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一老一小”如何更好融在一起

2025-11-11 10:0000people

  “有些年轻夫妇生育时,父母年事已高,难以承担高强度带娃责任,以致在养老和托育两方面同时面临压力。”近日,四川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养老托育一体化”课题组成员石璐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背景下,“养老托育一体化”这一创新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它将养老服务与托育服务整合在同一空间或邻近区域,实现资源共享与代际互动。”在对国内外养老托育一体化模式进行充分调研后,石璐认为,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缓解家庭“一老一小”的照护压力,还能促进代际交流,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养老托育一体化”在国内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石璐举例说,如起步较早的杭州,在2017年开启“老幼共托”本土化实践,至今尚不足10年。

  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幼共托”受到高度重视并形成成熟模式。石璐介绍,德国利多社区的“多代屋”、日本部分社区的“老幼共托所”等,都采用“空间融合”模式,其核心是让老年人与婴幼儿建立“陪伴、互动、情感联结”关系。在实际服务中,托育仍由专业幼教人员主导,养老则由专业护理人员负责。

  这种“空间融合”的思路,在我国多地“老幼共托”实践中得到体现。在四川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锦城社区综合体,今福蓉·高新长者之家与咿薇托育婴幼儿之家分别位于相邻的三、四楼,物理空间结构完全独立,内部管理体系也各不相同。

  相比之下,美国“圣文森特代际学习中心”的融合程度更深。石璐了解到,该中心直接将托育班开设在养老院内,每周5个工作日对外开放,提供灵活的全日托、半日托服务。托育与养老共用一栋建筑,工作人员还会引导老年人适度参与婴幼儿照料,比如协助换尿布、辅助进行抓握训练等。

  “这种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需要分阶段稳步推进。”石璐认为,当前实现“空间融合”,是推动“老幼共托”走向真正融合的关键一步,也是必要路径。

  她同时指出,“养老托育一体化”虽强调融合建设、空间共享、功能共建,但内部运营管理仍分为养老和托育两部分。养老由民政部门主管,托育则归卫生健康委负责。这种创新模式目前尚未形成联合管理机制,后续需要在顶层设计、服务标准与监管规则上进行统一性探索,积累经验。

  石璐指出,老年人与婴幼儿对环境安全、专业照护的要求极高,新建或改建符合标准的融合场所,初始投入规模较大。

  “从经营层面看,我们面临不小挑战。”负责运营管理锦城社区综合体的成都高新区社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以养老服务举例,“在装修、适老化改造及相关设备配置上,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与精力。目前该板块虽在进行市场化运营,但整体运营仍面临较大压力。”

  如何让“一老一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作为探索者,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鱼凫路社区黑籽儿普惠老幼融合园负责人牟笑苇希望国家及地方能出台相应政策标准与实施细则,“有了通行模式,我们在建设发展中可以有章可循”。

  牟笑苇期待,国家扶持资金可通过“以奖代补”等激励方式,推动更多有益模式落地。“以托育行业为例,成都市曾开展托育机构评级,对获评‘示范园’的机构给予资金奖励,我们机构因此获得20万元补贴。这种‘用奖励代替补贴’的方式,能有效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她同时坦言,目前老幼融合领域,还缺乏类似评价体系与扶持政策支持。

  “养老板块我们有社工、护工,托育板块有育婴师、保育员。”今福蓉·高新长者之家汤院长表示,立足“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长远发展,急需复合型人才支撑。在一些老幼融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幼教水平,还须精通老人护理,且每年要参加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

  牟笑苇鼓励托育园与养老中心工作人员跨领域考取相应资质。对此,石璐建议,要明确养老托育融合性机构的人才适用标准,尤其是融合空间的一线工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医学知识、康复护理、幼儿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不断壮大“既懂老、又懂小”的复合型服务人才队伍,满足“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推广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养老育幼同向发展。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流感疫苗组分每年更新,匹配当季流行株
“目前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疫苗匹配性比前几年进一步提高,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匹配性更高。”11月10日,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大燕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关于流感疫苗预防效果的问题时表示,与疫苗株抗原性相类似的流行株比例超过95%。 针对少部分公众认为“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打了疫苗也防不住”的误解,王大燕明确表示,虽然流感病毒容易

0评论2025-11-11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品种多达2000多个,栽培历史长达2700年以上。 萝卜普遍热量偏低,具有维生素C、钾及膳食纤维的含量较为丰富等营养特点,是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所谓“富贵病”人群的理想食物。同时,萝卜还含有胡萝卜素、甲硫素、莱菔甙等生物化学活性成分以及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等有

0评论2025-11-110

日常使用多种语言能延缓衰老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衰老》10日发表的论文称,科学家调查了27个欧洲国家超过86000人的信息,发现多语言能力(日常使用超过一种语言)能延缓衰老速度。 衰老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战,与认知衰退和功能障碍有关。过去的研究提出,使用多语言可能有助于保护认知功能,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依赖临床队列和间接测量衰老指标等因素,相关证据并不一致。 位于爱尔兰的全球脑健康研究所团队分析

0评论2025-11-110

胆固醇偏高 是吃鸡蛋惹的祸?
经常有患者向我咨询“胆固醇偏高了,是不是不能吃鸡蛋了,尤其是蛋黄”,究竟胆固醇偏高是否跟吃鸡蛋有关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膳食胆固醇与血液胆固醇 蛋黄中的胆固醇,属于膳食胆固醇。所谓膳食胆固醇,就是存在于食物中的胆固醇,比如含油脂较多的肉类、鸡蛋、黄油和全脂乳制品。另外,在加工肉类中也含有较多膳食胆固醇,比如香肠、腊肉等。 而医院检查出的胆固醇偏高,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但人体不是一

0评论2025-11-110

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光明时评】 街边菜市场里,老年人不再依赖塑料袋,而是拿着自备的环保布袋仔细挑选蔬菜水果;咖啡馆里,中年人自带杯子,享受每杯咖啡便宜两元的实惠;年轻人在点外卖时,主动选择不要一次性餐具……这些日常生活场景,正是绿色消费在我国悄然成长的痕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近期,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

0评论2025-11-110

“老幼共托”托起“朝阳与夕阳”
近年来,为更好地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国内多个城市开始试点“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所谓“老幼共托”,是指养老设施与育幼设施在空间上紧邻设置,通过有组织或自发性代际交流活动,促进老幼群体间互利、融合。 “十四五”规划设置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章,明确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提出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0评论2025-11-110

进博观潮 看消费市场提质升级
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落下帷幕,但进博“汇”全球、消费“惠”生活的乐章依然在延续。 近年来,进博会持续强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的定位,逐渐成为观察消费升级新趋势的最佳前沿。本届进博会上,“智能”“个性”“悦己”“绿色”“健康”“情绪”等词汇高频涌现,勾勒出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消费升级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精

0评论2025-11-110

大病保险守牢因病返贫底线
地处山大沟深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高山乡岔巴村,村民老马家墙上最显眼的位置贴着两份政策文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指南》和帮扶政策“明白纸”。这个家里,一边是瘫痪在床、需常年照料的母亲,另一边是患先天性心脏病、需持续治疗的三岁儿子。生活的担子很重,但墙上的那份大病保险政策,实实在在帮老马扛住了最难承受的医疗花费。老马仔细算了一笔账:2024年至今,儿子19次治疗总共花了约18万元。在基本医保报销

0评论2025-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