪雪寒”。这是一首很多中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气候歌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瑰宝。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包含了农耕、民俗、饮食、节日、诗歌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一直被珍视和传承。

旅行是一种发现美和感觉良好的方式。当节气与旅游相遇,就成了宝贵的旅游资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所副教授吴丽云表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向全世界传播的产物。它们是独特的文化遗产和资源,是旅游业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和转化的文化旅游资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熟知的文化符号,也是文化旅游的吸引点。二十四节气特有的连续性,是各地发展全时旅游的重要支撑。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告诉记者,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节气是旅游内容的重要载体。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民俗、文化活动和装饰

节气牵手旅游,游客的眼睛是雪亮的,旅游能让节气这么亮。吴丽云介绍,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旅游内容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景点,如北京的二十四节气公园、河南登封景区、浙江嘉兴的鲍云二十四节气博物馆等二、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节气活动和饮食。比如立春吃春饼,谷雨祭海,长夏吃五色米,长芒种烹梅,冬至祭祖。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对旅游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三是各地结合二十四节气创新推出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成为节气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如北京二十四节气主题游线路、浙江宁波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系列活动等。越来越多的景点将二十四节气与景观民俗相结合,突出文化特色。

金准认为,首先要扎根传统,充分挖掘节气出行中的文化精髓;其次,要注重转化,开放各种新技术、新趋势、新体验,将古老的节气文化转化为现代产品。同时,我们应该走在前列,探索节气文化的可能性,让节气文化具有生机和活力。

吴丽云认为,应以旅游为载体,创造性地发展二十四节气。以文化创意赋能二十四节气的旅游开发,结合节气背后的民俗、故事、影像、农耕等元素,开发出一种被大众广泛认可的全新文化体验形式。无论是主题景区、特色节日,还是具有独特仪式感和体验感的内容,或者由此形成的文化衍生品、文创商品,这些都是二十四节气可以借助旅游的力量深度挖掘的内容。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节如何选购月饼?请收好四点消费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河南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中秋将至,为帮助消费者选购到安全、放心、满意的月饼,欢度佳节,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渠道,核查经营资质 应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正规销售场所或运营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购买月饼。谨慎购买街边摊、朋友圈、微信群等售卖的“自制纯手工”“无添加”“网红”月饼,这类产品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来源不

0评论2025-09-2813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暴露源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可能携带病毒。 低风险动物:啮齿

0评论2025-09-2810

“七八分饱”如何界定?3个方法来判断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有句话叫,“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所以,就算你毫无减肥需求,吃饭也请牢记——七八分饱就停筷。那么,到底吃到什么程度算“七八分饱”?有3个判断方法,一起来看! 给大脑留5分钟“反应时间” 吃饭时别一口接一口不停歇,吃到中途不妨放下筷子,喝杯温水或起身整理下餐桌。等5分钟后再感受:如还能吃几口,但没了“必须吃完”冲动,就是刚好状态。

0评论2025-09-2812

守护“舌尖安全” 共筑健康防线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健康之基,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核心,倡导以道德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 选购:从源头把控安全 一是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拒绝无证摊贩售卖食品,避免来源不明食

0评论2025-09-289

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出,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

0评论2025-09-2810

你的听力还好吗?10个关键问题自查
今天是国际聋人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超15亿人。那么,如何才能早点发现听力受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这10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如果有3到4道题出现问题,我们就建议到医院就诊,怀疑是听力受损。新生儿如何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所有的孩子出生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必须进行新生儿听力筛

0评论2025-09-2811

一天中最该刷牙的时刻,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家都知道“早晚刷牙,不长蛀牙”,但一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懒人只想刷一次,早上刷好还是晚上刷好?”今天就告诉你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为什么晚上刷牙不能省?01为什么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口腔健康的两大公敌:龋病(蛀牙)和牙周病(老掉牙),都是由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不断堆积繁殖,持续破坏牙齿和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的。但是这些细菌并不是一开始就牢牢地粘在牙面上了,形成稳定成熟的菌

0评论2025-09-288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需注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一是诺如病毒肠炎

0评论2025-09-2811

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安徽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油多,菜香”,中国传统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追求“味”。美味的食物虽能刺激食欲,但油(脂肪的一种存在形式)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日常用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如何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25-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超则过量。 按照健康摄油标准,一人一天建议摄入25

0评论2025-0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