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市中小学体测优良率达77.54%

2025-09-26 10:0060people

昨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0年至今,全市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已由2020年的61.9%,上升至2024年的77.54%,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心理健康方面,将加快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数字化预警体系。未来,本市将继续完善心理健康筛查预警研判体系,加快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数字化预警体系,建立覆盖筛查、评估、干预的全流程数字平台,落实覆盖全员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

“家校社”协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市政府在关于促进本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工作情况报告中指出,本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本市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超过70%,2025年不通过中考分数升入高中比例已达30%。体育育人作用持续得到强化,2020年至今,全市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已由2020年的61.9%,上升至2024年的77.54%,年均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2024年较2023年提高3.83%,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校园支持环境方面,近三年,本市累计投入16亿元,完成近600万平方米中小学操场改造,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优质的活动空间。投入市级补助资金2.53亿元,完成2.39万间教室灯光照明改造,覆盖1075所学校。食品安全方面,发布中小学健康膳食指引,制定食材采购标准,研发200道“新式学生餐”和3000道学生餐带量食谱,实行智慧食堂和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家校社”协同方能凝聚多方共促健康成长合力。本市持续推动“家长会、家长课、家访行”落地,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新型家长会,全市已有1500所中小学全面落实新型家长会措施。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普及率达100%。

目前,本市每年组织全体中小学生开展一次体质健康测试、一次健康体检和2次屈光度监测。计划对学龄前大班儿童开展远视储备量监测,建立覆盖每个孩子的视力监控体系。

将对学生体质健康开展动态监测

下一步如何继续更好推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工作?本市将从身心健康一体谋划上下功夫,坚持系统施策。在体质健康管理方面,将加快推进学龄前大班儿童远视储备量全员监测工作,研制儿童青少年肥胖及脊柱侧弯防控指导手册,开展重点人群健康干预,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实施动态跟踪。研究制定身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近视率、脊柱侧弯率、肥胖率等关键指标纳入考核,提升学生健康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学校体育工作质量也将继续提升。例如,要着力抓好“体育八条”落实,健全体质健康精准干预机制。完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阳光体育班级赛。持续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通过引入新兴体育运动等方式丰富校园体育供给。

心理健康方面,本市将完善心理健康筛查预警研判体系,加快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数字化预警体系,建立覆盖筛查、评估、干预的全流程数字平台,落实覆盖全员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启动“京娃”智能体建设,推动健康师“京小健”整合体育、营养、心理等数据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建议。

此外,本市将全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计划在2027年实现“教联体”各区各校全覆盖,通过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推动资源共享。

建议常态化实施心理健康测评

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近年来,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不过,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小眼镜”“小胖墩”和“小焦虑”等问题总体呈现高发和低龄化趋势,与“身心健康二十条”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例如,学生过重心理负担还未根本缓解、高质量身心健康教育供给还有不足、筛查-干预-转介-治疗流程闭环还未形成、校家社协同机制还不够完善等。

面临上述困难和挑战,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要继续落实落细减负提质措施,有效疏导学生过重心理负担。例如,提升课堂教学和学业评价实效,强化作业总量与考试频次管理,科学控制电子作业时长,切实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和自主发展空间。健全校园冲突与欺凌行为的早期发现、及时报告和有效干预机制。保障学生每日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落实“课间一刻钟”自由活动,鼓励利用走廊、架空层等拓展活动空间。

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要打通服务链关键环节,健全全流程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实施心理健康测评与体质健康测试。整合多部门监测信息,建立统一的学生健康数据平台,并保护学生隐私。制定规范的筛查工具、转介流程和复学标准。鼓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进校开展咨询培训。建立稳定的医校转介“绿色通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工作机构和心理服务机构参与学校健康服务,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探索“互联网+心理诊疗”服务模式,深化心理健康相关医保政策研究。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秋节如何选购月饼?请收好四点消费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河南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中秋将至,为帮助消费者选购到安全、放心、满意的月饼,欢度佳节,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渠道,核查经营资质 应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正规销售场所或运营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购买月饼。谨慎购买街边摊、朋友圈、微信群等售卖的“自制纯手工”“无添加”“网红”月饼,这类产品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来源不

0评论2025-09-285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暴露源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可能携带病毒。 低风险动物:啮齿

0评论2025-09-282

“七八分饱”如何界定?3个方法来判断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有句话叫,“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所以,就算你毫无减肥需求,吃饭也请牢记——七八分饱就停筷。那么,到底吃到什么程度算“七八分饱”?有3个判断方法,一起来看! 给大脑留5分钟“反应时间” 吃饭时别一口接一口不停歇,吃到中途不妨放下筷子,喝杯温水或起身整理下餐桌。等5分钟后再感受:如还能吃几口,但没了“必须吃完”冲动,就是刚好状态。

0评论2025-09-281

守护“舌尖安全” 共筑健康防线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健康之基,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核心,倡导以道德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 选购:从源头把控安全 一是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拒绝无证摊贩售卖食品,避免来源不明食

0评论2025-09-281

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出,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

0评论2025-09-282

你的听力还好吗?10个关键问题自查
今天是国际聋人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超15亿人。那么,如何才能早点发现听力受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这10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如果有3到4道题出现问题,我们就建议到医院就诊,怀疑是听力受损。新生儿如何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所有的孩子出生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必须进行新生儿听力筛

0评论2025-09-281

一天中最该刷牙的时刻,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家都知道“早晚刷牙,不长蛀牙”,但一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懒人只想刷一次,早上刷好还是晚上刷好?”今天就告诉你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为什么晚上刷牙不能省?01为什么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口腔健康的两大公敌:龋病(蛀牙)和牙周病(老掉牙),都是由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不断堆积繁殖,持续破坏牙齿和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的。但是这些细菌并不是一开始就牢牢地粘在牙面上了,形成稳定成熟的菌

0评论2025-09-283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需注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一是诺如病毒肠炎

0评论2025-09-282

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安徽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油多,菜香”,中国传统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追求“味”。美味的食物虽能刺激食欲,但油(脂肪的一种存在形式)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日常用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如何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25-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超则过量。 按照健康摄油标准,一人一天建议摄入25

0评论2025-0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