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心脏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但发自内心的“求救信号”却很少被人注意到。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是维持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之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黄荣贤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等。一旦心脏功能异常,不仅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影响身体其他器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黄蓉教授说,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你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你内心发出的“求救信号”。你应该及时去心内科。
胸闷胸痛
胸闷和胸痛是心脏病最常见和最典型的症状。无聊和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心前区和左胸。注意,其他放射部位或特殊位置的紧痛也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如左肩、下颌、牙齿、咽喉、左上肢、上腹部、左肋部等。
心悸
除了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出现心悸。此外,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也会伴有心悸,如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或心率过快、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等。
呼吸困难
心脏病会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和呼吸困难。如果你爬一段楼梯,你会气喘吁吁,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你应该警惕心脏问题。
水肿
心脏病可导致心力衰竭,面部和下肢不同程度水肿,并伴有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和少尿。
背痛
许多心脏病发作会导致背痛,背痛可以与胸痛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等。都会有背痛的症状。
晕厥
晕厥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人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意识障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心源性晕厥的原因包括常见的冠心病和心律失常。
"许多心脏病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黄荣教授建议,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不明原因的乏力、出汗、喘息、咳嗽、咳痰(粉红色泡沫样痰)、左上肢麻木、腹痛等。而且还需要警惕心脏病的发生。
黄荣教授表示,心脏病的发生不仅与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变因素有关,还与吸烟饮酒史、心脏病危险因素(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等可变因素有关。)、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对于心脏病的预防,黄荣贤教授建议,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最为重要,合理膳食,少油少盐,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适度运动,避免超重或肥胖;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保持好心情。同时做好定期体检,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监测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压、心率等。一旦有任何异常,及时去医院。
中秋节如何选购月饼?请收好四点消费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河南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中秋将至,为帮助消费者选购到安全、放心、满意的月饼,欢度佳节,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渠道,核查经营资质
应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正规销售场所或运营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购买月饼。谨慎购买街边摊、朋友圈、微信群等售卖的“自制纯手工”“无添加”“网红”月饼,这类产品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来源不
0评论2025-09-2824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暴露源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可能携带病毒。
低风险动物:啮齿
0评论2025-09-2818
“七八分饱”如何界定?3个方法来判断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有句话叫,“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所以,就算你毫无减肥需求,吃饭也请牢记——七八分饱就停筷。那么,到底吃到什么程度算“七八分饱”?有3个判断方法,一起来看!
给大脑留5分钟“反应时间”
吃饭时别一口接一口不停歇,吃到中途不妨放下筷子,喝杯温水或起身整理下餐桌。等5分钟后再感受:如还能吃几口,但没了“必须吃完”冲动,就是刚好状态。
0评论2025-09-2816
守护“舌尖安全” 共筑健康防线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健康之基,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核心,倡导以道德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
选购:从源头把控安全
一是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拒绝无证摊贩售卖食品,避免来源不明食
0评论2025-09-2816
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出,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
0评论2025-09-2815
你的听力还好吗?10个关键问题自查
今天是国际聋人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超15亿人。那么,如何才能早点发现听力受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这10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如果有3到4道题出现问题,我们就建议到医院就诊,怀疑是听力受损。新生儿如何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所有的孩子出生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必须进行新生儿听力筛
0评论2025-09-2816
一天中最该刷牙的时刻,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家都知道“早晚刷牙,不长蛀牙”,但一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懒人只想刷一次,早上刷好还是晚上刷好?”今天就告诉你为什么一天要刷两次牙?为什么晚上刷牙不能省?01为什么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口腔健康的两大公敌:龋病(蛀牙)和牙周病(老掉牙),都是由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不断堆积繁殖,持续破坏牙齿和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的。但是这些细菌并不是一开始就牢牢地粘在牙面上了,形成稳定成熟的菌
0评论2025-09-2815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需注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一是诺如病毒肠炎
0评论2025-09-2814
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安徽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油多,菜香”,中国传统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追求“味”。美味的食物虽能刺激食欲,但油(脂肪的一种存在形式)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日常用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如何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25-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超则过量。
按照健康摄油标准,一人一天建议摄入25
0评论2025-09-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