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迎接世界心脏日,专家和你谈谈“心”

2022-09-28 09:01620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每年造成近186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为向公众宣传心脏健康知识,世界心脏联合会于1999年设立世界心脏日,2022年9月29日为第23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一颗心”,旨在倡导公众更加积极、用心地关注、传播和践行心脏健康的理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首位,心血管疾病人数达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报告指出,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心血管疾病负担将持续增加。今年的世界心脏日倡导心血管疾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高公众的心血管健康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人,所以要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综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加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科学规范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从过程上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度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积极参加运动的人比久坐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专家建议成年人将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与力量、器械运动等阻力运动结合起来,减少久坐时间。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有氧运动项目是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持续吸烟是复发性心肌梗死和血管重建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大多数吸烟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肺癌,他们的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在开始时导致猝死。

健康的饮食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专家建议,应调整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饮食取代动物性饮食结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2017年,全球有近300万人死于粗粮摄入不足和细粮摄入过多导致的心血管疾病。以水果和蔬菜为主的饮食可以有效降低包括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在内的代谢危险因素。钾盐代替食盐可以降低13%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1%的心脏病或中风风险。

抑郁、焦虑、暴怒和精神压力也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精神压力的增加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抑郁症与成年人(尤其是男性)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专家建议,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可以改善精神压力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正常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为1.35,1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为1.92,2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为3.15。降低血压可以显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专家建议通过减肥、健康饮食、低盐摄入、补充膳食钾、增加体育锻炼、限制饮酒等方式更好地控制血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建议尽早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LDL-C目标值为& lt1.4毫摩尔/升;LDLC的目标值是& lt1.8 mmol/L用于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但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研究表明

增加超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专家在儿童期预防肥胖,改变饮食习惯,设定切实可行的营养目标,如控制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量多吃酸奶、水果、全谷物、豆类、鱼类和坚果等。防止体重增加比减肥更容易也更有效。我们应该把体重控制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身体质量指数& lt25)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避免超重和肥胖。

接受科学规范的心血管疾病二级防治。

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可以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二级预防是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科学规范的诊疗,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和死亡,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心血管疾病领域是循证医学研究和实践的典范,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形成了循证医学证据和诊疗指南,极大地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运动康复、综合防控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循证医学表明,科学的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它已被欧洲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推荐为心血管疾病的标准二级预防方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雷洛等。)、调脂药物(他汀类、依泽替米贝或PCSK9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症状、延缓其进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委员,岳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受到人身伤害 如何正确主张误工费?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误工费是常见的赔偿项目之一。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其他侵权纠纷,受到人身伤害的一方都有可能因受伤而无法正常工作,以致收入受损。那么,在提起诉讼时如何主张误工费?应该怎么举证? 案例一 靠住院延长误工期使不得 2024年6月28日,赵南驾驶小轿车时与骑行电动自行车的老刘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老刘受伤,交管部门认定赵南负事故全部责任,老刘无责任。事故发生后,老刘于2024年6月28日被送

0评论2025-07-143

小心掉进“减肥陷阱”(名医讲堂)
如今,健康体重管理成了全民热点话题。然而,不少人辛辛苦苦减肥,结果却越来越肥,不见成效,这可能是掉进了“减肥陷阱”。  陷阱一:运动后就能放肆吃  “今天跑了5公里,奖励自己吃个炸鸡、喝杯奶茶!”您是否也有这种补偿心理?如果有,那么您已经掉进减肥的第一个坑里。  跑步5公里大概消耗500大卡,但是它所消耗的热量在炸鸡和奶茶这种“热量炸弹”面前就不够了,一杯珍珠奶茶的热量可能超过600大卡。两者相抵

0评论2025-07-141

撞树舒经活络?当心撞出一身病
清晨的公园里,总能找到健身爱好者拿腰背、胳膊“砰”“砰”撞树的身影。有些人认为树皮粗糙、凹凸不平,通过用身体撞树,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然而,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盲目撞树锻炼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撞树锻炼的风险 血管损伤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撞树可能导致血管内斑块脱落,引发脑梗、心梗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肌肉骨骼损伤撞击力度过大容易造成

0评论2025-07-141

“生物人工智能”系统创建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ROTEUS的“生物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通过模仿自然进化过程,能在几周内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分子,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带来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期刊上,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与AI融合的前景,更可能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关键工具。 PROTEUS系统基于定向进化技术,这是一种在实验室模拟自然进化力量的成熟方法,换句话说,是“将

0评论2025-07-141

空调vs风扇 谁是健康睡眠守护神?
进入七月暑热难耐,吹风扇和开空调的健康之争“再现江湖”。有人认为整晚开着空调睡觉可能会得“空调病”,所以夜里吹风扇睡觉比开空调更健康。其实不然,所谓的自然风也并不代表一定健康,气温超过人体适应温度、湿度时,要果断开空调……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揭晓,网罗近期热门的健康流言,快来看看你中招儿了没?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

0评论2025-0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