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补养生应选择温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韭菜、菠菜、春笋等,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韭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够增强抵抗力、促进消化;菠菜含有丰富的铁和叶酸,有助于补血和增强体质;春笋低热量、高纤维,有助于排毒和促进肠道健康。此外,适当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类,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

1. 韭菜:韭菜是春季常见的温补食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能够增强免疫力,胡萝卜素有助于保护视力,膳食纤维则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春季食用韭菜,可以温补阳气,缓解春困,适合体质偏寒的人群。建议搭配鸡蛋或豆腐,营养更均衡。
2. 菠菜:菠菜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K,是春季补血的理想选择。铁元素有助于预防贫血,叶酸对孕妇和胎儿健康尤为重要,维生素K则促进骨骼健康。春季食用菠菜,可以清热解毒、润燥养肝。建议焯水后凉拌或清炒,保留更多营养成分。
3. 春笋:春笋低热量、高纤维,是春季排毒养生的佳品。其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够增强体质。春笋味道鲜美,适合炒制或炖汤,搭配肉类或菌类,口感更佳。

4. 鸡蛋: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增强体力和脑力。春季食用鸡蛋,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缓解疲劳。建议选择水煮蛋或蒸蛋,避免油炸,减少油脂摄入。
5. 鱼类: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鲭鱼,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春季食用鱼类,可以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建议选择清蒸或煮汤,保留更多营养成分。
6. 坚果: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延缓衰老。春季适量食用坚果,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缓解疲劳。建议每天摄入一小把,避免过量,以免增加热量负担。

春季食补养生应注重食材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选择温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韭菜、菠菜、春笋等,搭配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能够有效提升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帮助应对春季多变的气候和身体需求。
哈密瓜缘何四季甜(现场评论)
让技术更先进、机制更灵活,推动更多好种子破土而出、拔节孕穗,定能更好把握丰收的主动权,托举“舌尖上的幸福” “哈密瓜,一年都能吃!”从一季尝鲜到365天供应,去年在新疆哈密举办的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嘉宾提出的愿景,如今已成现实。“哈密瓜自由”,彰显了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创新之快,快在选育。过去测试新品种,科研人员追着节气、土壤、气候跑,到新疆、云南、海南挨个试,三年五载育一“
0评论2025-11-070
碱性水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进入倒计时,饮用水的销售大战愈演愈烈。此前因“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等说法走红的碱性水,销量再次走高。那么,长期喝这种水真能达到商家宣传的保健效果吗?
健康功能缺乏科学依据支撑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沈立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在售的碱性水主要分三类,分别是人工添加小苏打粉调配的人工苏打水、通过电解工艺制作的弱碱性水以及天然弱碱性水,pH值在7.0至9
0评论2025-11-070
让国补政策温度转化为青年生活热度
又到“双11”,购物车的故事仍在上演。如今,随着“以旧换新”“绿色家电消费补贴”等国补政策登场,这场关乎年轻人、政策与消费的共振,正释放出新的活力。
过去,人们谈补贴,总离不开“便宜”二字。但对年轻人而言,价格并非唯一的吸引力。他们更关心消费背后的意义,是否环保、是否舒适、是否代表一种生活态度。比如,今年不少年轻人趁国补政策的东风,把老旧电视换成智能投影仪,把能耗高的冰箱换成节能款,把第一辆车选定
0评论2025-11-070
用创新成果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编辑手记)
通过脑电信号控制机械臂,让残疾人重获抓握能力;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脑机接口技术正让“人机混合”“随心而动”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成为可能。 从科学幻想走向现实生活,要瞄准前沿、敢为人先,更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锚定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向这一突破口,10余年持续技术攻关,从人工神经机器人系统研发,到极端环境下的人机协同,取得了一个个关键性进展
0评论2025-11-070
中疾控:立冬到,多吃这些食物更养生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立冬已至,天地始冻,万物收藏。在这个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中国古代典籍中蕴藏着深邃的饮食智慧,与大家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古人早已洞见冬季养生的核心在于“藏”——藏阳气、藏精气、藏神气。而饮食作为养生的重要环节,也需要顺应天时。
滋阴潜阳,食养为本
《千金要方》提出:“冬月宜苦不宜咸。”
0评论2025-11-070
立冬至,这份养生防病“秘籍”请收好
11月7日迎来立冬节气。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气温逐渐走低,天气干燥寒冷,人体机能也随之进入调整阶段。如何科学养生防病?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进行解答。
慢阻肺病患者宜温肾通络,坚持规范治疗
立冬之后,寒气渐重,慢阻肺病患者易出现气短、咳喘加重等现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指出,中医认为“寒伤肾阳”,肾不纳气是导致肺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0评论2025-11-070
节令之美丨立冬:黄酒冬酿正当时
11月7日,以“立冬”为起始的冬季如约而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祭祖、饮宴、迎冬等传统民俗饱含了对一年辛劳的犒赏。
进入11月,在处处氤氲着醇厚悠然酒香的浙江绍兴,黄酒冬酿的大幕正被缓缓拉开,浸米、洗缸、蒸饭、投料……“立冬后的90天是黄酒酿造关键期。”绍兴一家酒厂的新一代掌门人吴兴刚介绍,酿酒是时间的魔法,也是古人遵循自然之道的馈赠。夏制酒药、秋制麦曲、立冬开酿、
0评论2025-11-070
“一定要坚持到急救医生来”(守望)
午后的阳光照进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一户民居。杨尖措看着怀里的女儿扎西玉珍,对记者说:“‘扎西’是吉祥的意思,‘玉珍’代表珍贵,希望她健康平安地长大。” 就在几个月前,这名当时还怀着7个月身孕的00后女子,跪在西宁市城东区政府西公交站旁的地上,双手用力按压一名陌生老人的胸膛,上演了一场紧急救援。 7月21日早上8点,杨尖措在政府西公交站候车时,听到“噗通”一声闷响。 “我转过身,看到有
0评论2025-11-070