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睡时间太长有什么危害 不可思议9大疾病竟是睡出来的

2022-10-30 03:361250

睡觉也会得病,而且是很危险的病?不要相信,不疯狂。以下睡眠疾病是在睡眠过程中引起的。中医健康预警:不可思议,九大疾病居然都是睡出来的,不得不重视!

1、说梦话(梦呓)

梦话是一个人在睡眠中大声说话,可能在睡眠中多次梦话。目前,这种疾病没有药物,但为了避免整个晚上多次在睡眠中大声说话,患者可以戴上牙套。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睡眠时,呼吸会暂时停止。每次呼吸暂停时,患者会漏呼吸一到两次,这种现象会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临床上,严重的诊断是每小时呼吸暂停5次或更多次。有这种症状的个体很少意识到自己有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已经习惯了白天的困倦和疲劳。

3、睡眠性交

性交是一种睡眠障碍,导致患者在睡眠中进行性活动。医学专家对有这种现象的患者做了测谎和录像,发现在发作时,患者有异常的脑电波活动。患者受此病影响的频率和程度因人而异。

5、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症)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睡眠障碍。患者需要过多的睡眠时间,有时一天可达20小时,并伴有暴食和性欲异常。研究人员推测是遗传所致,但也有人认为是自身免疫功能失调的结果。安非他命、利他林、丙咪嗪、莫达非尼等兴奋剂均用于治疗嗜睡,但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6、夜惊

夜惊是受到极度惊吓,暂时无法完全恢复意识的睡眠障碍。患者会突然从浅睡眠中醒来,常伴有哮喘、呻吟或尖叫,患者很少记得自己的夜惊。

夜惊不同于噩梦。一个有夜惊的人是不可能被完全唤醒的。他/她可能还有10到20分钟的夜惊,非常危险。他/她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

7、多动腿综合症

这会对人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一般影响腿部,也可能影响手臂和躯干。患者可以通过晃动患部来暂时缓解一些不安的情绪。一些医生为患者开抗惊厥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但药物治疗通常存在争议。

8、嗜眠病

嗜睡症是一种神经睡眠障碍。一般患者会随时入睡,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梦,很少会陷入深度睡眠。导致他们无法长时间保持清醒,很快又会睡着,无法有效恢复体力。

另一种症状是猝倒,一个人在经历了强烈的情绪冲击后突然晕倒,迅速陷入睡眠状态,久久不能醒来。麻痹和睡前幻觉也是嗜睡症的常见症状。

目前,嗜睡症的病因尚不确定。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功能失调的结果,但遗传也可能是罪魁祸首。治疗包括兴奋剂、抗抑郁药或安眠药,如Xyrem。

9、非24小时睡醒周期障碍

其特点是人体不能识别24小时睡眠周期,不能按照白天或夜晚的常规睡眠模式休息。这个循环是昼夜不停的,最终可能在1、2天内恢复“正常”,然后再次陷入“混乱”状态,很多情况下长达一周。

所以,看,这些疾病都是在睡眠中获得的。为了你的健康,你应该尽早注意他们。警告:不可思议的是,九大疾病居然睡出来了。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睡不够、吃多了”,咋办?专家教你这样“丝滑切换”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记者龚雯)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举家外出旅游,在目不暇接的美景和琳琅满目的美食中,不知不觉陷入了“睡不够、吃多了”的状态。随着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将回归上班、上学,疲劳的身体和焦虑的心情该怎么调节?临床专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帮助大家“丝滑切换”假期与工作、上学模式。上海市民潘先生说,为了旅游错峰全家选择10月3日出门,结果就是“一顿不落”:从前两天的家宴,到后几天的

0评论2025-10-0941

少睡反而更“清醒”?不一定!
“凌晨三点的城市,才是真正属于奋斗者的时刻”“每天只睡四小时,我的效率反而翻倍”“那些成功人士,谁不是用睡眠时间换来的成就?”社交媒体上,一些人声称长期只睡3~4个小时,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醒感与高效状态。 这种令人费解的“亢奋”,究竟是潜能的爆发,还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对大多数人来说,“少睡高效”是一种生理假象 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种“成功人士少睡论”,但神经科学证据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0评论2025-09-0728

清退“沉睡”就诊卡传递民生温度
去医院门诊看病办了就诊卡、交了预交金后,这张就诊卡再也没用过,里面的余额怎么办?据《工人日报》报道,记者日前浏览安徽多家医院官方网站发现,不少医院发布了清退门诊预交金公告。尽管不同医院清退预交金的流程和方式不一,但相关进程显示,这些“沉睡”的就诊卡正在得到全面清理。 曾几何时,诊疗卡预存制度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提升就医效率的同时,也悄然滋生了资金沉淀的问题。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零散余额,并非简单的数字

0评论2025-09-018

宝宝“头睡偏了”?可能没那么简单(医说新语)
有些家长会发现宝宝的头不圆,可能会以为“头睡偏了”,实际上情况不那么简单,很可能发生了颅缝早闭,对此不能大意。颅缝早闭危害多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头颅颅缝是一直存在的。颅骨在3岁之前会沿着颅缝的垂直方向生长,为宝宝的脑组织发育提供空间,同时保护脑组织不受损伤。刚出生宝宝的颅骨主要缝隙有4条——额部的额缝,顶部的冠状缝和矢状缝,枕部的“人”字缝。出生后很快额缝即生理性闭合,其余3条颅缝形成一个“工”字形

0评论2025-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